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滬劇《金繡娘》在京舉行新聞發佈會,該劇領銜主演上海新東苑滬劇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沈慧琴,藝術總監、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陳瑜,國家一級導演沈剛,本劇主演國家一級演員、滬劇名家錢思劍,以及特邀嘉賓著名戲劇導演陳薪伊等出席本次發佈會。活動仲介紹,紅色經典劇目《金繡娘》將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
説起滬劇代表作,《金繡娘》雖不及《羅漢錢》《蘆蕩火種》那般出圈,但在滬劇迷心中是經典的存在。這部劇誕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改編自吳斌的同名小説《金繡娘》。劇中的精美唱段如“熱騰騰的雞蛋”和“飲水思源不忘本”等膾炙人口,將滬劇的抒情性推到高峰水準,無論是文本還是表演,均達到經典的層面,成為幾代滬劇人和觀眾的集體記憶。
《金繡娘》以1949年春的解放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參謀梁超為了獲取敵軍江防情報,秘密潛入江南地區與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絡的英勇故事。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機智勇敢的女子金繡娘,兩人在共同鬥爭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最終,在金繡娘的幫助下,梁超不僅成功逃脫了敵人的追捕,還將重要的情報安全送達。這部滬劇以其緊湊的情節、鮮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歷史背景,充分展現了革命先輩們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理想。
早在1977年,上海滬劇藝術傳習所(原上海滬劇院)創排第一版《金繡娘》時,就曾懷揣來北京演出的夢想,當時正值沈慧琴團長的恩師諸惠琴飾演金繡娘一角,但當年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行。此次新東苑滬劇團與上海滬劇院聯手復排《金繡娘》進京演出,不僅圓了當年《金繡娘》未能赴京上演的遺憾,也延續了恩師諸惠琴生前未達成的藝術心願。
此次進京演出的版本與以往的版本不同,在傳承滬劇經典元素的基礎上,上海新東苑滬劇團大膽創新,將傳統戲曲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觀賞體驗。
這次在梅蘭芳大劇院進京演出的上海新東苑滬劇團,該團排演的這版《金繡娘》請到的復排導演是國家一級導演沈剛。
沈剛談到排演初心時特別感慨,11歲的沈剛看的首部完整大戲就是《金繡娘》,由此對戲劇一往情深。對於沈慧琴團長的盛情邀請,他欣然接受。他認為該劇是“老戲新排”,而不是“老戲復排”,因此一是擴容,從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中型戲成了大戲;二是強化主題立意,層層遞進地描述了渡江戰役和江防圖的關係,堅持用強劇情推動緊張度;三是結構合理,表現在劇情的“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四是將純民樂伴奏改成了西洋樂和民樂結合,幫助演員在人物情感體驗中深化了立意、昇華了主題,矛盾衝突和場面氣氛更有衝擊力;五是舞美燈光借助了大屏切換場景,使軟硬景遷場乾淨利落,現代審美的意境表達比較充分,聲光電得以有機結合。
《金繡娘》在北京的演出,不僅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事,也是對滬劇藝術的一次重要推廣,更是新東苑滬劇團建團十週年的重要里程碑。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演出,讓首都觀眾有機會近距離感受滬劇的魅力,讓更多人了解並喜愛上滬劇這一獨特的戲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