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決定》34次提到“金融” 釋放出哪些信號?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7月24日 13:15:06
央視網 | 2024年07月24日 13:15:06
原標題:
正在加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其中,在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方面,提出了多項前瞻性、系統性的金融改革舉措。

  《決定》34次提到“金融”關鍵詞。包括做好“五篇大文章”、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和金融穩定保障體系、推動金融高水平開放等。

  招聯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概括起來,再次突出強調了金融工作的兩大任務,一是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工作的根本宗旨,二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改革重點是,加快完善中央銀行制度,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建立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建設多層次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深化金融高水平開放,立足新發展格局,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面,改革重點是,促進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加強上市公司監管和投資者保護,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強化金融監管全覆蓋,健全防範系統性風險的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 鄒瀾:按照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貨幣政策框架,健全市場化的利率調控機制。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盤活被低效佔用的金融資源,進一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還要統籌發展與安全,既促改革、擴開放,又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加快完善中央銀行制度

  《決定》提出的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任務中,“加快完善中央銀行制度,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被列在了第一個。專家表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有多個著力點,加快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是其中之一,金融體制改革的重點內容與中央銀行密切相關。

  專家表示,中央銀行既是開展宏觀金融管理的政府部門,也是金融市場中的參與主體,在金融體制改革中將發揮關鍵作用。

  招聯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通過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促進宏觀調控體系更加健全科學。重點是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暢通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

  專家表示,中央銀行的根本職責是維護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既包括國內物價穩定,也包括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 鄒瀾:總量方面,把好貨幣總閘門,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守住老百姓的錢袋子。結構方面,帶動更多金融資源,投向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價格方面,發揮利率匯率工具配置資源的關鍵作用,優先支持國內經濟發展。

  制定金融法 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

  《決定》也明確,要制定金融法。完善金融監管體系,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強化監管責任和問責制度,加強中央和地方監管協同。為何提出制定金融法?這一改革措施會帶來哪些影響?

  專家表示,制定金融法旨在通過立法手段明確金融活動的行為準則,規範市場秩序,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這一舉措將填補現有金融法規體系中的空白,提升金融監管的法律效力,確保所有金融活動都在法律的框架內有序進行。

  招聯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在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之外制定的金融法,或將是一部關於金融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有助於完善金融法治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進一步提高我國金融法治水平,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和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專家表示,金融業立法修法要與時俱進,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金融業改革開放需要,緊盯金融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及時填補法律空白、補齊短板弱項,立良法、立管用之法,使各類金融活動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為金融業發展構建堅實的法律基礎。

編輯:宿黨輝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三中全會《決定》34次提到“金融” 釋放出哪些信號?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