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不做運動,只是每天到公園待上20分鐘,也能讓心情和狀態更好。這是最近在社交平臺爆火的“公園20分鐘效應”。
你家門口有幾個公園?這20分鐘裏你會選擇發呆還是奔跑?
今天的《共和國故事》,我們從“公園20分鐘”出發,來看中國人的公園變遷。
你的家鄉有沒有一座人民公園?
公園也有變遷?當然!現在的年輕朋友可能覺得逛公園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然而你也許不知道,大多數地區都直到新中國成立,才擁有第一座開放的公園,它們很多都有著相同的名字——人民公園。
你的家鄉有沒有這樣一座人民公園?
這是天津的人民公園,1951年7月1日正式開園,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天津市第一個新建的公園,由原本的李傢俬家園林——榮園改造而成。
原本的私家園林開放給了普通老百姓,是那個年代許多城市居民特殊的記憶。翻開70多年前人民公園裏的老照片,幾乎沒有什麼娛樂設施,但是對於當時的老百姓來説,能劃划船、爬爬假山,已經是鮮有的體驗了。
打開公園記憶盒子:翻墻進公園、划船約會船不動!
五十年代出生的楊威老人向記者回憶起當年的趣事,印象最深的竟然是翻墻。那時候的公園還要門票,許多孩子會翻墻“溜”進公園,為了省下幾分錢。他們在公園裏的每個角落都“探索”上無數次,不知疲倦地在這裡玩耍。
划船,是許多公園的標配。和現在的電動船、腳踏船不同,那時候都要自己划槳,這可難倒了許多沒見過的老百姓。浪漫的約會選擇划船,結果劃了一個小時,船沒動。
説起公園裏的回憶,年過七旬的楊威侃侃而談了兩個小時,他説人民公園就是人民喜聞樂見的公園,自己甚至去年還爬了爬假山,就想找找童年的回憶和無憂無慮的那種快樂。
花展金魚展服裝展 公園裏應有盡有
每個年代都有自己的“公園20分鐘效應”。到了改革開放時期,老百姓經濟條件好了一些,但是業餘生活還是寥寥無幾,甚至每週還是單休,能到公園玩,成了當時最有儀式感的事情之一。
“考試考好了,媽媽帶你去公園”;
“放假了,我們去公園玩吧”;
…………
全家出動的結果,就是“丟孩子”成了公園裏的一景。每天高音喇叭裏都放著尋人啟事:“丟小孩的家長,丟小孩的家長,您趕緊過來到我們辦公室,認領一下,認領一下。”
記者找到了當時的廣播員黨姑阿姨,提起當時的情形,她還忍俊不禁。她説,有的時候小孩子自己找到廣播室,也説不清楚自己的名字和情況,只能靠他們自己邊猜邊描述。“綠色毛衣、白色褲子、大概五六歲……”,然後就有一堆家長都來認領。
為了讓老百姓有更豐富的娛樂,公園裏開始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從觀賞遊玩的迎春花會、鬱金花展,到可以邊逛邊買的服裝展、傢具展,甚至最後發展成只要是老百姓需要的,在公園裏都能買得到。
黨姑告訴記者,“我們還會管售後服務,老百姓喜歡公園,也信任公園,商家覺得這裡人多,也願意來。那時候的公園,不單單是休閒,還承擔了各種各樣的角色。人民公園,就是服務於人民。”
綠色觸手可及 城市就是公園
如今,城市公園早已不是新鮮事,而公園城市的概念開始慢慢出現。推窗見綠、移步見景、處處花香,公園的理念融入到了整個城市的建設當中,人們生活的城市變成了一個大花園。
已經80多歲的殷棟樑老人,從2013年開始拍攝起天津的公園,原本以為也就有二三十個,走幾個月就拍完了,沒想到,一拍就是九年。他告訴記者,光是天津現在就有400多個公園,不僅數量多,每個都有自己的特色。
就這樣,老人家迷上了公園,自己每拍攝一個,就給公園寫一副對聯,配上圖,最後甚至出版了一本《天津百園冊》。
每個公園殷老先生都如數家珍:“思源公園,意思是吃水不忘打井人;南翠屏公園,是他們用廢渣土堆積而成的。”
“渣換一身翠,天照南湖春詩意;綠鋪半個天,詩靈美韻入畫屏。”
“海河燈影疊樓影,低喃夜聲伴笑聲。”
這是殷棟樑眼中的公園,他説以前專屬於人民公園的歡笑,現在隨處可見。
在全國各地採訪,每個人都有自己屬於公園的獨特回憶,而相同的是那些溫暖和美好。提起現在的公園,大家都會説:“環境越來越好、基礎的服務設施越來越多”。“雖然是在城市,但是有一種桃花源的感覺”。“走五分鐘是一個小公園,十分鐘是一個大公園。原來一些在北方城市不常見的花呀,樹呀,現在隨處可見,感覺我們城市現在就像一個大花園一樣。”
75年我國新建成公園超2.8萬個
1949年,我國城市中,每人能夠享有的公園綠地面積不足一平方米,到了2023年,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大幅增長,部分城市甚至增長近百倍。
75年來,我國已新建成公園超2.8萬個,其中一半以上都是2012年以來新建的。城市角落被改造成了4萬多個“口袋公園”,全國還有長達37.1萬公里的健身步道穿梭在綠色間。
大數據帶我們洞察了北方城市從植被稀少到綠意盎然的轉變。1949年,僅有不到10座開放公園的北京,今天變成了“千園之城”。處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上的延安,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前的不足10%提高到53.07%,實現了從黃土漫天到綠水青山的歷史性轉變。
1949年,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僅為2.9%,而今天,這個數值已提升至43.32%。城市成為大公園,綠色變得觸手可及,人們享受著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總監製|申勇 閆帥南 張勤
監製|王琰 岳群 李浙
製片人|李斌 崔霞 郭茜 楊曉波
記者|王世玉 楊煜 楊瀟 高珧 王露瑩 李大傑 楊光 丁然 陳凱 河南臺 四川臺 黑龍江臺 江蘇臺 保定臺
編輯|張昊 張雨棣 孫茜 周玉瑾 侯宇 孫文嘯 孫金滿 陳紫行 王鳳軍 季捷 高儉 王曉雯
製作|周沁林 張志 徐鵬翔 趙檸 李筱璇 官真 吳菲菲 呂祥林 譚景銘 王珊珊 王丹穎 王卓凡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