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時隔四年多,首個大陸旅行團順利結束金門之行。兩天后,9月25日,27名大陸居民啟程前往金門開展個人遊,這意味著金門恢復大陸游客自由行。
從提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到金門附近海域的海上執法,過去一年多,大陸針對金門採用了很多新的治理手段,並且通過實踐將“金門模式”向全台灣延伸,這也使得金門成為了觀察台灣問題局勢變化的支點。
現在,重新開放大陸游客金門自由行,又意味著什麼?
實際上,大陸游客金門自由行,是觀察兩岸關係的一個重要視角。
2011年,經過兩岸協商,大陸游客開始經“小三通”前往金門自由行。2020年,民進黨當局單方面關閉“小三通”,與此同時,大陸也停發了前往台灣的個人旅遊簽注。這次重新開放,就是恢復這條通道。
譚主了解到,這次開放來之不易。之所以這樣説,是因為今天台灣的政治環境,與最初金門開放自由行時已經大不一樣。
當時,兩岸交流正處於增長的熱潮。而這一次恢復,存在著不同的背景,民進黨當局正在加大政策力度隔離台灣與大陸:
2020年以來,民進黨當局設下取消兩岸直航點、禁止旅行社組團等多方面的障礙,同時禁止大陸居民前往台灣。賴清德上臺後,民進黨當局又通過“去中國化”等手段,企圖進一步削弱兩岸民眾之間的認同。
過去一段時間,在逐步恢復台灣向大陸游客開放的過程中,民進黨當局也使過不少絆子。
對於海上航線,這種現象尤其嚴重。
為了恢復大陸居民赴臺團隊旅遊,台灣旅遊業者曾向民進黨當局申請船班約20次,但均未成功。臺“陸委會”還以所謂“安全疑慮”為由,拒絕了台灣旅遊業者提交的所有包船方案。
在包船方案的糾紛中,有一個細節是,臺“陸委會”曾經以“搭飛機可以,但搭船不可以”來解釋所謂“安全疑慮”。
這樣的理由,從今年2月的金門“漁船事件”發生以來,就被臺“陸委會”挂在嘴邊。也就是説,對海上航行“安全”的擔憂,成為了臺“陸委會”阻撓兩岸人員往來的藉口。
可在兩岸之間行船的船東看來,真的存在所謂的不安全嗎?
譚主注意到,專營廈金“小三通”客船航線的台灣船東,在過去半年期間有過兩次發聲。對比兩次發聲會發現,他們關心的問題正在發生微妙的轉變:
||2月,金門“漁船事件”發生後,“小三通”船東提到,廈金水域穩定直接影響船運、觀光遊艇、漁船作業。
||半年後,大陸方面宣佈將恢復福建居民赴金門旅遊,“小三通”船東關注的重點,已經變成了大陸游客會來多少,如何增開班次。
這種轉變背後,是這些船東對於海上航行的安全顧慮已經被徹底消除。
從這一轉變就能看出,“金門模式”再延伸的第一層意義,是大陸加強執法,賦予包括金門人在內的台灣同胞更大安全感。
對此,譚主詳細分析過,過去半年中國涉海部門的執法範圍從廈金海域向台灣海峽中部以東延伸。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部門對台灣海峽的海上交通管控和應急救援能力得到重點加強。這些舉措,都是在保障台灣海峽上的民用船隻可以安全航行。
大陸用行動,讓島內所謂職能部門的説辭被“打了臉”。
在這個過程中,島內部分所謂職能部門的“工作模式”,也在發生轉變。
這次金門恢復開放在島內出現鬆動的跡象,可以追溯到今年7月16日臺“立法院”通過決議,開放陸客循“小三通”赴金門、馬祖、澎湖旅遊。
這個動向,恰恰發生在福建海警開始在金門附近海域開展常態化執法巡查之後。
與之對應,這時,針對兩岸部分海上客運線路的復航,島內也開始出現要排除所謂安全因素的聲音。
有了政策,還需要執行與落實。但這時,臺“陸委會”等職能部門,開始了一種不作為的“工作模式”。
當時,對於臺“立法院”的決議,臺“陸委會”就僅僅表現出了一種冷淡的態度,只在口頭説了一句尊重,沒有任何行動去檢討現行政策。
那麼,從什麼時候開始,金門恢復開放真正被列上日程?
翻看過去兩個多月以來臺“陸委會”關於金門的表態,譚主發現,在一個時間節點上,臺“陸委會”對於金門開放的態度發生了明顯轉變:
8月24日,臺“陸委會”發佈了一份“恢復兩岸觀光旅遊相關規劃”。有了這份“旅遊規劃”作為依據,臺“陸委會”開始對金門開放大陸游客的各項請示鬆口,從含糊其辭變成了通通表示支持。
而就在這份“旅遊規劃”發佈前兩天,金門民意代表曾來到北京參訪,來談的就是如何恢復福建居民赴金門旅遊。並且,這次參訪雙方達成了相當多的共識。
也就是説,這份“旅遊規劃”是在大陸與金門民意代表溝通之後,連夜趕制出來的。
為什麼大陸與金門民意代表溝通,能夠促成臺“陸委會”的轉變?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特聘教授李非告訴譚主:
臺“陸委會”在島內負責大陸事務,這導致他們的工作存在矛盾性,一方面,臺“陸委會”需要遵循民進黨當局所謂的大陸政策,另一方面,如果台灣和大陸徹底斷聯,臺“陸委會”等於變成了一個空殼司令部,這對他們來説也沒好處。
也正是存在這樣的矛盾性,才使得臺“陸委會”在很多問題上採用了一種不支持、不反對的含糊其辭的策略。
這次金門開放,還涉及島內的兩個部門——負責交通和經濟的主管部門,他們和臺“陸委會”一樣,都處於自相矛盾的境地。
李非告訴譚主:
台灣交通部門對台灣的船東負責,但船不停岸,就意味著台灣的船東一直在賠錢。從這個意義上講,恢復兩岸通航符合台灣交通部門的利益,但台灣交通部門也面臨著需要遵循民進黨當局所謂大陸政策的壓力。
這導致台灣交通部門捏造出“沒有需求”等理由,拒絕核準兩岸的海上客運航線。
在經濟領域,也存在一種類似的敘事。
民進黨當局稱,在“小三通”停航前的三年間,台灣地區的大陸游客在逐年減少,而台灣地區還有來自東南亞、日本等地的遊客。言外之意,大陸對於台灣地區旅遊業的貢獻在下降。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地方民意代表及相關從業者主動繞開民進黨當局,來和大陸直接交流,成為了消除這些虛假敘事的方法,也大大壓縮了島內這些所謂職能部門可以含糊其辭的空間。
金門民意代表和相關從業者負責提出開放的具體方案,大陸直接與金門敲定如何開放,這時,島內所謂職能部門也就不得不顧及民意的呼聲。
這背後,是“金門模式”再延伸的第二層意義,加強溝通給予包括金門人在內的台灣同胞更多獲得感——島內有所呼,大陸有所應。有更多獲得感的島內民眾,也在更努力地“倒逼”民進黨當局。
之所以能夠完成這樣的“倒逼”,基於一個事實:
兩岸融合發展已經形成一股不可阻擋的趨勢,這幾年失去和大陸的連接,讓台灣民眾苦不堪言。
從金門代表團參訪的細節中,就可以發現這個問題。
譚主注意到,這次不僅有旅遊業和食品業的代表,並且代表團在來訪期間還參觀了北汽的新能源汽車園區等地點。
這些領域覆蓋了金門的傳統優勢産業,也包含金門未來希望重點發展的産業。
這裡説的傳統優勢産業,包括旅遊業和食品業——金門受制于地理和人口條件,第三産業比較發達,以往的産值佔比超過70%,第二産業也圍繞第三産業發展,就集中在食品加工産業,主要生産旅遊的伴手禮。
那麼,金門代表團還來參觀大陸的技術創新産業園區,為什麼?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所所長王勇告訴譚主:
過去幾年,金門在推動和大陸合作的過程中,也在積極地吸納台灣島的産業外延。具體來説,就是金門成為了兩岸雙向貿易和投資的中轉站,通過提供金融、法律、房地産等服務,大陸可以通過金門取得與台灣地區的直接合作。
金門開拓新的增長點,原因很簡單,圍繞旅遊業的發展模式在可見的未來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就拿金門預計明年啟用的新旅客大樓來説,金門縣政府擴建花費30.3億元新台幣,相當於其全年政府預算的20%,但如果今年金門未能如期開放,就是白忙活一場。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陸與金門開始積極尋找新的合作點,來想辦法規避民進黨當局帶來的兩岸關係不穩定因素。
這也是“金門模式”再延伸的第三層意義,促進産業融合給予包括金門人在內的台灣同胞更大發展空間,讓兩岸的相互支持、交融互通真正在基層紮根,築起兩岸關係的底座。
對此,大陸的謀篇佈局可以追溯到更早一點。
去年推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支持廈門與金門加快融合發展。今年,在介紹《意見》發佈一年來的落實進展情況時,國臺辦重點提到了大陸首支由臺商發起的兩岸産業投資基金在廈門註冊落地。
這支基金投向的,是儲能、新能源材料等高端製造和信息科技等領域,對應著民進黨當局限制臺商對大陸投資的重點領域。
不久前,王勇剛剛前往蘇州的工業園和昆山的臺商投資區考察,他和譚主分享了他的一線觀察:
臺商在當地的投資仍然是很熱絡的,包括芯片製造、機械類、醫藥類等企業,在當地的投資都在正常運行。這些臺商過去受到民進黨當局的政策引導,他們有過向東南亞等地轉移投資的舉動,但去了之後,他們發現,這些地區的投資成本非常高。相較而言,大陸在體制、法律等方面對於臺商的投資比較親善,所以他們都願意回來。
也就是説,民進黨當局再怎麼引導,改變不了一個基本事實是,依靠大陸發展依舊是台灣最好的選擇。
在這樣的背景下,以金門為支點,大陸正在與台灣建立新的地理連接和制度連接,突破民進黨當局設下的藩籬。
拿這支臺商發起的兩岸産業投資基金來説。王勇告訴譚主:
走臺商自主設立的投資基金通道,就可以在技術上規避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政策的影響。
無論民進黨當局設置怎樣的障礙,用怎樣的敘事抹黑兩岸合作,兩岸融合發展的進程始終在向前推進,也正在得到島內民眾的積極回應。
隨著大陸與島內民眾走得越來越近,留給民進黨當局的選項只會越來越少。“倒逼”民進黨當局在金門放寬其所謂大陸政策,就是一個預示。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