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是形成新質生産力的主陣地。我國“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在類腦智慧、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産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産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佈局一批未來産業。央視網《AI時政畫報》推出系列策劃,從未來産業洞察新質生産力。
天天學習世界最小直徑銑刀——中國五礦所屬企業研發的直徑為0.01mm的銑刀,可以在一粒米上銑出56個漢字,在一根頭髮絲上銑出7個字母;
世界最大直徑高鐵盾構機——“領航號”,搭載智慧掘進、智慧拼裝、超前地質預報等創新技術,能夠以每天10至20米的速度掘進;
更薄的可折疊屏幕——京東方生産的新一代柔性顯示屏厚度僅有A4紙的1/3,0.03毫米的薄屏上可容納42層疊層結構;
望得更遠的光學“千里眼”——福光股份突破大口徑透射鏡頭等技術,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定制“千里眼”光學系統,最遠可在1000萬公里外識別火星;
…………
小到極小直徑銑刀,薄到“手撕鋼”,大到盾構機、國産大型郵輪,一個個“中國製造”正是我國先進製造業發展的縮影。
作為先進生産力的代表,先進製造業是一國工業實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國家安全的基礎。先進製造業集現代科學技術之大成,不僅體現在技術、工藝的先進性上,也體現在製造模式、生産組織方式和供應鏈等的先進性上。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製造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多次強調,“製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繫”“先進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一個關鍵”。
早在2013年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就深入分析我國經濟形勢,指出要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堅持三二一産業融合發展,整體提高先進製造業水平。
總書記一次次走入企業,鼓勵大家“只爭朝夕突破‘卡脖子’問題”,為的就是以硬科技創新為引領,提升先進製造業佔比。
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盾構總裝車間,總書記登上85米長的盾構機裝配平臺,察看裝配情況。他強調,一個地方、一個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於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
在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書記在一塊超清顯示屏前停留了很久。他拿起放大鏡,仔細察看比頭髮絲還細的薄膜晶體管電路,語重心長道:“創新作為企業發展和市場制勝的關鍵,核心技術不是別人賜予的,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鬥、敢於突破。”
“北看徐工,南看柳工。”在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考察,總書記稱讚柳工在自主創新方面做得不錯,國産化程度很高,許多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這就是我們民族企業發展的方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集群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突出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産業體系這個重點,“統籌推進傳統産業升級、新興産業壯大、未來産業培育”。
3月在湖南考察,總書記專門考察了一家主營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産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在聽取湖南省委省政府工作彙報時,總書記再提要求,“繼續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推動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打造國家級産業集群”。
發展先進製造業集群不僅可以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而且有利於形成協同創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規模效應和競爭優勢,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國已建設29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45個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在集群推進機制的帶動下,一大批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聚焦主業精耕細作,迅速成長為行業專精特新“小巨人”。
以長沙市工程機械集群為例,5家“全球工程機械50強”企業齊聚。臂架最長的泵車,噸位最大的起重機,立桅最高的液壓履帶樁架,刷新全球紀錄的盾構機……一大批世界標誌性産品,陸續在長沙下線。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今日大江南北百舸爭流,正為塑造經濟發展新格局不斷謀勢、蓄勢、聚勢。
總監製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策 劃丨劉禛
編 輯丨李珊珊
技 術丨毛永豐
視 覺丨郝鳳林
校 對丨劉禛 孫潔 宋春燕 李英卓 婁郝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