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你丨六旬老人巡邊 累計行程超16萬公里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10月02日 05:34:36
央視網 | 2024年10月02日 05:34:36
原標題:
正在加載

父親説,岩你要一輩子記在心上,記在頭腦裏,最關鍵就是我們的國土,要好好地管,這個比你的生命還重要,那就是我守的界碑

  六旬老人巡邊 累計行程超16萬公里

  在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普洱西盟佤族自治縣,那裏的娜妥壩社區地處中緬邊境。山林村寨常年被雲霧籠罩,而瑰麗神秘的景色和環境,也給邊防巡護工作帶來了挑戰。

  在當地,有一位64歲的大叔,他叫岩聰。岩聰大叔,一生都在巡護著他腳下的那條邊境線。那條巡邊路,他一走就是59年,來來回回累計行程超過16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赤道4圈。

  是什麼讓他如此執著,又是什麼讓他堅守著傳承?

  岩聰:我叫岩聰,今年64歲,是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動卡鎮界務員。我從5歲跟我爸爸、我爺爺巡邊,這裡的山山水水我都認得。

  穿上迷彩服,背上五彩“佤族包”,腰間挂上開山用的“剽牛刀”,這就是64歲的佤族界務員岩聰日常工作的裝扮。早上七八點出門,岩聰踏上了這一天的巡邊路。

  從180號界碑走到181號界碑,這是岩聰巡護的大概路線,雖然全長只有3.4公里,但翻山越嶺、蜿蜒盤旋,每一步都十分艱難,沒有幾個小時根本走不完。

  50多年前,這條路還是高山密林。祖父和父親帶著岩聰,一刀又一刀,一腳又一腳,生生踏出了這條巡邊路。

  岩聰一直記得父親告訴他的那句話,“界碑就是國家的標誌,神聖不可侵犯。”在岩聰看來,守護好腳下的這條路,就是保家衛國。

  岩聰:國境線在哪,我爹都指給我看得很清楚。我爹給我講界碑還有界心在哪,如果人家破壞的話馬上去彙報。

  山路崎嶇,有些路段溝壑縱橫,稍不留神就會摔倒,甚至跌落山谷;有些路段雜草叢生,要用刀砍斷藤蔓方能前行。然而比這自然環境更為艱險的,是要隨時準備面對有人闖入邊境線的情況。

  20世紀80年代初,岩聰正式成為了一名界務員,保護界碑、界樁和界樁標誌物成為他最重要的任務。從此,岩聰和邊防公安一起守護著這條邊境線。

  從開路人到引路人 夢想也在傳承

  政府網站數據顯示,我國有約2.2萬千米陸地邊界。邊防公安民警是守護邊疆安全的中堅力量,然而邊疆地區地形複雜、條件艱苦,長期面臨著異常嚴峻的安全形勢。像岩聰這樣熟門熟路的界務員,也是守邊固邊控邊管邊的重要力量。

  岩聰作為界務員,所屬的管理部門是西盟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外事辦。在他負責巡護的這段中緬交界的邊境線附近,他不光要維護界碑,還要隨時觀察周圍的情況。如果發現有人故意破壞界碑,或發現涉毒、偷渡等危險情況,岩聰都要立刻上報給外事部門或邊防公安。

  岩聰的很多親友也都生活在中緬邊境的兩邊,如果居民之間發生了矛盾,他還要做調解和疏導工作。不誇張地説,有岩聰這樣的界務員活躍在邊境一線,對於維護邊境治理、促進邊境穩定,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隨著年齡的增長,岩聰巡邊的次數從四五十年前的最多每天兩次,逐漸減少到現在的每週三四次。這一天,他特意帶著家族裏的晚輩上山,把自己的經驗一點一點教給年輕人。

  岩聰:界心、界樁,還有這個小路在哪邊我必須指給他們看,必須保護好我們的國土。我要傳下去給他們,還有我們的孫子,一代傳一代。

  岩聰的侄孫岩者在娜妥壩社區擔任黨委副書記,他也想好好跟舅公巡一次山,把邊境線路牢牢記下來。

  岩聰的侄孫 岩者:在林子裏面的一些生存技能,比如説哪些野果可以吃或者要避開哪些危險的地方,或者巡山的途中會遇到一些危險之類的。

  剛參加戍邊的民輔警,也會向岩聰請教。在大家眼裏,岩聰一直是年輕人最好的老師。

  岩聰:你們才來的有些人還認不得,我越來越老了,但是人老心不老,你們不懂的地方過來問我。

  動卡鎮邊境派出所民警陳世傑,如今已經是所裏的骨幹。回憶起剛來的時候,與岩聰的相識和交流,他依然歷歷在目。

  59年來,這裡戍邊的民警換了好幾代,岩聰一直守在這裡。在岩聰看來,這是他的夢想,也是他的人生。

  巡邊路上 演奏和傳承傳統音樂

  作為土生土長的佤族人,岩聰大叔精通“佤笛”等70多種民間樂器的製作方法和演奏技藝,在巡邊路上,他也經常吹起笛子,消解疲憊。

  平日裏,岩聰大叔喜歡和大家交流互動,有誰感興趣、願意嘗試,他就會手把手教別人演奏各種佤族樂器。在岩聰看來,巡邊是使命、是傳承;把自己會的技藝讓更多的人會,是責任,也是愛的傳遞。

  岩聰的女兒葉萍在昆明讀大學,隨著同學之間的交流增多,葉萍對佤族的樂器越來越感興趣,家鄉的民族文化讓她深感自豪。只要放假回家,她就會向父親請教演奏方法。

  父親岩聰告訴女兒,這些樂器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和底蘊,演奏樂器,也是在講述古老的故事。

  岩聰:所有的樂器都要交接給下一代,不是單單交接給我的兒子、姑娘他們,還有其他人也要傳下去。

  不光是給家人演奏,巡邊路上,岩聰還會在休息時演奏一曲,為大家消解疲憊。平日裏,只要有人想學,他總會傾囊相授。把家鄉的文化傳承下去,也是他的夢想之一。

  岩聰説,64歲的自己還不老,他還要繼續唱歌,繼續演奏,繼續巡邊,守護這片他深愛的土地。

  岩聰:只要是我還走得動路,我就會繼續上山巡邊,守護好和平與安寧,為國守邊是我這輩子最驕傲的事情。

  一生丈量一段路 一心守護一世情

  64年前,縣裏的第一塊界碑,179號界碑確立,而那一年,正好是岩聰出生的那一年,這似乎註定了岩聰此生與國家邊界的緣分。一家三代巡邊人,更令這段緣分刻進骨髓,融入血脈。巡邊的地方本沒有路,走得多了,才成了路,只不過這一“多”,就是繞地球四圈那麼遠,這一走,就是59年那麼長。

  老説“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界務員岩聰,其實也是個兵,可他卻不愛流水愛高山,用大半輩子的堅守,用一顆護邊的赤子之心,將自己鑄成了鐵打的營盤,鑄成了矗立在西南邊陲的一塊活界碑。

  岩聰大叔愛巡邊,可他的世界裏卻不光只有巡邊。工作時的制服,唱歌跳舞時的演出服,還有平時穿著的傳統西盟佤族服。他的生活豐富多彩,他的精神世界青春洋溢,他並不是簡單地享受這一切,也會讓古老的民族音樂飄蕩在這一世的巡邊路上,也飄進下一代的心靈深處。他用雙腳,用歌聲,用一位佤族大叔特有的方式,專一而深情地愛著祖國,愛著小家,也愛著那片秀美瑰麗的土地。

編輯:陳平麗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遇見你丨六旬老人巡邊 累計行程超16萬公里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