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教育力量

來源:中國教育報 | 2024年09月03日 16:37:14
中國教育報 | 2024年09月03日 16:37:14
原標題: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教育力量
正在加載

  “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

  為現代化進程提供持續不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資源,更大程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更有力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助推國家在全球競爭中取得更大優勢……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教育的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支撐性的作用更加凸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以更強決心、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中國教育一步一個腳印,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麗征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奮力跑好歷史的接力棒,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書寫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我們重任在肩。

  一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上破浪前行,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供給能力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增強,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一批批優秀人才、一組組亮眼數字、一項項創新成果,充分彰顯著教育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貢獻力、支撐力。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體系,青少年學生更加堅定聽黨話、跟黨走。

  教材上新了!2024年秋季開學起,全國小學和初中將啟用新修訂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系統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要求,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學習內容,新教材選材更加豐富,編排更加科學,育人導向更加鮮明。

  緊扣立德樹人這一核心課題,近年來,我們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進黨的創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從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不斷推進,到“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大思政課”建設工程等深入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持續完善。

  搭建新目標、構建新內容、催生新教學與倡導新評價,義務教育新課程改革全面邁入核心素養時代;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從娃娃抓起”培養創新人才有了有力的抓手;著力解決“小胖墩”“小眼鏡”問題,持續深化體育教學改革,“健康第一”成為全民共識;實施美育浸潤計劃、青少年讀書行動等,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學生全面發展、生動活潑發展的育人生態進一步形成和鞏固;將“勞”納入黨的教育方針,勞動教育有機融入青少年成長的全過程,愛勞動、會勞動逐步成為校園新風尚……教育不再是一“智”獨秀,德智體美勞全面協同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聚力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全面促進公平、提升質量,社會經濟發展有了更堅實的人才根基。

  “高海拔的陽光讓我的皮膚變得黝黑,但書本中的知識讓我的眼睛變得明亮。”四川涼山州彝族小夥陳時鑫通過教育走出大山,完成本科學業後選擇繼續在芯片自動化設計領域深造。

  從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1.1%,到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超過95%,再到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0.2%……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且有質量的教育體系,各級教育普及程度均達到或超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每年1100萬名大學生走向經濟社會主戰場,其中50%以上是理工農醫類人才。作為對接産業最密切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每年培養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達到1000萬人。在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教育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撐。

  一根網線,消弭城鄉數字鴻溝,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一個平臺,匯聚海量課程資源,助力實現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2022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化獎頒給了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平臺”項目。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工程,上線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啟動實施人工智慧賦能教育行動,推動國家教育大數據中心建設……數字化在實現教育資源普惠共享、推動育人模式改革等方面為中國教育開闢全新賽道、增添強大動能。

  ——緊緊錨定國家戰略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加速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教育服務能力繼續增強。

  蜀西湖畔的國家級産業基地“中國聲谷”、擁攬“人造太陽”的“科學島”、拔地而起的新橋智慧電動汽車産業園……每年約7萬名職校畢業生選擇留肥,助推合肥市經濟高速發展。

  神舟飛天、蛟龍入海、北斗組網……一系列大國工程的誕生都與高校提供的關鍵技術密不可分。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高校獲得一半以上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獲得國家科技三大獎的數量佔比穩定在60%以上,成為當之無愧的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

  深入實施中學生英才計劃、強基計劃、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有力推進;持續推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改革,全面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全面加強;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深化産教融合,進一步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不斷涌現。

  ——順應廣大人民群眾對更好教育的期盼,不斷破解急難愁盼問題,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配齊現代化教學設備的教學樓、溫馨整潔的學生宿舍、賞心悅目的校園綠化……在湖南73個原貧困縣,101所芙蓉學校“競相綻放”,樹立了湖南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標桿。

  直面教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短板,我們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健全控輟保學工作機制,20萬名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實現所有學段、所有學校、所有經濟困難學生“三個全覆蓋”,16.2億人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益。

  滿足人民群眾“上好學”需求,我們持續做大優質教育資源“蛋糕”。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擴大普通高中優質資源、推進多樣化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基礎教育新格局正在構建。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全力破解急難愁盼問題。我們積極推進免試就近入學、劃片規範入學、陽光監督入學,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雙減”,學生校外培訓負擔極大減輕,課後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

  ——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守護中華民族的“根”與“魂”。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近年來,從“中國詩詞大會”到“開學第一課”,從中華經典誦寫講大賽到“典耀中華”閱讀大會,一系列充滿文化韻味的節目、賽事,掀起了教育系統乃至全社會的參與熱潮。

  根深才能葉茂,有魂才能屹立。新修訂的歷史統編教材注重反映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學生們可在課本中“尋跡”良渚古城、陶寺古城和牛河梁遺址等代表性考古成果。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不斷拓展育人形式和載體,教育系統著力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日常教學中、融入生活實踐中,用潤物無聲的方法,引導青少年在親近中熱愛傳統文化,在熱愛中弘揚中華文化,在弘揚中勇擔復興使命。

  用廢舊物品製成燈籠裝點校園、在培茶圃親手種下一棵茶苗……浙江安吉中小學打造形式多樣的生態勞動教育,讓綠色環保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充分發揮生態文明教育主戰場作用,將勤儉節約、綠色低碳的理念貫穿學科教學、課外活動及學校管理的每一個細微之處,讓教育為“美麗中國”增光添彩。

  二

  強國必先強教,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根本原因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統籌謀劃,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回望過往的奮鬥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如何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我們的信心更加堅定,方向更加明確。

  ——始終堅持辦學育人正確政治方向,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國際形勢日益複雜多變,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形勢和鬥爭更加複雜。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環境,我們深刻認識到國家之爭就是教育之爭,只有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堅定不移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才能確保黨和國家的事業後繼有人。

  各級各類學校黨組織把抓好學校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進一步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課程思政內容,不斷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高質量構建“大思政課”工作體系……堅持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育人方向,立德樹人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廣大學生用行動展現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讓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要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破解人們對美好教育的嚮往與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才能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我們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加強頂層設計,緊抓重點任務,以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解決教育發展不充分帶來的總量問題和教育發展不平衡帶來的結構問題;我們持續加大教育投入,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把促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環節,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我們深入實施教育數字化戰略,有序推進教師資源配置優化和管理服務制度改革,努力打造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分佈新格局……正是因為牢牢堅持教育的人民立場,教育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得到破解,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不斷形成。

  ——始終聚焦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戰略目標,全面提升教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教育是基礎,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教育、科技、人才從來都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只有充分理解認識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發展邏輯和內在規律,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才能夯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基礎支撐,助力國家搶佔先機。

  我們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努力應對內外環境對教育變革的挑戰和要求。我們不斷探索高質量創新人才培養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度融合的新型舉國體制,形成重大任務牽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機制。我們深刻把握産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城鎮化深入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積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正是因為堅持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大戰略上辦教育,重大原始創新成果不斷涌現,人才自主培養能力不斷提升,教育的支撐力、服務力進一步彰顯。

  ——始終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發展規律辦教育,為學生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生態。

  教育,無論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不能過於注重分數。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知識智力、身體和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的培養缺一不可。辦好教育事業,家庭、學校、政府、社會都有責任。教育是一門科學,興教辦學、人才成長有客觀規律。只有從規律上辦教育,才能引領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我們堅持系統觀念,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我們持續推進“雙減”改革,大力整治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為。我們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凝聚起強大的育人合力……我們深刻認識加速教育變革的緊迫性和必要性,積極適應社會發展多元化、培養方式多樣化、人才結構多層次的時代要求,推動育人生態重塑。

  三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乘歷史大勢而上,如何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持久強大的教育力量?對於這份時代之問,唯有以實際行動作答。

  ——要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下更大功夫。

  理想信念是否牢固,是檢驗時代新人的首要標尺。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必須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把立德樹人的理念吃透、功夫練深,有效拓寬立德樹人的實施路徑、強化立德樹人的制度保障,激發學校育人活力和教師培根鑄魂的定力。

  要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這個重點,聚焦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存在的主要差距和突出短板,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加快建設規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師隊伍,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培養出來。

  ——要在一體化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上下更大功夫。

  教育系統要敏銳識別綜合國力競爭的“信號燈”,勇做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行動者”,把國家對人才、科技的需求內嵌為教育供給側改革的方向和內容。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要主動將自身發展的“小邏輯”融入國家發展的“大邏輯”,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在優化科技創新組織機制、改進科研機制管理、深化科技成果轉化、優化人才激勵機制等方面大膽破局,勇於攪動“一池春水”,做中國式現代化開路先鋒。

  ——要在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上下更大功夫。

  近年來,學齡人口數量的波動,是對教育系統的巨大考驗,也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面對人口基數規模巨大和大規模人口流動這個基本國情,教育系統要主動下好“先手棋”,做好前瞻性佈局,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增強公共教育服務的均衡性。

  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面向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命題,我們必須敢於打破瓶頸、壁壘,從更寬廣的維度上為每個人的成才成長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外部條件,讓人人都能發揮特長,人人都能實現價值。

  ——要在持續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上下更大功夫。

  各級各類學校和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看清楚全球教育變革趨勢和教育發展規律,要深入推進教育評價制度改革,推動教育評價“指揮棒”全面轉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為個人的自主發展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

  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助力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縱觀當今世界主要科技強國,大都形成了較強的創新體系。要全面深化素質教育,強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協同,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厚植我國創新發展的基礎優勢。要優化高等教育佈局,建立與科技創新需求相適應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加強創新能力培養。要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源源不斷為創新型國家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跋山涉水,不改一往無前;山高路遠,但見風光無限。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充滿光榮與夢想,教育的責任、教育的擔當落在教育系統每一位工作者身上。求真務實、敢作善為,讓我們匯聚眾智眾力、同心同行,以教育之強為中國式現代化築牢根基,以奮進昂揚的姿態走向美好未來!

編輯:甄濤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教育力量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