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幹事要掌握好快與慢的節奏,做到張弛有度、善作善成。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等不得也急不得”;共同富裕是一個長遠目標,“辦好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內蒙古“一湖兩海”污染防治,“既急不得,也慢不得,要按規律辦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處理好快與慢的關係,其中蘊含著成事之道。
快追求效率,當快則快,才能抓住時機,闖出新天地;慢要的是質量,當慢則慢,才能慢工出細活,實現高質量。快慢各有所長,也各有所宜。當快不快,錯失良機;當慢不慢,恐留後患。
只有從實際出發,按規律辦事,不著急忙慌,也不懈怠拖延,才能穩中求進,行穩致遠。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深刻而複雜的系統工程,牽一髮動全身,必須堅持科學方法論,深刻把握改革規律,抓住並用好改革的條件和時機,把握好改革的速度和節奏。
做決策部署需要保持歷史耐心和政治定力,謀深慮遠、久久為功,想明白了再下決策;目標和路徑一旦確立,戰術層面就要有慢不得的緊迫感,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勁頭苦幹實幹。
以建設雄安新區為例,2017年新區設立後並未立即開工建設,而是花一年多時間編制規劃,“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後再開工建設”。初期的“慢”,是為了後面的“快”。“四縱三橫”高速公路全面建成,首批疏解央企搬遷進駐……這座“未來之城”以科學規劃為指引推進高水平建設,一天一個新變化。
從“最後一公里”看,抓落實重在行動力、求實效。慢不得,意味著要認識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説幹就幹、不等不靠,在腳踏實地中不斷進取;急不得,意味著要看到任務本身的複雜性、艱巨性和事物發展的階段性,以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在循序漸進中拾級而上。
推進“雙碳”工作,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作為煤炭大省的山西,堅決推進節能降碳,一方面夯實傳統能源保障能力,煤炭産量連續4年全國第一;另一方面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穩步提高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佔比。既不把“手裏吃飯的傢伙”先扔了,又抓緊把“新的吃飯傢伙”拿到手,山西能耗強度持續下降,經濟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從思想作風上看,不疾不徐正是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體現。慢不得,強調實幹擔當,增進“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搶佔先機、迎難而上,奮力跑出最好成績;急不得,要求養成“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超越階段,根據現有條件,跑好屬於自己的這一棒。
拿發展新質生産力來説,基礎研究是源頭活水,但基礎研究的突破需要長期積累,不可能“一夜成林”,必須涵養“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態,沉潛下來全力攻關;未來産業是重要引擎,影響著發展主動權,“不進則退,慢進亦退”,又必須抓住時間窗口,果敢決策行動,勇於“第一個吃螃蟹”。
審大小而圖之,酌緩急而布之。要既保持歷史耐心,又增強歷史主動,統籌好“抓緊改”與“徐圖之”,根據輕重緩急有條不紊地逐項推進,不斷積小勝為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