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海關總署11月12日再次出臺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15條重點舉措,主要聚焦繼續提升跨境班列整體運行效率;擴大鐵海聯運境內段運費扣減政策範圍等,支持打造內陸開放綜合樞紐,進一步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
前10月通道進出口1.15萬億元 同比增8.8%
2024年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印發五週年。2024年1至10月,全國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出口1.15萬億元,同比增長8.8%。
近年來,得益於一系列政策紅利,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持續提質增效。目前,通道物流組織方式包括鐵海聯運、國際鐵路聯運(中老、中越班列)和中越、中老、中緬三向跨境公路運輸,輻射125個國家和地區的542個港口。運輸貨物從汽車、摩托車、發動機等工業品到水果、肉類等農産品,品類多達1160余種。
政策疊加助力經貿産業聯動發展
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承擔著開放平臺的功能。海關等部門通過“通道+平臺”的政策疊加,實現“經貿+産業”聯動發展,助力沿線地方充分依託開放平臺,承接産業轉移。
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副司長陳宗旺介紹,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對外開放口岸達111個,綜合保稅區達48個。2024年1至10月,沿線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1.55萬億元,同比增長10.4%,佔同期沿線省(區、市)外貿進出口總值的43.8%。其中,四川、重慶和陜西三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值在全省(區、市)外貿佔比已連續多年超過50%。
西部地區地域遼闊,擁有豐富的特色農業資源。在西部陸海新通道輻射帶動下,優勢特色農産品出口迎來新機遇。2024年前10個月,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出口農産品268.8億元,同比增長12.3%。舉例來看,重慶潼南的檸檬出口占據全國50%,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出口到東南亞時間可縮短10天。
除了高效的輸送作用,還有很多西部特産利用這個通道實現了首次跨出國門。如重慶銅梁的蘿蔔,還有青海高原冷涼蔬菜,四川巴中海鮮菇、內江沃柑,甘肅九葉絞股藍、武威葡萄酒等特色産品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次出口。沿線地方積極利用西部陸海新通道優勢,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助力特色優質農食産品擴大進出口。
智慧化賦能口岸物流 集聚化促進對外開放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如今,依託智慧化手段,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效率大幅提升。“通道+口岸+保稅”物流資源集聚效應愈發凸顯,物流優勢逐漸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
近日,重慶港水運口岸(果園港區)正式實施“船邊放行、智慧分流”作業模式,即在江面錨地劃設電子圍網,船舶進港觸網時,海關接收港口發送的信息。船舶靠港理貨時,海關對已提前申報且理貨正常的貨物反饋查驗、放行作業指令。這也是我國內河港口首次運用這種作業模式,可大幅提高疏港效率30%以上。
重慶港海關副關長田格介紹,實現船舶靠港、海關作業並聯運行,實現順勢無感監管的同時,大幅提升口岸物流的作業效率,為優化重慶水運口岸營商環境,建設長江上遊航運中心提供新的動能。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是中歐班列始發地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策源地。位於園區內的重慶鐵路口岸,則是我國內陸首個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近年來,該口岸建成整車、跨境電商等多條臨鐵産業鏈。現在,它成為了我國內陸首個智慧鐵路口岸。
如今,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資源集聚效應也愈發凸顯。重慶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重慶鐵路口岸及毗鄰的團結村中心站、陸海新通道無水港,形成了“通道+口岸+保稅”的對外開放格局。其中,陸海新通道無水港有效助力通道陸運體系向海運網絡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