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好中華民族的自然珍寶(文化中國行)

來源: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06日 14:50:34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06日 14:50:34
原標題:守護好中華民族的自然珍寶(文化中國行)
正在加載

  牧民塔娜的家,在內蒙古自治區巴丹吉林沙漠深處的蘇敏吉林湖畔。

  “我家世代在此居住,與大自然友好相處,我對沙漠有著深厚的感情。”塔娜今年40歲,外出打工後又選擇回到沙漠生活,如今和丈夫一起養著20多峰駱駝,開了一家民宿,招待從天南海北來沙漠旅遊的客人。

  巴丹吉林沙漠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氣勢磅薄的高大沙山,色彩斑斕的丘間湖泊,巴丹吉林沙漠獨特的景觀展現了非凡的自然美學價值。

  今年7月,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這裡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自然珍寶,也見證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展示著重要、典型且持續的風沙地貌發展過程

  秋意漸濃,驅車從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鎮出發,沿途是無盡的大漠風光。進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沙山、沙丘高低起伏、連綿不絕,其間湖泊星羅棋佈,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如同散落的寶石。

  巴丹吉林沙漠地處阿拉善高原,是中國第三大沙漠和第二大流動沙漠,重要標誌包括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最密集的沙漠湖泊、最廣闊的鳴沙區域,以及多樣的風蝕地貌。

  這裡年降水量極低,卻已探明湖泊144個,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達格圖湖。“由於富含各類礦物元素以及鹽生生物,湖水從春季到冬季,呈現淺紅、粉紅、深紅等不同的顏色。”長期關注和研究巴丹吉林沙漠的陜西師範大學副校長董治寶説。

  相對高度達460米的必魯圖峰,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固定沙山。登上山頂遠眺,諾爾圖等周邊7個湖泊盡收眼底。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大多為鹹水湖,音德日圖湖就是其一,湖中一塊不足3平方米的礁石上,108個泉眼涌出的泉水卻清澈甘甜。巴丹湖是為數不多的淡水湖,附近的鳴沙區,每當風吹沙動,響聲如同雷鳴,令人稱奇。

  “如此獨特的景觀,展示著地球上重要、典型且持續的風沙地貌發展過程,符合申報世界自然遺産的條件。”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黨支部副書記、顧問劉強説。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遺成功,填補了我國世界自然遺産中沒有沙漠類型的空白,不僅向世界展示了湖泊和沙丘沙漠特徵自然遺産方面獨一無二的價值,也為進一步研究沙山沙漠的形成和保護沙漠丘間湖泊奠定了基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自然公園管理處處長孫鐵説。

  進一步加強整體性、系統性保護

  一陣發動機的轟鳴聲過後,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阿拉善右旗管理局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股主任劉維斌跳下越野車,掏出隨身攜帶的手持監測終端,開始查看衛星地圖中的巡護點位。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伊和吉格德湖,接下來要前往阿拉塔圖湖進行巡護。”劉維斌告訴記者,對自然遺産地例行巡護的頻率是每月一次。在此基礎上,他們還會結合下發給保護地的疑似問題線索點位、“綠盾”點位等,核查人為、自然原因導致的衛星地圖圖斑變化,一旦發現問題,會立即上報處理。

  “沙漠是地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在調節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董治寶表示,對天然沙漠最好的保護方式,就是不干預、不破壞,儘量保持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

  幾百年來,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早已形成了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習慣。“打我記事起,家裏人就時常提醒我,不要污染海子(湖泊),也不要傷害野生動物。”塔娜説。

  如今,牧民們也成為保護自然遺産的重要力量。“我們聘請一部分牧民作為生態管護員,負責遺産地日常巡查,並引導其他牧民積極協助清理垃圾等。”阿拉善右旗林草和荒漠防治局副局長張兆鑫説。

  申遺工作開始前,當地政府已將巴丹吉林沙漠納入內蒙古自治區自然保護地體系,讓管理保護工作有規可循,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對沙漠的過度開發和利用。

  為進一步加強對自然遺産的整體性、系統性保護,當地啟動自然遺産地保護管理規劃和保護條例的編制工作。“我們還將儘早開展本底資源調查,全面掌握自然遺産地自然資源的類型、數量和質量,為制定保護管理決策提供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阿拉善右旗林草和荒漠防治局局長姚孝德説。

  讓自然遺産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為更多人共享

  “申遺成功後,會讓我們搬到其他地方嗎?”塔娜曾有過這樣的疑問。

  “當地牧民是自然遺産地的一部分,也是保護的對象,仍然可以保留原有的生活習慣,但是不能過度生産。”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禹卿植的回答,讓她安了心。

  像塔娜一樣長居在巴丹吉林沙漠的牧民有幾十戶,大多以放養駱駝和羊為生。申遺工作中,當地政府充分考慮了他們的相關利益。

  “每個嘎查都會組織牧民開會,傾聽大家的訴求。管理部門還派人逐戶開展宣傳引導,最大限度打消疑慮。”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牧民阿拉騰格日樂説。

  每年的9—10月,是巴丹吉林沙漠的旅遊旺季。申遺成功後,更多遊客慕名而來。“雖然路途遙遠,但能看到如此壯麗的沙山湖泊群,感覺非常值得。”天津遊客張寶娟説。

  部分牧民在放牧之餘,也靠做嚮導、開民宿增加了收入。“我們樂意把家鄉的美景與世界共享,同時也希望遊客能像我們一樣,保護好這裡的生態環境。”塔娜説。

  當地自然遺産主管部門還將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對高大沙山、丘間湖泊、沙漠植被等自然要素開展進一步研究,讓自然遺産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為更多人共享。

  自然遺産不僅屬於當代人,也屬於子孫後代。“要切實做好自然遺産的傳承利用,突出世界自然遺産的公益性,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教、自然體驗等活動,促進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孫鐵説。

  (人民網記者孟佳澍參與采寫)

編輯:甄濤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守護好中華民族的自然珍寶(文化中國行)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