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遺址考古 北京發佈多項最新考古研究成果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12月03日 16:36:44
央視網 | 2024年12月03日 16:36:44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據國家文物局消息,金中都首次發掘的端禮門城門遺跡、箭扣長城敵臺發現南方建築做法“空鬥墻”、香山明代皇室墓地完整科學揭露……11月30日,“考古北京(2024)——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發佈會”在海淀區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舉辦,發佈多項最新考古研究成果。

  2024年,北京市以“大考古”工作思路,持續推動考古與保護一體化,統籌考古發掘、保護研究、展示利用等工作,在琉璃河、路縣故城、金中都、北京長城、明代皇室墓地、京西禦道遺址等大遺址考古方面開展系列考古工作,在考古成果出版及多學科綜合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城市發展中守護文化遺産、賡續歷史文脈。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館員安妮娜介紹,琉璃河遺址城北發掘地點揭露面積860平方米,發掘西周時期墓葬39座。隨葬品皆陶器,少數墓葬無隨葬器物。隨葬陶器為鬲簋罐組合,也存在單鬲隨葬。墓葬規格、隨葬器類與隨葬動物皆表明此處墓葬群為平民墓。從殉狗葬俗和袋足鬲形態推斷部分墓葬族屬為殷遺民。首次在北京地區西周考古中開展了古DNA研究,DNA檢測分析表明該處墓葬群至少涵蓋了兩個家族、四代人,總計14個個體,為西周中晚期琉璃河遺址的平民家族墓地。

  “這是琉璃河遺址除黃土坡之外第二處大規模發現的墓地,為了解城址佈局提供了新的認識。”安妮娜説,城北墓葬群的發現改變了學界以往對琉璃河遺址墓葬分佈格局的認識,擴寬了遺址墓葬的分佈邊界,確鑿的家族關係表明琉璃河的居民以擴展家庭為單位進行小團塊聚集埋葬,同時,墓葬與古代壕溝之間關係的確定為論證琉璃河遺址的廢棄時間與過程提供了新證據。

  “端禮門是金中都外城西南城門,這是金中都首次發掘的城門遺跡,也是罕見的金中都保存結構清楚的大型建築基址,為金中都城佈局研究提供了新的坐標點。”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丁利娜表示,本次考古工作較為重要的發現是金中都外城相關遺跡,包括城墻、城門、甕城、馬面、護城河、順城街、門內大街、路溝、排水溝等13處遺跡,出土陶、瓷器及磚、瓦等建築構件。

  “其中城門址包括東、西兩側墩臺和中部的單門道遺跡,城門南側有馬蹄形甕城。發現的護城河遺跡東距甕城西墻約11米。”丁利娜説,此次新發現的4處南城墻遺跡因正處於早期河道之上,基部進行了規整處理,補充了以往對金中都城墻工程做法的認識。新發現的1處馬面遺跡有明顯的後期拓築跡象。南城墻內側發現有順城街道路遺跡,道路一側的路溝內出土有大量石礌等作戰用具。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尚珩在介紹懷柔箭扣長城考古新收穫時表示,此次考古發掘弄清了箭扣長城東段120、121號2座敵臺及119至122號敵臺間3段長城墻體的佈局結構、建築形制、建築材料及建造技術和作法特徵。120號敵臺出土隆慶四年題名鼎建碑一方,明確了120號敵臺的建築年代,為長城建築形制和時代的關係提供了“標尺”,同時也是目前箭扣長城段時代最早的碑刻,為研究箭扣長城的建設過程和演變規律提供了材料。

  “121號敵臺內部箭窗發現紅色線條和墨線痕跡,為復原敵臺箭窗木構形制和色彩提供了依據。”尚珩説,敵臺頂部鋪房墻體系採用“空鬥墻”這一南方地區建築常見做法較為罕見,為研究長城建造勞動力來源提供了線索,而敵臺頂部發現炮臺設施尚屬首次。出土文物主要包括武器裝備、建築構件、生活用品,數量達300余件,以及大量炭化物遺存,其中,鐵質通條屬首次發現,為研究明代空心敵臺的物資配備和戍邊將士的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材料。

  香山腳下的明代皇室墓地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北部四王府村,墓地內共有墓園3座,東西並排分佈,均坐北朝南,前方後圓,由前、後兩進院落組成。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張利芳介紹,根據出土墓誌及墓葬形制,東部墓園應為早殤皇子、皇女合葬園寢,其中一座墓葬的墓主人為萬曆皇帝四女雲夢公主,卒于萬曆十五年(1587);同園合葬的另一座墓葬(M2)墓主人卒年應與雲夢公主相倣,且其身份較雲夢公主尊貴,據此初步判斷M2墓主人應為邠哀王,其母為鄭貴妃。中部墓園為嘉靖皇帝裕嬪王氏園寢。西部墓園應為明代妃嬪合葬園寢。

  張利芳説,此次考古發掘是北京地區較為系統、完整地對明代皇家墓園進行的科學揭露。三座墓園佈局清晰,形制完整,墓葬及享堂結構基本完好,出土有珍貴的五供、石幾、寶座、梅瓶、木俑等,對研究明代陵墓制度、營造制度、喪葬禮制、禦祭用瓷、官式建築及建築工藝、定燒定制磚瓦琉璃等的産用模式等均具有重要價值。同時,墓地建築營造代表著當時最高工藝水平,對建築考古研究提供了科學的實物標本。三座墓園級別僅次於明代帝陵,具有重大的歷史、考古、科學及藝術價值。

  長辛店古禦道遺址位於北京市豐台區長辛店大街。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助理館員徐旻表示,此次發掘清代石質道路一條,南北向長412米,殘寬0.85至6.25米,道路由石條路面、石條路沿、墊土層、夯土層四部分組成。共計出土石條874塊。

  “在石沿東側下方發現有黑色夯土路面遺跡,和石質道路同為南北向,中部被石質道路下的夯土層打破,共分兩層,土路應為更早期的道路遺存。”徐旻介紹,文獻記載的長辛店是明清時期京西南的商貿重鎮,南北長約2.5公里的大街沿用至今。初步判斷此石質道路應是清代官府監修,是皇家向西南出行的必經之路。該遺跡是北京地區發現的為數不多保存較完整、連續的明清時期石質道路遺存,歷代疊壓清晰,結構完整。整體來看,對於研究北京地區古代路網佈局、道路建築技法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通州路縣故城遺址發掘出200余座漢代水井,其中J20內發現多具人類遺骸,為北京地區乃至國內考古所罕見。經14C測年判定,其年代為東漢中晚期。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館員尉苗介紹,這批遺骸運用體質人類學手段予以個體識別可知分屬至少8個個體,年齡從兩三歲的幼童直至四五十歲的中老年,除2名未成年人性別不詳外,其餘6人均為女性,古DNA分析表明此6人相互之間不存在三代以內親緣關係。

  “這些人類骨骼多處有創傷,顯示部分個體生前曾遭嚴重暴力傷害,結合硅藻實驗推斷其更有可能為死後被拋入井中。”尉苗説,J20人骨個案的研究為體質人類學中分析個體異常死亡、判斷多種創傷提供了案例。針對遺骸的多維分析既可從獨特的視角了解漢代女性的社會狀況、亦可獲知漢代司法制度的一隅,也可探討漢代社會中性別、法律、暴力以及戰亂的錯綜複雜關係。同時,多學科綜合分析的方法也為北京路縣故城考古提供新的思路。

  發佈會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與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海淀區三山五園文化藝術中心簽訂文物移交協議,對完成整理、研究的部分出土文物進行現場移交,讓出土文物回到屬地,進一步提升文物展示利用水平;併發布《北京中軸線考古發掘報告(2021-2023)》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二)——後屯墓地(戰國卷)》兩部最新研究成果。

編輯:郭倩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聚焦大遺址考古 北京發佈多項最新考古研究成果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