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了第三個石頭寶寶,洗香香入住新家啦。”“我養石頭啦!曬一曬新織的小床。”“我的石頭好像生病了,沒有以前摸著光滑了怎麼回事啊,我的小石頭該怎麼救一救?”在社交平臺上,年輕人在熱議的石頭不是什麼小動物的代指,就是石頭本石。
養塊石頭當寵物的風,時隔四十年又刮回來了。
城市潮流 石頭寵物又流行起來了
如果你看過2022年上映的電影《瞬息全宇宙》,或許會對當下正在流行的石頭寵物有點眼熟,《瞬息全宇宙》中一塊貼著眼睛貼紙的灰色鵝卵石貢獻了“精彩演出”,帶來了全片最為動人的對話名場面,在影片上映後,主演楊紫瓊還手持小石頭拍照慶祝電影取得的好成績。
如今,在店舖出售的石頭寵物套裝中,一般就包括一塊大小適中、表面光滑的鵝卵石,石頭上貼著一對眼睛貼紙,店家還會附贈石頭寵物的小窩和小裝飾品,供買家DIY裝扮自己的石頭寵物。
售賣、飼養石頭寵物的創意要追溯起來,得回到上個世紀80年代的美國。當時有個自由撰稿人加裏·達爾,一日在酒吧和朋友聚會的時候,朋友和他抱怨起自家寵物照顧起來有多麻煩,喂食、洗澡、看病、吃藥,既辛苦又花錢,寵物生老病死了,全家人還會難過好一陣子,朋友想著如果有什麼寵物照顧起來不用這麼麻煩就好了,加裏聽了後隨口開了個玩笑:“那你不如養個石頭當寵物算了。”朋友也隨口附和,表示石頭是個“完美寵物”。加裏由此發現商機,他找了兩個同事一通折騰,在1975年還真推出了寵物石頭,裝在小盒子裏以“潮流玩具”的形式售賣,儘管當時的宣傳廣告號稱這些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最光滑的石頭,但實際上就是一塊普通的鵝卵石塞上點人造稻草,售價3.95美元,加裏還模倣養貓狗寵物,給石頭配上了“養護説明書”,向顧客説明如何喂養、照顧這顆石頭寶寶。
或許是因為好奇心,加裏的寵物石頭飛速成為潮流,加裏也因此成為了百萬富翁,在此後的一個採訪中,加裏形容自己的營銷奇跡是一種幽默:“人們實在是太無聊了,他們厭倦了所有東西。這才讓我能開設一條遠離現實的奇幻之路,你可以説我包裝了一種幽默感。”
不過半年之後,寵物石頭套裝玩具就過氣了,大家對這種幽默感已經不再感興趣。但寵物石頭並沒有就此銷聲匿跡,後續的幾十年中,遊戲廠商們陸續推出了好幾款以寵物石頭為主題的解壓小遊戲,寵物石頭也作為一種流行文化符號出現在了電影當中。2020年,韓國Seventeen樂隊和Enhypen樂隊等偶像明星們開始在社交平臺和粉絲們分享自己與寵物石頭的日常,偶像帶貨粉絲火速跟進,寵物石頭又有了一片市場。
和四十年前的流行相似,如今養石頭的方法也是奔著情緒價值和儀式感拉滿去的。
把一塊石頭當成寵物認真照看並傾注感情,這種行為在不少人看來屬實是有點太抽象了,但這屆年輕人的抽象寵物又何止石頭這麼一種呢?小貓小狗固然可愛,但是飼養起來畢竟麻煩,特別是很多人並沒有能夠飼養寵物的客觀條件,一些與寵物毫不相干的東西就此變成了寵物,被當成了情感的依託:把快遞紙殼箱裁剪裝扮一下可以變成小狗,芒果核經過清潔整理變成寵物“芒狗”,從網上買點黏菌每天觀察互動給黏菌喂點酵母粉這就是黏菌寵物,就連發了芽的生薑也能被供在桌子上當成是吸收天地靈氣的靈寵……在抽象寵物這個賽道,養石頭不是第一個,也一定不會是最後一個。
心理分析
大朋友也會需要情感依戀對象
“賦予石頭生命和人性,去和它交流、互動、溝通,就會産生依戀、陪伴的情緒,這在心理上是一種慰藉。”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石頭就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物品了,就像小朋友會把毛絨玩具當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一樣。”
給自己的每一個玩偶命名,晚上抱著玩偶睡覺,白天和玩偶一起過家家,一起聊天,給玩偶講故事,這種場景在兒童身上非常常見,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根據實驗與觀察發現,前運算階段的兒童(2至7歲)處於主觀世界與物質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狀態,缺乏必要的知識,對事物之間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知之甚少,此階段的兒童思維主要表現為不能很好地把自己與外部世界區別開來,認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有感知、有情感、有意向的。皮亞傑把這樣的思維稱為“泛靈論”思維。“隨著人的成長,對現實的檢驗能力不斷提高,就會知道物品是沒有生命的,也不會講話,慢慢地就能區分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係。”
不過將沒有生命的物體賦予靈魂並傾注感情在成年人的身上依舊是存在的,“把石頭當成寵物實際上是一種具有象徵性的行為,可能是將某一個人或者某一類人投射到石頭上面,可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也可能是他自己。從象徵層面來説,情感的投射使他與石頭之間産生情感依戀和情感鏈結。”張燕認為,就像是小孩子會需要毛絨玩具作為自己的依戀對象,成年人也需要一個可以提供情感依戀的對象,石頭成為這樣依戀關係的代替品,“在生活中我們可能不能隨時找到可以提供情感依戀的人,比如我們有很多情緒想要傾訴,但是父母朋友不能隨時陪伴在身邊,把某一樣東西想象成可以陪伴的角色就能夠滿足這樣的情感需求。”不過正所謂萬事有“度”,過度地將情感投射在某種物品上而脫離現實社會關係或者突破了人與物之間的正常界限則可能演變成戀物癖。
另一個層面,張燕認為石頭會被人們選定成為寵物可能也與石頭的寓意有關,在精神分析中,石頭這個意象具有承受壓力的能力和忍耐的品質,石頭的穩定性和不變性也被認為是“永恒”的象徵,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中,石頭和水晶被視為自性的象徵。“我覺得現在年輕人真的挺有創意的,不管是芒果核小狗還是紙箱小狗,看得出年輕人充滿了對世界萬物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而且也很會尋找到安慰自己的方法,這些方法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易得的,能夠低成本地給自己的生活創造一點小驚喜,令人稱讚。”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