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著力解決幹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問題。”相較于因政績觀錯位、私心過重而引發的亂作為、不作為和不敢為,“不善為”幹部雖然在主觀上抱有幹事創業的意願,卻因缺乏幹成事的本領而常常陷入事倍功半、事與願違的窘境。這些幹部或因初涉職場、經驗尚淺,或因動力不足、信心欠缺,又或因方法失當、路徑不明,在面對複雜局面、處理棘手問題時顯得捉襟見肘、疲於應對。然而也要認識到,“不善為”幹部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這種潛能,只要被充分發掘並點燃,就能煥發出一束束的光芒,為推動本地區本部門事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點燃潛能之火,首先要尋得“引火之源”。此“源”正是黨員幹部內心深處的理想信念與初心使命,它既是激發幹部潛能的起點,也是破解“不善為”的關鍵。很多時候,“不善為”幹部並非無能,而是缺少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持續感召與鼓舞,內心深處的信仰之火、使命之光未曾真正點燃。因此,必須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教育引導幹部深刻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職責使命,夯實擔當作為、幹事創業的思想根基,真正點燃信仰與使命的火種,激發勇毅前行的不竭動力,自覺做到為官有為、為官善為。
燒旺潛能之火,還需持續“添柴加薪”。這裡的“柴”和“薪”,指的是提高學習本領、增長才幹。正如篝火需不斷添柴加薪以維持其熾熱,幹部亦需堅持不懈地加強學習,才能掌握幹事創業的過硬本領。在實際工作中,要秉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充盈知識儲備。組織部門要重視幹部的實踐磨礪與技能提升,通過輪崗交流、挂職鍛鍊等方式,讓他們在改革發展的主戰場、服務群眾的第一線,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幹。針對幹部的知識空白、經驗盲區、能力弱項,開展精準化的理論培訓、政策培訓、科技培訓、管理培訓、法規培訓,不斷提升其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以更好適應工作要求。燒旺幹部潛能之火,還需構建科學的激勵機制,對優秀幹部進行表彰獎勵,讓他們深切感受到組織的關懷與鼓勵,激勵他們不斷奮發向前。
壯大潛能之火,更需廣闊的“燃燒空間”。“空間”主要指積極健康的政治生態和良好向上的幹事創業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遵規守紀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幹事,銳意進取、積極作為。”這要求我們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根據工作需要和隊伍建設實際,及時把那些“善作為”的幹部選出來、用起來,讓那些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有更多大放異彩的機會和舞臺。同時,持續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痼疾,切實為基層幹部減輕負擔,讓幹部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在抓改革、促發展上。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銳利武器,推動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關係、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係,以純潔的黨內關係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如此,幹部的潛能方能在更廣闊的空間中得以充分釋放。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曾經被視為“不善為”的幹部,在得到理論滋養、黨性錘煉,在進行學習提升和獲得廣闊空間後,展現出很大潛力。他們有的成為業務骨幹,在各自領域獨當一面;有的走上領導崗位,肩負起了更重的使命責任;還有的在創新創造中嶄露頭角,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讓每一名幹部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為推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煥發新的光彩、貢獻力量,檢驗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力,也是必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