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杜安琪):7月9日,三明市“三個不要忘記”主題宣傳調研活動採訪團來到福建省寧化縣。寧化縣位於福建省西部、武夷山東麓,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21個原中央蘇區重點縣之一,也是中央紅軍長征4個起點縣之一,在革命戰爭年代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革命戰火中的穩定後方
在寧化,記者首先探訪了丘山環抱之下、阡陌交通之中的福建寧化陳塘紅軍第四醫院舊址群。在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這裡曾收治過數以千計的在東南戰線、東方軍入閩征戰和第五次反“圍剿”戰鬥中的傷病員。歷經歲月洗禮的墻壁上,至今仍保留著20余條鏗鏘有力的紅軍標語,以及13幅醫療衛生漫畫。
1933年,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為了粉碎國民黨對中央蘇區發動更大規模的軍事“圍剿”,加強傷病員的衛生醫療保障,寧化蘇區境內設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第五、第七、第十等多個後方醫院。其中紅軍第四後方醫院設于禾口區大角上鄉陳塘灣(現石壁鎮陳塘村)。如今,這座寫滿紅色標語的客家古民居,平時仍有居民在清掃整理,已成為福建省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紅色遺跡最為豐富的紅軍後方醫院舊址之一。
在革命年代,這一幅幅生動鮮活的壁畫,一行行灑脫有力的字跡,曾鼓舞了無數紅軍戰士的戰鬥精神和革命意志。它們穿越歷史仍然傳遞著一種力量和激情,就像此刻,我們記者團的每一個人都被深深地“點燃”。
圖:寧化石壁陳塘紅軍第四醫院舊址群
“軍民魚水情意深”
在寧化鳳凰山村有一條石塊鋪就的街道,長約1000米,寬三四米。街道兩旁排列著土木結構的傳統兩層建築,上方有陽臺和屋檐伸出,在街道投下一片片陰涼。街道蜿蜒狹長,在街心抬頭望去只能看到長條形的天空,當地居民親切地稱它為“紅軍街”。
1934年,紅三軍團第四師駐防在鳳凰山一帶,就地進行休整和兵源、物資的補充。10月7日晚,根據中革軍委電令,紅三軍團第四師等中央紅軍主力部隊奉命從淮土鳳凰山一帶經江西石城南部橫江、觀下、屏山地域向於都方向轉移。
“不進老百姓家門,不喝老百姓一口水。”紅軍紀律嚴明,不隨意打擾群眾,與當地百姓很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贏得了人們的認可和敬佩。當地村民主動將自家祠堂、祖屋讓出來,供紅軍居住和休整。當年,這條街道上家家戶戶的屋檐下都住滿了人民子弟兵,百姓甚至把自家門板拆下來,給紅軍戰士當床睡。
2017年,鳳凰山村被中共三明市委黨史研究室命名為“中央紅軍村”,進一步確認了其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如今,走過這條擁擠的街頭,依然能夠感受到軍民一家親的和諧場面。在保護好舊址文物的同時,寧化縣也在不斷提升紅色景區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和感受到這段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圖:寧化鳳凰山村紅軍街(央視網記者攝)
在革命年代,寧化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域之一,被譽為“支前模範縣”,為支援前線戰鬥作出了巨大貢獻:籌集糧食20余萬擔、錢款近54萬元,組織2萬多人次的擔架隊、運輸隊支援前線。在寧化長征精神教育基地,記者體驗了用扁擔挑起一擔糧食,肩膀被扁擔壓得生疼也沒能挑起來。而在革命年代,寧化人民就是這樣人拉肩扛,將一擔擔物資送往前線,無聲訴説著對革命沉甸甸的支持和貢獻。
此外,寧化還是“擴紅模範區”,曾出現“母送子、妻送夫”參加紅軍的壯觀景象。蘇區時期,全縣13萬人口中就有1.6萬餘人參加紅軍。長征時期,6600多名寧化子弟兵參加長征,到達陜北時僅剩58人,在冊革命烈士3307人。
“萬里長征第一步”
圖:鳳凰山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央視網記者攝)
在寧化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核心展示園的廣場中央,那片連綿起伏、宏偉壯麗的紅色雕塑群,仿佛讓每個到訪者都穿越了歷史,感受到革命年代的波瀾壯闊。這裡就是紅軍邁出“萬里長征第一步”的地方,是長征的四個出發地之一。在展示園內,不僅能看到紅軍街、朱德演講舊址、列寧小學等紅色遺跡,還能體驗9.5公里的長征歷史步道。淮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香華向記者介紹:“天氣不熱的時候,附近不少遊客會帶小孩沿著步道‘重走長征路’,一直可以走到福建與江西交界處。”
圖:寧化長征精神教育基地
寧化是一個與祖國一同經歷風雨的地方,為中國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為傳承好長征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寧化縣委、縣政府著力發展紅色教育培訓,已建成寧化縣革命紀念館、長征精神教育基地等多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21年以來,已有109個中央、省、市機關和單位系統到寧化建立黨性教育培訓基地,共舉辦培訓班988期、培訓學員11.5萬餘人次,其影響力、輻射力還在不斷提升。
針對青少年群體,寧化長征精神教育基地還舉辦《寧化·萬里長征第一步》和《軍號嘹亮——中國紅色軍號歷史陳列》等多媒體創新故事性展覽,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吸引了世界各地超過80萬遊客前往參觀學習。
“長征精神是共産黨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遊客參觀後都感慨,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寧化縣長征出發地遺址保護中心主任邱明華向記者介紹,“我們作為紅色文化的研究者,也要把革命先烈這種無私無畏、敢於犧牲的精神傳承好、發揚好。”
戰爭雖已遠去,硝煙雖已散盡,但以長征精神為代表的紅色基因在這片土地上一代一代傳承。在黨中央領導下,寧化革命老區人民正走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走出了一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治理有序、文化昌盛、山清水秀、人民幸福的發展之路。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