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 “妙手回春”,古琴再現天籟之音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7月12日 14:10:57
央視網 | 2024年07月12日 14:10:5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暑假期間,故宮博物院的參觀預約火爆。其中,專門以院藏古琴和曲譜為主題的展覽也迎來更多遊客,展覽以實物加古琴還原演奏的方式,向人們展示中國古琴文化的魅力。

  古琴館內,“大聖遺音——古琴文化展”,55件與古琴相關的文物集中亮相。其中,包括晚唐的飛泉琴、南宋的海月清輝、明琴蕉林聽雨等9把珍貴古琴。

  根據故宮院藏古譜耗時3年還原的古琴曲《秋鴻》片段,表現的是秋天的鴻雁為躲避嚴冬,自北向南遷徙過程,取意鴻雁振翅高飛、搏出長空的曠達之懷。展覽特別設置《秋鴻》圖譜冊為主題的空間,配合演奏視頻,向遊客展示這套古譜“活化”演奏的成果。

  這套故宮藏《秋鴻》曲,每個段落的精美插圖,為打譜者提供了可靠的感受依據。

  修舊如故 為古琴注入新生命

  古琴藝術有3000多年的歷史,修復古琴對於恢復古代琴音有著重要作用。

  當記者來到西安音樂學院中國琴學研究室時,古琴學者、斵琴修復專家李明忠先生和女兒李村正在對兩張國家館藏的傳世藏琴進行修復。經初步鑒定,這兩張琴來自明清之際,甚至更早。

  古琴修復是一項極其複雜和精妙的工藝。

  儘管已78歲高齡,李明忠先生仍堅持在中國琴學一線工作。見面當天,西安的氣溫達到了38攝氏度,但工作間並未安裝空調,只因修琴對濕度、溫度要求極高。

  據李老介紹,三伏天是修琴的最佳時間。“君子之座必左琴右書”,古琴是文人的代表,也是傳統文化思想的代表。能否帶著情感並用歷史的眼光去理解、認識一張琴,是決定修琴成功與否的第一步。

  “修舊如故”是他一貫的理念。和其他的制琴技藝不同,古琴修復除了要懂琴,更要懂樂、懂彈奏。

  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李老甚至發明不少操作工具,他的雙手也因常年斵琴、修琴留下了歲月的痕跡。截至目前,李老已主持完成共計108張唐、宋、元、明、清國家級館所藏琴的搶救性修護。在他的影響下,女兒李村繼承父業,長期從事古琴教學與研究工作。

編輯:楊書傑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文化中國行 | “妙手回春”,古琴再現天籟之音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