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 古“運”綻新韻 連通新世界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12月31日 13:45:19
央視網 | 2024年12月31日 13:45:19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一河通南北,千載連古今。2014年,“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作為中國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流淌2500餘年的浙東運河,至今仍在水利、航運、文化、經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文化中國行》讓我們一起走進浙東運河博物館,了解古運河的演變歷史,感受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

  總臺央視記者 俞悅:“舟船通海嶠,田種繞城隅”唐代詩人元稹在紹興留下詩句,讚頌浙東古運河上的水工設施和兩岸風光。如今,浙東運河博物館將千年水脈通過文物、沙盤、影像等豐富載體,流淌在9000多平方米的展陳中。

  走進博物館大廳,巨幅的《浙東運河水利形勝圖》浮雕便呈現在眼前,讓人仿佛置身於千年運河的歷史畫卷中。浙東運河始於春秋時期的山陰故水道,西起杭州西興,向東經紹興至寧波入海。運河沿岸人民一生與水打交道,他們用水、治水、管水,創造和發明了許多用於水事活動的工具,守護一方百姓平安,也展示著我國古代城市水利的獨特智慧。

  浙東運河博物館副館長 王羽婕:這一塊春夏秋冬四季的水則碑,古時它就是用來監測我們運河的水位的,來通知管理鬥門的人,開閘或者關閘蓄水。我們江浙地區因為夏季雨水多,所以它的監測水位會比春季高一則,大概是10寸。

  由於浙東運河沿線地貌水系複雜,水工類型豐富,經過歷代探索積累,形成了一套成熟且完備的水利水運管理體系。站在“紹興三江閘”水利工程模型前,館長告訴記者,這個明代修建的大型擋潮排水閘,共設28孔,改善了當時山會平原的水利和航運條件。

  浙東運河博物館副館長 王羽婕:三江閘閘長108米,閘底用岩石砌成,石間以榫卯結構連接,上面架了石梁。又可以啟閉,就是蓄水和放水,又可以做通車用,通過監測水則碑上的水位來判斷是否需要開幾孔放水,三江閘建成後它對於整個運河的水位的穩定,包括最後我們蕭紹地區為什麼會成為富饒的魚米之鄉,功能和作用是非常大的。

  去年9月正式開放的浙東運河博物館運行一年多以來,已吸引海內外遊客近40萬人次前來“打卡”體驗。博物館還組建了外文講解隊,來自摩洛哥、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的10名留學生輪流“上崗”,開始了他們的講解員工作。

  李華是來自紹興文理學院的留學生。大運河畔古今交織、河城共生的風貌,讓他成為運河文化的超級“粉絲”。

  沿著漣漣水脈,浙東運河博物館團隊的講述還在不斷上新,他們説,要把大運河的綿長與壯闊講給世界聽。

編輯:郭倩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文化中國行 | 古“運”綻新韻 連通新世界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