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區域經濟新格局 攜手走上共同富裕路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6月23日 22:08:22
央視網 | 2024年06月23日 22:08:22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繼續“區域經濟新格局”系列節目。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我國區域發展新形勢,著眼全國“一盤棋”,以深化區域協調發展經略發展大格局——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的政策體系。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成果如何呢?

  在北京西直門外,動物園批發市場曾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現在是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經過十年的疏解、轉型,一個國家級金融科技示範區在快速發展。而在100多公里外的雄安新區啟動區,這裡的首個市場化項目剛剛正式投入運營。一項項低空經濟的實驗項目正在這個智慧城市産業園展開。

  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園區運營中心總經理孫曉新:“未來,將吸引空天信息、衛星互聯網、低空經濟、數字城市等領域上下游企業,助力雄安新區打造全球創新高地。”

  協同創新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要著力點。目前,三地共建京津冀科技成果協同轉化中心等5個促轉平臺,三地産業鏈抱團成長,産業協作水平不斷提升。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席強敏:“之前北京很多創新資源難以在河北、天津等地就地轉化,可能有不到10%的技術交易額留在京津冀範圍之內,這些年,京津冀創新資源佈局上有比較明顯變化。”

  在長三角,加速奔跑成為標配姿勢。位於浙江嘉興南湖的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總部,一個專門用於氫能汽車研發的模擬實驗室剛剛投入不久,就已經接到了1000余臺燃料電池汽車訂單,配套的氫能源汽車生産基地也在加緊建設中。

  在長三角,一家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可以在4小時車程內解決所需配套零部件供應。細看長三角新能源造車版圖,上海的芯片、軟體,江蘇的動力電池,浙江的一體化壓鑄機,安徽的整車組裝,一體化發展成為這個區域帶動前行的“齒輪”。

  不久前,深圳的一家公司宣佈即將實現國內首個熱導式氫氣傳感器的商業化應用,未來可運用於鋰電池熱失效監測、氫能汽車安全監測等場景。

  粵港澳大灣區承載著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的使命。港華能源中心所在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質推進和落地高端科研項目超過160個,匯聚粵港澳三地優勢,著力突破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帶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協同發展。

  按照我國協調發展的規劃,區域重大戰略主要解決的是動力源的問題。現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板塊在整個中國經濟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40%,成為了不折不扣的動力源。三大動力源在規模經濟效益、創新要素集聚、人才高地建設、對外開放開發等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席強敏:“這三個區域是我國現在經濟活力最強、創新能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可以説是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梯隊。大量的高端創新資源在這些地方進行集聚,新質生産力也在加快培育,它會為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為解決我國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均衡,我國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等戰略。

  隨著最新一批智算服務器穩定運行,甘肅慶陽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甘肅樞紐節點的算力規模達到1.2萬P,綠色算力源源不斷地輸往東部地區。慶陽這個西部小城也搭上了數字經濟的快車。

  甘肅慶陽市數據局副局長米世濤:“我們以‘東數西算’工程為牽引,推動數算電産業融合發展,輻射帶動智慧裝備製造、信創、新能源、儲能等産業集聚發展,投資規模超過100億元。”

  2021年,我國開始實施“東數西算”工程,通過構建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科技創新在西部大地精彩起筆。

  目前,全球60%的平板電腦、50%的筆記本電腦、10%的智慧手機都來自成渝地區,成渝電子信息製造業集群正在成為世界級的製造基地。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周毅仁:“西部地區通過自身努力彎道超車,特別是數字經濟在一些戰略性新興産業方面積極謀劃,取得了巨大成效。”

  差距正在縮小。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産總值佔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2年的22.1%、21.4%。人均地區生産總值,東部與中部、西部地區之比分別從2012年的1.69、1.87縮小至2022年的1.50、1.64。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中西部地區發展步伐加快了,有了自己的內生動力,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培養起了一些發展的增長極,培養出了很多優勢産業和産業集群。”

  區域板塊更加協調的同時,經濟發展和生態之間的矛盾也在化解。一種全新的魚類新物種——貴陽金線鲃,是科研人員不久前在長江上遊發現的。

  長江正在恢復生機。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近8年來,沿江省市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紮實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積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長江經濟帶發展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江碧水向東流美景重現,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以來,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明顯向好。2023年,黃河流域優良水質比例比上一年提高3.5個百分點。

  5月上旬,一場汽車越野挑戰賽在臨汾市大寧縣激情開賽。車手和遊客們在精彩的賽事之外,也近距離體驗著黃河灘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兩年前,這裡的黃河一號旅遊公路開通,很多越野賽車運動員和遊客涌入小村莊,當地窯洞改造的民宿供不應求。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耀:“現在老百姓也感受到,通過大保護整個流域的生態價值不斷在提升,對這些地區帶來實實在在好處,這些生態價值會通過轉化變成經濟優勢。所以,保護其實可以看出來,它的深遠意義所在。”

  一體化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各地區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不斷破除制約協同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在長三角地區,交通越來越“同城化”。每天早上,在上海和蘇州之間往返的市民通過11號地鐵就可以實現“同城化”通勤。在粵港澳大灣區,每個公共假期,港澳居民到內地消費,內地遊客到港澳打卡。2023年深港口岸超1.6億人次出入。手機支付等很多港澳居民用起來也得心應手。

  不久前,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醫院利用救護直升機夜航轉運了一名外地的危重症患者,當地的急救能力越來越強。從軟聯通到硬聯通,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目標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有統計顯示,東部、東北、中部同西部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持續縮小,中西部地區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快於東部地區。

  周毅仁:“我們發展的終極目標是要更好惠及所有人民,所以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區域協調發展內涵也是應有之義,就是最終要達到共同富裕的目標。”

  9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華大地,東西互濟,南北協同,陸海統籌,單個增長極變為多個動力源,共同富裕紮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成效顯著。“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統籌區域發展從來都是一個重大問題。”面向未來,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仍需久久為功,為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澎湃動力。

編輯:及玥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焦點訪談:區域經濟新格局 攜手走上共同富裕路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