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據審計署網站消息,2024年12月22日,受國務院委託,審計署審計長侯凱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作了《國務院關於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審計整改報告》)。為進一步了解2023年度審計整改有關情況,記者採訪了審計署政策研究室相關負責同志。
記者:黨中央、國務院對2023年度審計整改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請問相關貫徹落實成效如何?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高度重視審計揭示的問題,嚴肅處理、徹底整改,加強貫通協同,打好審計整改組合拳。李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審計整改工作,要求從源頭上防止問題再次發生。在具體落實中,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審計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嚴格執行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相關審議意見,抓緊抓實國務院各項工作部署,審計整改成效更加顯著,突出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堅決扛起審計整改重大政治責任。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從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來認識和部署審計整改,與黨紀學習教育、中央巡視緊密結合,一體對照檢查、抓好落實。被審計單位認真落實整改主體責任,通過納入業績和幹部考核、列入巡視巡察重點等硬招,逐項限時推進整改。主管部門切實履行監督管理責任,針對反復出現、經常發生的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從全局研究傾向性、普遍性問題的特點和規律,做到舉一反三。二是審計整改總體格局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全面整改中,審計機關形成分送轉辦、跟蹤督促、匯總報告的工作閉環,及時將重大問題查辦情況通報有關方面。專項整改中,進一步拓展責任部門覆蓋面,與有關部門研究建立貫通協作機制,各司其職、協同發力,打好審計整改組合拳。重點督辦中,根據督辦查辦權限等,進一步細化精準審計移送重大問題的&&承辦部門,查辦力度和反饋時效明顯提升。三是審計整改成效更加彰顯權威高效要求。截至2024年9月底,2023年度審計工作報告中要求立行立改的1786個、分階段整改的817個問題中,分別有1691個、513個(佔94%、62%)已完成整改;要求持續整改的問題制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明確了具體責任單位和年度措施。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共整改問題金額5380多億元,制定完善規章制度1300多項,追責問責2800多人。重大問題整改總體進展順利,解決了一些不利於高質量發展和經濟社會穩定的體制機制問題。
記者:黨中央多次強調要打好審計整改組合拳,剛才您也説審計整改總體格局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您能否再詳細介紹一下整改貫通協作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答:黨中央去年提出在審計整改上打好“組合拳”,今年又強調加強貫通協同,紀檢、組織、政法、國資、金融監管等部門協同發力,打好審計整改組合拳。近年來審計整改實踐也充分印證了黨中央上述要求,很多審計發現問題的最終解決是由各方力量共同促成的,僅憑某一家單打獨鬥是不行的。2022年以來,經中央審計委員會批准,審計機關探索構建了全面整改、專項整改、重點督辦相結合的審計整改總體格局,並將審計整改總體格局作為推進審計與各類監督貫通協同、打好審計整改組合拳的重要抓手。從實際成效看,部門間貫通協同的主動性明顯增強,監督合力更加彰顯。一是與黨內監督的協同機制更加健全。審計機關與有關部門建立常態化對口聯絡機制,實現對審計發現重大問題移送、查辦、反饋、報告的全週期閉環管理;研究制定部門間貫通協同機制的工作流程,推進貫通協同工作規範化、制度化。有關部門把督促審計整改作為日常監督的重要內容,加強重點領域專項整治,查辦審計移送問題的力度明顯加大,反饋質效進一步提升。二是與人大預算決算審查監督的協同配合更加銜接。審計署積極配合全國人大財經委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做好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整改情況的跟蹤監督,對人大確定的擴投資相關舉措未有效落實、鄉村建設行動實施存在薄弱環節、地方債務管理不夠嚴格、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産基礎性管理工作薄弱等4方面審計查出突出問題,全面提供問題清單、開展跟蹤監督等,相關情況已作為《審計整改報告》的附件,一併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三是與有關部門的貫通協作更加順暢。審計署將2023年度審計工作報告中反映的2900多個問題,按行業和領域全部移交有關主管部門,請其履行監督管理責任。審計署在組織開展的2023年度審計整改專項審計調查中,緊盯反復出現、經常發生的問題開展整改“回頭看”,堅決查處和督促問責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問題,深入分析相關領域反復出現、經常發生問題的原因,從體制機制層面研提改革解決舉措,一體推動揭示問題、規範管理、促進改革。
記者:從《審計整改報告》看,2023年度審計整改成效更加彰顯權威高效要求,那麼您認為整改成效從哪些方面體現出今年的特色和亮點呢?
答:重點體現在6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分析問題原因,努力做到舉一反三。有關部門在對反復出現、經常發生問題開展專項治理的同時,重點分析體制機制障礙和制度缺陷,完善制度規則、堵塞漏洞、加強監管。特別是對全國人大財經委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跟蹤監督整改情況的4方面審計查出突出問題,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如對擴投資相關舉措未有效落實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分析原因主要在於部分項目前置審批、要素保障等前期工作深度不夠,導致有的項目未能及時開工或建設進展緩慢;有關地方在項目已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基礎上,又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予以支持,導致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項債資金支持金額超出項目總投資;專項債券資金使用階段的管理機制不完善,動態掌握項目使用單位管理資金情況的手段仍不完備等。在此基礎上,2部委修訂相關資金管理辦法,推動各地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確保投資安排符合項目條件、支持標準和項目建設進度;要求地方不得多頭超總投資額申報資金;優化專項債券項目篩選審核機制,選擇部分經濟體量較大、管理基礎好,以及承擔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地區研究開展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試點,給予地方更多項目審核自主權。
二是進一步加強中央財政管理,嚴肅財經紀律。有關部門從收、支2個方面加強財政管理,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收入方面,稅務總局、海關總署推進收入徵管數據共享,開展代開虛開發票、跨關區避稅等重大風險綜合治理,努力做到應收盡收。針對組織財政收入不到位等問題,有關部門完善稅費政策、嚴格稅費徵繳,已通過補徵稅費、將延壓稅費辦理入庫、為企業補充享受稅費優惠政策等整改。支出方面,財政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研究完善轉移支付項目設置,更好發揮轉移支付功能定位。針對部分轉移支付分配不協同不合理、下達不及時不科學問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修訂資金分配機制或管理辦法,對以前年度分配不合理的通過核減預算、收回資金等進行調整,進一步優化轉移支付下達流程,加強央地間、年度間工作銜接,202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進度較上年明顯加快。中央財政把推動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貫穿財政管理全過程,嚴格“三公”經費管理,推動壓縮節慶展會論壇等活動,騰出更多財政資源用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財政部圍繞財經領域重大案件查處、嚴肅財經紀律專項整治、會計評估領域專項監督、預算執行常態化監督等4個領域,在全國開展財會監督專項行動,適時通報典型案例。
三是進一步強化宏觀政策統籌兼顧,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有關部門推進各項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更好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國家發展改革委加強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財政、貨幣政策與就業、産業、區域、環保等政策協同配合,提升各項政策目標、工具、力度、節奏匹配度;金融監管總局、中國人民銀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信貸資金投向管理,通過優化金融業增加值季度核算方法等措施,防範資金空轉。有關部門圍繞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健全完善相關體制機制。針對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財政部細化分解改革任務,推動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央地財政關係,健全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針對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國務院國資委推動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著力破除影響國企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明晰不同類型國企功能定位,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針對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加快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政策措施,全面清理歧視不同所有制、規模和地域企業的各類規定,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四是進一步看好用好民生資金,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關部門和地方把整改民生問題、看好用好民生資金,作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切入點,著力解決就業、食品安全、鄉村振興等方面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圍繞突出就業優先導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梳理形成2024年就業政策清單,加大對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力度,建立與稅務、市場監管部門共享勞務派遣單位信息機制,促進勞務派遣市場優勝劣汰;有關地方嚴肅查處欠薪欠保等違法行為,督促勞務派遣企業補發截留剋扣的勞動者報酬、補繳社保費,已補發或追回各類補貼3.2億元。圍繞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6部委印髮指導意見,加強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監督;教育部、財政部等部門聯合開展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確保每一分錢都吃到學生嘴裏;有關地方已整改挪用、擠佔、套取資金問題22.21億元,121縣解除與147家違規食材供應商的合同,8省追責問責徇私枉法的供餐監管部門和學校工作人員等384人。圍繞鄉村振興和鄉村建設,有關部門和地方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自然資源部要求各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提高村莊規劃編制質量;農業農村部將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項目作為“三農”建設優先選項。有關地方加強防止返貧致貧監測,督促社會資本兌現拖欠農戶的土地流轉費、分紅等;依據實際需求修正或重新編制村莊規劃,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逐步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的比例。
五是進一步強化底線意識,推動防範化解重大領域風險。有關部門和地方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防範化解重大領域風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加快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新安全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債務管理方面,財政部公開通報8起隱性債務問責典型案例,開展全口徑地方債務統計監測;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揮專班&&作用,赴各地開展4輪清理拖欠企業賬款調研督導幫促;金融監管總局督促金融機構規範金融産品發行,重點防範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金融風險方面,有關部門推動建立高風險機構退出市場過程中政府與法檢聯動機制,強化行政處罰、民事追責、刑事打擊的銜接配合,完善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早期糾正機制。有關銀行已提前結清被挪用的科技創新貸款或發放給“僵屍企業”的低效無效貸款等。國企國資方面,國務院國資委提級查辦審計移送的11個重點問題,保持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高壓態勢。有關央企通過調整賬表、加快項目建設、追回對外出借資金等方式,整改會計信息不實、資産運營效益不高、違規處理處置資産等問題。
六是進一步加大對重大問題的查辦力度,強化權力監督。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充分發揮審計在反腐治亂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對審計移送重大問題的查辦力度,把審計及整改情況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作為領導幹部日常調整配備等重要參考。對審計移送的310多件違紀違法問題,有關部門和地方對涉案款物加緊追贓挽損,依規依紀依法處理處分有關責任人。對政商勾連結成利益集團形成區域性腐敗的問題,有關部門嚴厲打擊以權力為依託的資本逐利行為,強化受賄行賄一起查,完善對重點行賄人的聯合懲戒機制。對套取政策紅利妨礙政策措施落實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高新産業等優惠政策執行中,會同有關部門嚴厲打擊申報單位弄虛作假等行為。對腐敗手段更加隱形翻新的問題,中國證監會推進《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修訂,提升“影子公司”、“影子股東”等新型腐敗發現能力。對基層一些單位腐敗問題,農業農村部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債務、工程項目管理等突出問題,在全國開展集中專項整治行動。
記者:《審計整改報告》反映,還有部分問題尚未完成整改,請問主要原因是什麼?下一步如何推動解決?
答:從整改情況看,要求立行立改的問題還有部分尚未整改到位,結合審計署開展的審計整改情況專項審計調查結果,當前還存在少數虛假整改、敷衍整改、違規整改等問題。主要原因有3個:一是審計整改“兩個責任”仍未全面落實到位。一些被審計單位對落實整改主體責任缺乏必要措施或存在畏難情緒、過關心態;有的主管部門對監督管理責任認識不足、措施不力,沒有真正做到舉一反三,專項整治長牙帶刺效果欠佳。二是近年來審計查出問題的綜合性、複雜性交織,相應整改難度加大。有的問題是隨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變化出現的階段性困難,需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逐步消解;有的問題本身即屬於中長期改革任務,需要與改革一體推進、同步完善;有的問題産生有其特定的歷史原因,需逐步穩妥推進解決。三是貫通協同還有短板弱項。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整改協同不足,橫向上地區間、部門間未形成有效的責任共擔、信息共享、整改共促機制;縱向上有的問題“表現在基層、根子在上面”,整改中仍存在壓力層層衰減等現象。
對這些問題,有關地方、部門和單位已對後續整改作出安排,將進一步壓實整改責任,對重要問題一盯到底;用好問責利器,堅決懲處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問題;做好舉一反三,及時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加強監管。下一步,審計署也將持續加強跟蹤督促檢查,推動整改合規到位、紮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