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拍張照,參加就有獎”“春節前投稿就有獎”……即將迎來寒假的大學生們,在一些社交平臺上收到了滿屏“競賽通知”。還有不少不限專業的“競賽”延期一個月,等他們放假後交作品。
如今,不少競賽舉辦方宣稱獲獎證書成為大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下稱綜測)的加分項,可以此與同學拉開差距。不少大學生也信以為真,參加各種競賽,試圖借此獲得拿獎學金、保研的“保送通道”。
潮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充斥著以低門檻、高獲獎率為噱頭的一批含金量低、組織鬆散的競賽,這類競賽被稱作“水賽”。“水賽”已經衍生出“競賽生意”,機構通過收取報名費、證書費、冠名費等,獲取不菲利益,也助長了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功利心。
獲獎名單1000多行,學生為加分參賽
張莉(化名)是一名武漢高校數字媒體專業的大三學生,對於此類“水賽”感受頗深。她告訴潮新聞記者,自己曾參加過某全國廣告賽,而學院每年都有幾十名同學參賽,就沒見過不拿獎的同學。“我用平時課堂的作業投稿,都能獲得湖北省賽區優秀獎。湖北賽區獲獎名單有1000多行,感覺獲獎證書是批發的。”
受訪者展示某全國廣告賽獲獎證書。
不過,因為能用獲獎證書換綜測分,張莉和同學們已經兩次報名,兩次拿獎。“按照學院規定,這個廣告賽屬於文藝類省級賽事,我們拿了優秀獎,綜測上就能額外加10分。”張莉介紹,綜測分是評選係獎學金和保研的參考分數之一,如要拿係獎學金,綜測分佔40%,所以衝獎的同學每年都會報幾個競賽加分,這些賽事成了不可或缺的“競爭力”。
社交平臺上,部分大學生“競賽”的宣傳。相關截圖
實際上,這樣的“競賽”在高校並不少見。一些大學生向潮新聞記者表示,還在備戰期末考,但已經收到多個“競賽”邀請,宣稱“拿獎拿到手軟”,部分機構還特地整理出中獎率高的“力推競賽”,涉及傳統文化、志願服務知識競賽等。有的競賽會標明“國獎證書,綜測加分”等,還有的直接寫明“線上參加考試,50道選擇題,65分以上就能拿到等級獎”。
浙江一名視覺類專業大學生陳軒逸(化名)向潮新聞記者介紹,“有個叫國文獎的競賽,報名費80元,機構説參加就有獎,加綜測分,有獎金,國家級證書。”他在競賽獎項設置裏看到,60%的參賽選手能獲得三等獎以上獎項,提交有效作品即可獲得優秀獎,下載電子版獲獎證書。
“水賽”生意經:賣證書、賣獎牌
如今,在社交媒體平臺,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競賽宣傳帖。一些“水賽”帶有“全國”“國際”字樣,有某仲介機構工作人員力推某國際大學生文化設計大賽,“這是屬於國際設計競賽,報名費60元,獲獎率65%以上。”
較為熱門的賽事顯示,報名者多達上千人。在大學生群體中,多個集結眾多“水賽“的平臺都具有一定知名度。
某“競賽”通知介紹。相關截圖
記者調查發現,這類“水賽”已成生意,想參加,需要先繳納報名費,而有的賽事報名費高達千元。一旦打著“國際”名頭的賽事,報名費會普遍上浮,甚至不少“水賽”已經衍生出二次消費。比如學生獲獎後,如果需要紙質版證書還需額外支付15元,成本不高的“硬殼”證書則需花50元購買,帶“硬殼”的證書+獎牌需支付70元。
證書、獎牌成了“競賽”搭售的商品。相關截圖
業內人士指出,這類“水賽”,參與者往往只需花幾十元報名費、提交簡單作品“走個過場”,即可輕鬆獲獎,“還打著‘學科競賽’的名義,看似專業,實則含金量很低。”
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樊秀娣在調查中發現,目前大學生學科競賽異化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有些大學生學科競賽獎項比例高達參賽總人數的50%以上,甚至有的賽事所有參賽者都能得獎。部分賽事主辦方對賽事組織不夠上心,相關規則不齊全或形同虛設,例如有的賽事對參賽者資格、參賽作品規格等無具體要求,相關人員對參賽作品也不做任何形式的誠信審核,導致獎項署名虛假情況時有發生等。
樊秀娣發現,不少賽事名稱聽上去“高大上”,但實際情況是“挂羊頭賣狗肉”。例如:某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看名稱應該是某國主辦的國際大賽,但賽事各環節實際操辦人大多數是國內人員、實際參賽者絕大部分是國內學生。國內學生只要向國內相關機構交納了各種規格的套餐費(包括報名費、資料費、培訓費等),都能在國內參賽,且大多數人能夠得到名次不等的獎項。
“水賽”沒有含金量,應防止競賽異化
針對“水賽”氾濫,部分大學生打響“反擊第一戰”。
連續兩年,上海某藝術類院校的大四學生陳高遠與同學一起,用僅200多元完成了“水賽杯國際當代藝術大獎賽(以下簡稱“水賽杯”)”。
從宣傳海報設計到比賽流程,“水賽杯”都巧妙地模倣了許多藝術競賽的專業化特徵,而海報上呈現的20名評委照片,或是由AI生成,或是無版權的肖像,也包括陳高遠本人和其朋友的照片。讓陳高遠出乎意料的是,“水賽”宣傳視頻在b站上的播放量超過了37萬,竟吸引來真贊助商。
諷刺“水賽”大學生行為藝術,披露了大學生眼中的“水賽”邏輯。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在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大學生參與五花八門的“水賽”,是一種功利導向的使然。一方面是為了評獎評優,在升學保研、出國留學等階段使用;另一方面可能是出於美化簡歷、包裝自己的考慮,讓自己看起來更有競爭力。
熊丙奇説,大多數本科院校在確定保研名單或者評優評獎時,會以學生參加競賽的獲獎情況作為一個指標,憑競賽成績獲得相應的加分,這客觀上助長了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水賽”。但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院校會對學生參評的獎項進行審核,學校很清楚哪些比賽是正規且有含金量的。那些“水分”大的比賽,一般也都不會審核通過,也不可能獲得保研評優的加分。
熊丙奇認為,在學校層面應該加強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理念,參與競賽目的應該是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而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功利心與虛榮心。另外,學院層面可以建立競賽白名單,幫助學生認清哪些比賽可以參與,哪些比賽是“水賽”。
樊秀娣認為,大學生學科競賽應有相當的技術難度,要防止其因功利目的而被異化,還需要賽事主辦方不斷提高政治覺悟、思想品德和業務能力等。另外,學校如何看待和對待學生的競賽獎項,反映了學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質量。學校要把好學生競賽獎項的使用關口,守住學術誠信底線。最後,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競賽監管,守住以賽促學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