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不語,于記憶深處鐫刻苦難輝煌;夢想無垠,在天地之間繪就萬千氣象。
今天的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此時,或許你正忙碌于田間地頭,奮鬥在廠礦車間,或許你正穿梭于城鄉街道,流連于名山大川……無論身處何地,相隔多遠,14億多中華兒女,都在為著同一種情愫激蕩共鳴,為著同一個主題振奮不已。
此刻,鋪展新時代中國的壯麗畫卷,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那些激情滿懷的回望,那些奔赴夢想的憧憬,都融入深深感念,化作磅薄力量。
奮鬥新時代,為人民的生活更幸福!
奮進新征程,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
75載滄桑巨變,夢想接連實現的中國豪邁自信
日出東方,叩啟蒼穹。
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在長江黃河奔流的大地上,在天風海濤激蕩的國門邊,在千家萬戶洋溢的歡笑中,它是壯美的情懷,是溫暖的力量。
9月30日上午,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
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
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歷史的號角,拉開回憶的閘門。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97歲的衛小堂依然清晰記得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參加開國大典的情形:“大家唱啊,歡呼啊,激動得流淚啊!”
從一名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放羊娃成長為身經百戰、九死一生的戰鬥英雄,衛小堂的傳奇人生,仿佛就是腳下這片土地脫胎換骨、涅槃重生的寫照。
如果不能理解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所經歷的苦難有多麼深重,就難以理解新中國的成立,對於中華民族具有何等重要的歷史意義,就難以理解國強民富的夢想,在中國人的心中為何如此強烈而持久。
金色秋日裏,天水市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聽取甘肅引洮供水工程情況彙報,真切地回憶起2013年初來施工現場考察、指導解決施工難題的情景。
隴中自古苦瘠甲天下。千百年來,人們翻山越嶺,找水盼水……
半個多世紀,溝壑縱橫的黃土地一朝夢圓,甘甜的洮河水惠及近600萬群眾。祖祖輩輩靠天吃飯的父老鄉親,成了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
斗轉星移,日月新天。
今天的中國,“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這是2023年12月15日拍攝的晨曦中的港珠澳大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這是2024年9月13日拍攝的中國星網雄安總部辦公樓(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2024年3月13日,集裝箱貨輪在海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裝卸貨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南水北調,西氣東輸,發達路網縱橫九州,高鐵營業里程世界第一,港珠澳大橋淩空飛架,雄安新區拔節生長,海南自由貿易港揚帆起航……
穿越革命和建設的洪流,激蕩改革與發展的風雲,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在新時代闖關奪隘、行穩致遠。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今天,中國經濟總量從600多億元增長到超過126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223倍。我們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以及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
平疇沃野,碧水繞田。
第七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湖南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港中坪村的“80後”種糧大戶戴宏,從手機新聞中得知習近平總書記向廣大農民致以的節日祝賀。
今年春天,正在湖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戴宏自豪地介紹:“從過去一家人最多種50畝地到如今承包480多畝水田,一家的綜合年收入已超過60萬元。”
建立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國糧食生産“二十連豐”,綠水青山成色更足,鄉村振興展現新氣象。
75年,于歷史長河不過彈指一瞬,但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而言,卻是滄桑巨變、換了人間。
“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
2024年5月25日,在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石臼街道日照幸福護理院,老人在工作人員的陪護下做填圖遊戲。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曾被稱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增長到78.6歲;受教育程度從文盲佔八成到高等教育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醫療保障網絡、養老保險體系……
今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和進步的機會。
人類最高境界的夢想,總是表現為關於社會進步的理想。
從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完成“三大改造”,到取消延續2600餘年的農業稅;從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到14億人整體進入全面小康;從打破橫亙在城鄉之間的戶籍二元化壁壘,到積極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始終在“趕考”的中國共産黨,用一個個夢想的接連實現,書寫著讓人民滿意的答卷,傳承著領航人民共和國的基因和密碼。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喚醒了中華民族最深刻的集體記憶,更照亮了億萬人民最渴盼的幸福願景。
方志敏烈士陵園,高大的銅像前花團錦簇,人流如織。留言板上,有人寫下:當今的可愛中國如您所願,正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有可親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異的發展,有賡續傳承的事業……
今天的中國,欣欣向榮、蒸蒸日上。
今天的你我,芳華綻放、夢想生花!
挽民族之沉淪,建嶄新之國家!多少仁人志士百餘年來的求索,已化作中國共産黨引領億萬中華兒女鑄就的人間奇跡。
75載春華秋實,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勇立潮頭
這是2024年8月28日在位於上海的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拍攝的國産大飛機C919交付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9月10日13時,身“披”國旗的CA1523航班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飛抵上海虹橋機場,這是國航首架C919國産大飛機投入運營。
浩瀚藍天見證飛躍。
誰能想象,75年前的開國大典,參與閱兵的飛行編隊只有17架飛機,沒有一架“中國造”。為了飛出氣勢,這支飛行編隊不得不繞回來再飛一圈。
百廢待興,毛澤東同志曾感慨道:“現在我們能造什麼?……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1950年8月,鄧稼先衝破重重阻撓,回到祖國。5年後,錢學森終於衝破軟禁,踏上歸途。
從原子彈到氫彈,法國用了8年、美國用了7年、蘇聯用了4年,中國僅僅用了2年8個月……
多少百折不撓,多少奮起直追。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積蓄起創新創造的中國力量。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華民族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回憶:“我當時在延川縣梁家河村當知青,聽到了發射成功的消息,非常激動!”
難忘驚雷般的“發展才是硬道理”,猶記讓人熱血沸騰的“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改革開放的偉大變革,打開助力民族騰飛的動力引擎,讓每個人追趕著時間,發現著自己。
“誰率先取得突破,誰就將在後續的研究和應用中佔得先機!”清華大學的薛其坤院士帶領團隊分秒必爭,歷時4年,終於在實驗中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引領了量子物理等世界前沿領域的發展。
“中國科技又迎來新的春天。”今年6月24日,當薛其坤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證書,他不禁聯想起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後,自己從山東沂蒙山區走向世界學術舞臺的人生際遇。
從“跟跑”“並跑”再到“領跑”,一個曾經連鐵釘和火柴都要進口的國家,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建成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研發體系和工業體系,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開闢了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新境界。
佈局一條條産業鏈,高質量發展蓄勢躍升:
“復興號”一列動車組4萬多個零部件,帶動國內20余個省區市的2100余家配套企業;“手撕鋼”攻克452個工藝難題、175個設備難題,連續突破“世界極限”;今天,全球每銷售3輛新車就有一輛“中國造”,平均每10輛電動汽車就有6輛車的電池來自中國……
展開一幅幅規劃圖,新質生産力孕育勃發:
從北京中關村到武漢“光谷”,178家國家高新區重塑區域發展新版圖,開闢新興産業、未來産業新賽道;從京津冀到長三角、珠三角,“一小時經濟圈”將時空縮短,讓發展延伸;從東北地區到粵港澳大灣區,“天空之城”競相發展“低空經濟”,“藍海”的水開始沸騰……
突破一個個“卡脖子”問題,“中國製造”與“中國創造”驚艷世界:
2024年1月1日,國産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停靠在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丁汀 攝
這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全家福”(2023年10月26日攝)。新華社發(韓啟揚 攝)
這是2024年3月22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丹戎不碌港停靠的“探索一號”科考船上拍攝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國産大型郵輪出海遠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鬥者”號極限深潛,國産手機“一機難求”……
瑞士日內瓦,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部大樓內,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複製品引人駐足。
如今,中國是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擁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翻閱《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報告》,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感到,“中國的創新不僅表現在文化和傳統知識上,也越來越多地體現在科學技術上”。
“綜合國力競爭説到底是創新的競爭。”今日中國迸發的巨大能量,與時代的浪潮同頻共振。
國家郵政局統計顯示,截至8月13日,我國今年快遞業務量突破1000億件,相當於每天有4.4億件快遞在神州大地上流動。
一條條晝夜不息的分揀線,奔涌千城百業的活力;一架架繁忙穿梭的無人機,搭載向“新”而行的動力。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每一個人的努力奔跑,匯成一個國家的浩蕩前行。
無論是年近八旬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還是“80後”創業者袁玉宇,當年選擇回國的理由不約而同:“生逢其時,當不負盛世!”
今天的中國,有超過130萬名留學人員遍佈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黨的十八大以來,留學回國人數佔同期出國留學人數的比例超過八成。
2024年8月22日,在山東港口日照港集裝箱碼頭,輪船在停泊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今年5月22日,山東日照港。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駐足碼頭岸邊,遠眺凝思。
茫茫天海間,一字排開的萬噸貨輪氣勢雄渾。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讓這座港口從沉寂無聞到連通四海。
“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國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中國一定會有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從歷史深處奔涌而來,向著民族復興澎湃而去。堅信“時與勢在我們一邊”,終將改變歷史的潮汐!
75載砥礪奮進,賡續民族精神的中國挺直脊梁
9月2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這座見證過新中國無數榮光的人民殿堂,又一次聆聽掌聲如潮。
踏著激昂的旋律,習近平總書記同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一同步入會場。
歲月如碑,銘刻他們為國分憂、為國盡忠的功勳。
趙忠賢為高溫超導研究紮根中國並躋身國際前列矢志奮鬥,年逾八旬還在培養學生;巴依卡·凱力迪別克一家三代接力護邊和他兒子捨己救人的英雄故事,傳遍帕米爾高原;許振超填補多項國際技術空白,屢次刷新集裝箱裝卸世界紀錄……
在崢嶸歲月中初心如磐,在使命召喚下勇攀高峰。無數平凡的中國人,成就極不平凡的新中國。
有志青年的救亡圖存,革命先烈的前仆後繼,投身建設的奉獻犧牲,改革開放的敢為人先,新時代的自立自強、創新創造……一路走來,中華民族的精神炬火愈發熾熱,熠熠生輝。
這炬火,飽含濃烈的家國情——
寧夏銀川,長城花園社區,鄰里和睦,其樂融融。
今年6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這個多民族聚居的幸福家園。
激動的各族群眾把習近平總書記簇擁在中間。總書記親切地同大家握手,微笑著輕拍孩子們的肩膀。
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説:“五十六個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共同奮鬥,一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這炬火,映照真摯的中國心——
在香港回歸、澳門回歸的莊嚴時刻,在“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戰士眼中,在追求極致的“大國工匠”手中,在闔家團圓、祈禱國泰民安的焰火升騰中……
20多年來,林順潮等香港眼科醫生發起“亮睛工程”,帶領團隊深入內地偏遠地區,為數以十萬計患者免費施行白內障手術,讓光明照進骨肉同胞的心田。
2024年7月26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正式開始前,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揮舞國旗。新華社記者 曹燦 攝
這炬火,熔鑄奮鬥的旗幟——
1932年,太平洋彼岸洛杉磯,劉長春孤身一人出征奧運會。彼時報紙刊文:“此刻國運艱難,願諸君奮勇向前,願來日我等後輩遠離這般苦難!”
而今,巴黎奧運會上,游泳運動員潘展樂打破世界紀錄後感言:“我的這塊金牌,獻給偉大的祖國!”
百年奧林匹克,見證華夏向前,民族不屈!
打破封鎖圍堵,戰勝地震洪水,抗擊嚴重疫情,應對金融危機……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華民族就是這麼櫛風沐雨走過來的,中國道路就是這麼披荊斬棘闖出來的。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積貧積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發展繁榮,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頑強拼搏,靠的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
這炬火,激蕩豐偉的正能量——
2024年2月3日,在貴州省榕江縣,2024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暨貴州“村超村晚”舉行音樂煙花秀表演(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那是《我的祖國》傳唱不衰,《雷鋒日記》歷久彌新;是“小平你好”的熱情問候,是“強國有我”的鏗鏘誓言;是“文博熱”對“何以中國”的仰望,是“村超”“村晚”對“熱辣滾燙”的追求……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這炬火,照亮我們的精神底色,涵養我們的民族氣質。
2024年5月9日,在陜西省寶雞市,遊客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內參觀西周文物何尊。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金秋時節,陜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鎮院之寶何尊銘文“宅茲中國”,訴説著“中國”一詞蘊藏的博大文明。
佇立其前,習近平總書記溯古言今:“中華文明五千年,還要進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闡釋它的內涵和精神,宣傳好其中蘊含的偉大智慧,從而讓大家更加尊崇熱愛,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豪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
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深入實施,中國國家版本館盛世修文,春節列入聯合國假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載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黃河九曲,長江奔流。
我們賡續偉大精神,挺起民族的脊梁!
75載人間正道,與世界攜手的中國篤志前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莊嚴雄偉的天安門城樓,兩行巨幅標語格外醒目。
它昭示著共和國締造者的雄心壯志:“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也宣示著新時代領航者的莊嚴承諾:“中國共産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
人間正道是滄桑。今日之中國,已是世界之中國。
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主賓國法國國家館內人頭攢動。與會者一邊品鑒香檳,一邊洽談合作。
這些香檳,從法國蘭斯山腳的葡萄莊園出發,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來到萬里之遙的中國,成為服貿會的“座上賓”。
“經過75年艱苦卓絕的奮鬥,中國的國家面貌和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有一點從未改變,那就是我們和平良善的本性、博大包容的胸襟和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它根植于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生長于中國人民的靈魂深處。”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訪歐期間,以飽含深情的“文明自述”,讓外國元首又一次領略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這句充滿智慧的中國古語,成為今天的中國與世界“雙向奔赴”的生動寫照。
2024年8月8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七屆進博會技術裝備、汽車展區展前供需對接會現場,展商工作人員(右)向採購商介紹企業産品。新華社發(陳浩明 攝)
“China Travel”火遍全球,廣交會、進博會、消博會等“展會矩陣”高朋滿座,從被西方世界拒之門外到與全球183個國家建交、與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中國之約”應者雲集,越來越多的老夥伴、新朋友搭上“中國快車”。
“住在同一顆星球,仰望同一片天空。遠和近,都是家人;你和我,命運與共……”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歡迎宴會上,來自中國與非洲的少年兒童齊聲歌唱。
“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立己達人的新時代中國,正與世界攜手同行。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百年大黨展現宏圖壯志與歷史擔當:
“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古老的東方大國建立起保證億萬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國家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為具有顯著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的制度,保障我國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也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為人類探索建設更好社會制度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這是震古爍今的偉大事業——
當今世界,完成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口總和不到10億人,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驚人一躍”,將超過幾個世紀以來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現代化人口的總和。
這是指引征程的宏偉藍圖——
“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2萬多字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連接的是每個人的當下與未來。
這是給人類文明進步以啟迪的價值追求——
中國的現代化,不僅是“物”的現代化,更是“人”的現代化;不僅要實現國家的富強,更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不僅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還要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
今年9月1日,全國中小學生同上“開學第一課”,玄武岩“織就”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展開的畫面,“燃”起無數顆青春的心。
中國紅,又一次閃耀在太空!中國,正向著更遼闊的時空進發。
“只有敢於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才能收穫別樣的風景。”
篤志前行,雖遠必達。
我們已踏上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
我們將創造更加光明而壯闊的未來!
文字記者:吳晶、史競男、張辛欣、王希、董博婷、周楠
海報設計:姜子涵
統籌:姜瀟、冷彥彥、馬晶、郜新鑫、馮筱晴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