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文章,風格鮮明、思想深邃、內涵深刻,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這些重要講話和文章中充滿魅力的語言,是習近平總書記執政理念的真實寫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動體現。央視網《天天學習》欄目推出“習語品讀”系列,以“新聞漫畫+文字品讀”的形式,帶您從不同維度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魅力。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將改革開放比作一艘航船,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來形容改革所處的關鍵階段。他強調,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今天,我們重溫總書記的這一重大論斷,更能深刻地感悟到,“千山萬水”這四個字形象概括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所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發展成就,而“跋山涉水”則闡明今天中國的改革在進入深水區後正面臨著更艱巨任務、更嚴峻挑戰。
走過千山萬水,回望來路,可謂篳路藍縷,春華秋實。
1978年,面對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形勢,以及國內百廢待興、百業待舉的局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
從1979年深圳蛇口工業區奏響改革開放的第一首樂章,引領多層次、全方位的區域開放格局初步形成;到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子落而滿盤活;再到新世紀之初,我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積極融入國際體系,帶動經濟高速增長……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我國的面貌。我國已有142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在2013—2023年間,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了30%。
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科斯所説,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二戰以後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經濟改革運動。
然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破解前進中遇到的新問題,唯有繼續深化改革開放。
走進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生了深刻複雜的變化。
例如,國內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人民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仍有更高期待,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作為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活力之源,全面深化改革正是“繼續跋山涉水”的重要抓手。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進行了總部署、總動員。
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的基礎上,黨的十九大站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和推進改革。十九大報告把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列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並提出158項改革舉措。
黨的二十大把“堅持深化改革開放”明確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牢牢把握的五個重大原則之一。在二十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總書記強調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
…………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72次中央深改委(領導小組)重要會議,審議通過超過600份改革文件,推動各方面出臺3000多項改革方案,引領社會民生領域發生巨大變遷。
就業、增收、就醫、養老、住房等,這些關乎老百姓的民生小事,始終是當代中國改革最重要的關注點和發力點。
戶籍制度改革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加速器”;個人所得稅改革惠及2.5億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引導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打造公平優質教育……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以來,每逢黨的三中全會,黨中央都會研究改革開放等重大問題;每當國家進入發展關鍵時期,人們都會對新的改革開放政策寄予厚望。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攻,一個難關一個難關地破。正如總書記所説,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編 輯丨魯楊
視 覺丨顏妮
校 對丨李珊珊 宋春燕 毛長志 婁郝 梁雅琴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支 持丨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