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亞平老師走出人群時,那個曾一次次激勵我努力向前、被我寫進高中作文裏的人物真的在向我走來!”安徽師範大學2023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專業學生馮瑾前些日子在活動現場見到自己的偶像時,激動萬分。
這場讓馮瑾“圓夢”的活動是安徽師範大學第六期“花津大講堂”,學校邀請了英雄航天員王亞平作為主講人,與同學們共話成長。
對於安徽師範大學的很多學生而言,“花津大講堂”是一場沉浸式、青春互動版思政課堂。近年來,該校深耕“行走的思政課堂”,並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探索“如何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命題。在學校“第二課堂”中,對“新型講座”“青春思政課”的探索建設日益增強。其中,結合“名人大家”效應所打造的“花津大講堂”思政品牌以其思想引領及新穎性廣受關注。
大講堂讓思政課更有青春活力
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頭戴紅蝴蝶結的田徑女健將王春雨以1分57秒00刷新中國女子800米田徑歷史。與此同時,一場特殊的青春思政課也在籌劃中。2021年10月15日晚,互動式校園講座“春雨開講啦”在安徽師範大學舉行。青春洋溢的笑臉、經久不息的掌聲表達著同學們對這位校友的欽佩與喜愛。上萬人次的線上搶票、朋友圈中的真摯流露更是讓“春雨開講啦”活動在學生中火出圈。
“沒有想到學生們反應那麼熱烈,這不僅反映出學生對這種活動形式的喜愛,也為我們進一步打造互動式、青春版思政課提供了參考。”該校團委宣傳部副部長朱蕾説。
在團委的策劃與推動下,這一形式新穎的思政課迎來了“續集”——2021年11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應邀開展題為《奇妙的量子世界》的專題講座,這也是首場正式被冠以“花津大講堂”名稱的講座。自此,“花津大講堂”慢慢走進了學子心中,成為場場必搶、座無虛席的青春版思政課。
目前,“花津大講堂”已舉辦6期。主講嘉賓還包括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雙料體操冠軍鄧琳琳,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機化學家、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博雅講席教授”席振峰,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校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名譽校長、中國科學院原院長白春禮。
“從體育到科技到航天,‘花津大講堂’以‘聆聽時代聲音 啟迪成長方向’為口號,為學生提供了超3000人次現場參與互動、超150人次向大咖現場提問的機會,為安徽師範大學學子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提供了平臺。”朱蕾介紹。
“名師大家”們在各自領域內卓越的學術、藝術、體育成就和精神品質,引導著青年學子們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走向正確的道路。
從“大家”到大家:偶像力量下的指引與激勵
“同學們好!我是你們的音標小老師,大家可以叫我小曾老師,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學習一個長元音。”2023年暑假,2021級地理科學專業的曾憲琪來到四川省達州市媽媽鎮金雞學校開展支教。一年後,她收穫了另一個身份——安徽師範大學第27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
談及為何堅持選擇支教,曾憲琪回憶:“作為一個曾經不自信的女生,當我踏入大學的校園時,心中充滿迷茫與自我懷疑。”正是在那樣一種狀態下,曾憲琪在某個春日裏邂逅了“花津大講堂”鄧琳琳專場,那是她之後的人生轉向標。
當時,曾憲琪作為幸運觀眾向鄧琳琳提出了一直以來困惑的問題——面對抉擇時如何解決焦慮和自我內耗?現場,鄧琳琳回答了4個字:“走好過程。”自此以後,這4個字成為曾憲琪的座右銘,伴隨她一路成長,也讓她堅守初心,決定前往祖國西部支教。
物理學(師範)專業大一學生徐亞蓉在聽了學姐的極力推薦後很幸運地搶到了“花津大講堂”白春禮院士專場的觀眾票,並參與了現場互動。徐亞蓉激動地説:“沒想到剛進入大學就可以現場聽到白院士的講座,這對我學習物理而言是非常大的鼓舞。特別是聽到白院士説到要把‘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的科研任務清單時,我們尤為振奮。我希望未來自己也能成為像白院士一樣為國家科學事業作出貢獻的人!”
由於人數、規模的限制,“花津大講堂”採取線上實名制預約的方式來確定現場觀眾。每場參與預約人數可達5萬人次,對此,不少學生説:“搶座難度堪比搶一些明星演唱會票,這些‘大家’才是我們青年該追的星。”
化學專業大三學生朱桐瑤是一位“運氣好到令同學羨慕的人”。作為3次參與“花津大講堂”現場互動的老觀眾,她有著更多不一樣的體會:“從鄧琳琳到席振峰、白春禮再到王亞平,每一場大講堂都讓我受益匪淺。學校邀請各行各業的名人名家與我們面對面交流研討,帶來從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作為一名化學專業學生,席振峰院士與白春禮院士的報告讓我深入了解化學世界與前沿態勢,讓我感受到了化學的無限魅力,我也更加堅定了學習化學的這條道路。”
同樣多次參與“花津大講堂”的,還有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大三學生的許欣雨,不過她今年是作為工作人員參與活動。“作為組織者,我能夠近距離感受現場熱烈的氛圍,也能更多接觸到不同領域的名家。每一次的講座不僅是我思想的一次洗禮,更是一次實踐鍛鍊。當我看到我們製作的短視頻在大屏幕播放,受邀嘉賓連連點頭時,我感到由衷自豪。”
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花津大講堂”3年時間裏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學生。去年6月畢業的播音與主持專業的賈宇珂便是從“花津大講堂”受益的學生代表。2021年10月,剛上大二的賈宇珂作為“春雨開講啦”的主持人站上舞臺。那是她第一次現場主持一個超400人、線上同步直播的大型活動,“很忐忑,但更想抓住這次提升自己專業能力的機會。那幾天我每天參與改主持稿到很晚,一次又一次練習主持流程”。
現在已經是媒體從業者的賈宇珂談到講座籌備過程時依然記憶猶新:“雖然預想了多次活動場景,但真正站在王春雨老師身邊時,我還是熱血沸騰。後來我又主持了郭光燦老師的專場講座,也受益頗深。正是這兩段主持經歷讓我的專業實踐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在學生與嘉賓們的真誠互動中,賈宇珂感受到“花津大講堂”作為思政課的魅力所在——它帶來的不僅是知識上的傳遞,更承載著一種精神上的激勵和傳承。
“出圈”之後:新形勢下的新挑戰
“安徽師範大學是一所地處非省會城市的地方普通高校,我們創設‘花津大講堂’思想引領平臺,就是要讓更多團員青年近距離接觸名人名家,通過與時代榜樣的面對面互動交流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啟迪成長成才的方向。”安徽師範大學團委書記廖仲明説。
“花津大講堂”自2021年11月創辦以來,以其獨特的形式和“名家”嘉賓成功“出圈”。它針對青年大學生群體,聚焦時代性,受邀嘉賓為資深教授、學術名家、科技精英、企業高管、文體健將、教育名師等有社會影響力的時代榜樣,這些名人名家深受當代青年大學生關注和歡迎。同時,通過宣傳預熱、預約搶票、場景佈置、氣氛營造、現場交流、直播互動、深度採訪等全流程精心設計,打造了“參與感強、覆蓋面廣、富有特色”的沉浸式互動教育課堂,形成了“線上線下、講前講後”持續教育效應。
廖仲明説,作為青春版思政課,“花津大講堂”講授內容區別於傳統的學術型報告,主要以嘉賓的人生經歷、經驗、感悟,科技與人文、歷史與文化、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律、哲學與藝術等方面普適性、普及性知識,社會熱點話題和焦點事件,青年關注的現象和問題等為主要切入口,給予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啟示和幫助,從思想上護航大學生成長。
“時代在發展,新一代青年群體新潮流、新話語層出不窮,不斷刷新著高校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為促進活動常態化長效化,我們正結合學校學科振興行動計劃、基礎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大學生護航行動計劃這‘三大行動計劃’,推動‘花津大講堂’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通識課程體系,作為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要平臺和重要抓手並加以完善升級。”安徽師範大黨委副書記胡靖表示,未來,將繼續探索“形式活潑、氛圍溫馨、青年喜愛”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新平臺,在新形式的思政教育中為學子帶來更多拓寬視野的機會。“怎麼上好這堂青春思政課,安徽師範大學將繼續作答。”
劉久玉 韓潤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