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 you,Miss Jiang!”正在寧夏固原市涇源縣第三小學支教的廈門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英語教師蔣媛媛,收到了班上一個學生遞來的小紙條。紙條上,女孩興奮地告訴蔣媛媛,這是她第一次在生活中使用英語。
支教剛剛三個月,學生就能勇敢開口説英語,對此蔣媛媛感到無比欣慰。
學生的勇氣離不開教師的鼓勵。
有一次課上提問時,蔣媛媛發現一個小男孩試探性地舉起手又馬上放下,蔣媛媛鼓勵他站起來回答,並對他回答問題的勇氣給予了肯定。課後,小男孩獨自到辦公室找蔣媛媛,害羞地跟蔣媛媛道謝。“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他眼中的星星。”蔣媛媛説。
“人們常説,寧夏是‘星星的故鄉’,這裡的夜空繁星閃爍。校園裏的‘星星們’同樣耀眼。跨越山海,遇見你們這些耀眼的‘星星’,是我的幸運。是你們的真誠和積極,讓我對教育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蔣媛媛在夜裏伏案,寫下了這段話。
“阿卜杜拉的故事讓我明白,教育不僅是課堂上的教與學,更是通過細微的關懷去觸動每一個孩子的心靈,幫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廈門海滄東孚中心小學老師蔡凱道出了他在寧夏涇源縣支教最大的收穫。
蔡凱口裏的阿卜杜拉,是他班上的學生。在蔡凱眼裏,阿卜杜拉是個靦腆的小男孩——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最後一排,低著頭,很少與同學們交流。有一次提問,蔡凱特意點了阿卜杜拉的名。緩緩站起來的阿卜杜拉,聲音有些發抖,回答也不太準確。蔡凱微笑著鼓勵他、引導他。那一刻,蔡凱看到他緊繃的神情稍稍放鬆了些,眼中似乎也多了一絲自信。蔡凱下定決心,要在課餘時間多幫助他。
當蔡凱得知,阿卜杜拉放學後經常在家裏的烤馕店幫忙後,便特地安排了一次課堂活動,讓阿卜杜拉和大家分享了他家烤馕的故事,教大家如何製作馕。全班同學聽得入神,紛紛為他鼓掌,那一刻,阿卜杜拉臉上綻放出前所未有的笑容,那是一種被同學們認可的幸福。
海滄東孚中學老師許淼在第二次去寧夏涇源支教時,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在‘星星的故鄉’,奔赴一場‘山海情’。”許淼希望將更多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帶到涇源,儘自己所能為涇源的孩子們打開一扇通往更廣闊世界的門。當聽到學生説出“老師,我將來想要成為您這樣的人”時,許淼心裏暖暖的。
許淼來了又來;教師陳巧西來了不想走,申請延期;教師王鯉梅主動提出到鄉村小學任教……一位位支教老師用自己的熱情、善良和智慧,延續著閩寧兩地濃濃的“山海情”。
作為閩寧協作的成果之一,廈門市海滄區常態化開展“名師”進涇源活動,每年選派若干“名師”赴涇源縣開展支教工作。據了解,海滄區從2019年至今已派出6個批次、共15人赴寧夏涇源縣開展支教工作。
(光明日報記者 馬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