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超3000家企業參展、2萬多種展品集中展示、超5萬名專業採購商到會……作為農業農村領域規模最大、最具權威性的綜合性展會,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廣州舉辦。展區內,尖端的智慧裝備、實用的平臺軟體、生動的應用場景,充分展現了現代農業的科技硬實力。
這個高3米、重6噸的大傢伙是中國科學院自主研發的智慧農機,它是第二十一屆中國農交會的“團寵”。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曉波稱:“我們把整個駕駛艙去掉了,所以這是一款無人化的拖拉機。這個拖拉機具備自主駕駛、自動避障以及能夠進行自動化的路徑規劃,操作者只需要通過手機App或者是平板電腦就可以實現無人化的作業。以整地為例,大概一個小時能幹30畝農活,如果一天按10個小時算,一天能完成300畝。”
除了這些大小不一、功能不同的無人智慧農機外,這家研究所還展示了 集多種前沿技術于一體的“伏羲農場”。屏幕上顯示的數據是中科院40多個涉農院所的最新研究成果,覆蓋農業的各個領域,包括種子、土壤、氣象、農機種植等各方面。
在展會現場,記者看到了從空、天、地多維度研發出來的智慧農業系統、設備,而這些成果不僅在國內有所運用,有的已經走出了國門。
現代農機“身懷絕技” 推動農業智慧化發展
怎麼樣,這些硬核農機、高新技術是不是讓您對現代農業有了新的認知?光説不練假把式,為了更直觀展示農業科技的轉化運用成果,一場現代農機裝備演示活動舉行,12家企業40個品類的智慧化科技農産品走進田間地頭“大顯身手”。
這臺純電智慧割草機有六個大小不一的車輪,一對酷似螃蟹眼睛的車燈,即使在凹凸不平的草坪上,它也能做到勻速而平穩地運行,還能在原地360度旋轉。
而這臺全自動蔬菜移栽機能提升蔬菜種植效率,減少人力成本。展示中,農機從田上駛過,兩排間距是45厘米的菜苗被種下,別看它很緩慢,它的作業效率可比人工快了不少,因為它能一次性完成取苗、投苗到覆土鎮壓。同時,種植的間距能根據菜苗的種類隨時調整。
華南農業大學工程學院學生何育恒稱:“人工操作從之前的多人改成了1人,我們實驗室團隊的方向,就是一個關於無人農場的規劃,比如我們會規劃機器的路徑,讓它自己進行作業,通過攝像頭的圖像識別功能來判斷哪些部分漏苗了。”
此外,現場還演示了無人駕駛旋耕機、無人駕駛水稻聯合收穫機等智慧農機,它們不僅能提升農業生産的效率和質量,還有助於推動農業向智慧化、精準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