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跨四海 通未來 挺起中國發展脊梁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10月04日 15:53:13
央視網 | 2024年10月04日 15:53:13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75年來,我們跋山涉水走過光輝歷程,走向光明未來。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畫卷正在神州大地鋪展。時光是忠實的見證者。75年奮進路,有些瞬間註定會成為永恒,定格為共和國歷史上的閃亮坐標。

  這是1968年9月30日下午3時,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正式通車的歷史畫面。

  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是第一座由中國人自主設計、自行建造的現代化大型橋梁,承載著中華民族自信自強的民族精神,也被稱為“爭氣橋”。南京地處長江下游,是華東地區的交通要衝,在這裡修建一座長江大橋,曾經是中國人長久以來的願望。但是,這裡江寬水急,地質條件複雜,曾經有國外的橋梁專家實地勘察之後説在南京造橋不可能,就是在這個不可能的地方,成立不久的新中國決定憑自己的力量跨越天塹。

  1960年1月18日,隨著主體工程正橋橋墩的開工,南京長江大橋建設全面啟動。此後8年,上萬名建設者攻堅克難、堅持不懈,用鋼筋水泥和中國人的骨氣,建成了南京長江大橋。1968年9月30日,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通車那天,5萬多名群眾聚集在大橋上歡呼慶祝。3個月後,公路橋通車,這座上層供大型汽車並行,下層兩列火車可以同時對開的大橋,也成為我國東部地區交通的關鍵節點。

  見證發展變遷 南京長江大橋風采依舊

  作為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施工的跨越長江天塹的公鐵兩用特大橋,南京長江大橋2014年整體被納入不可移動的文物,2018年又被列入全國首批工業遺産保護名錄。如今,大橋本身既是跨江通道也是歷史文物,是長江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一橋飛南北,天塹變通途。南京長江大橋連接起南京的主城區和江北新區,成為城市的主幹道。南京長江大橋是雙向4車道,在兩側還有自行車道和人行道。設計之初,車流量每天12000輛。在現,車流量日均已經突破7萬—8萬輛。在高峰期的時候,它的車流量還會突破10萬輛,南京長江大橋成為南京市主城區最為繁忙的交通路段。

  南京長江大橋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就像橋面上的白玉蘭造型的路燈。雖然這麼多年過去,但是它的造型一直沒有變化,只是變成了更加節能高效的LED燈,而且它的亮度更高。在這個國慶假期,有很多市民和遊客來到這兒打卡。他們或者是乘車路過長江大橋,或者是騎著共享單車散著步到橋上來。

  南京長江大橋橋身上有很多鉚釘,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建造這座大橋的時候,9萬多根大型的桿件需要用高強度的螺栓來連接的。但是,當時的條件並不具備,所以採取了一個鉚釘固定和連接的方式。到2016年,南京長江大橋迎來首次大修的時候,檢測人員發現150多萬枚的鉚釘幾乎是完好無損的,這也見證了中國造橋嚴格的質量把控和技術。

  置身大橋的下方更能夠感受到南京長江大橋的壯麗雄偉。在下層的鐵路橋面,不時的有列車經過。就在大橋的南橋頭堡的位置,一座嶄新的城市公園現在也已經建成開放,成了遊客新的打卡點。

  目前,南京建成的過江通道共有13條,逐步實現了鐵路、軌道、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多種方式的跨江聯絡。眼下,建寧路長江隧道、新生圩長江大橋、龍潭長江大橋正在緊張有序地建設施工。到2025年,南京已建和在建的過江通道將達16處、18條。

  跨四海 通未來 挺起中國發展脊梁

  萬橋飛架,天塹變通途。橋梁已經成為我國又一張亮麗名片和彰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無論是數量、規模還是科技含量,無論國內施工還是海外建設,中國橋梁以其磅薄的氣勢和無窮的活力,跨越四海,通向未來。

編輯:楊書傑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跨四海 通未來 挺起中國發展脊梁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