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樹葬、草坪葬……我國推廣生態安葬還存哪些難題?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 2024年04月06日 06:26:56
成都商報電子版 | 2024年04月06日 06:26:56
原標題:我國推廣生態安葬還存哪些難題?
正在加載

  清明節前夕,來自貴州貴陽的張志強帶著亡妻骨灰與兒子一起來到天津,參加骨灰撒海活動。

  張志強的妻子從小在貴州大山里長大,對大海有特殊的嚮往,她生前提議兩人去世後都用海葬的方式安眠。“現在妻子和大海融為一體,以後我們看到大海都能想起她,這也是一種祭奠方式。”張志強説。

  海葬、樹葬、草坪葬、鮮花葬……近年來,回歸自然的生態葬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清明節前夕,記者在天津、陜西、江蘇等地採訪發現,生態安葬正被更多人接受,但同時,由於傳統觀念、墓園經營方式和成本等原因,推廣生態安葬仍需進一步破題。

  仍有難點、堵點需要破解

  當前,我國生態安葬仍處於探索階段,不少難點和堵點有待破解。對於逝者家屬而言,重殮厚葬的傳統觀念是選擇生態安葬的首要障礙。“平時大家可能經常聽到身邊朋友表示可以接受樹葬、海葬,但真到了那一刻,心態就不一樣了。更何況,大部分人的殯葬方式其實是親屬決定的。”陜西一位墓園工作人員表示。

  還有不少人認為,為逝者選擇骨灰墓位安葬還有墓碑、碑文可供寄託哀思,一旦選擇生態安葬,特別是不留骨灰的葬式,不能很好滿足情感寄託。

  此外,有的經營性墓園出於經濟方面的考量,將生態安葬區安排在路邊或邊角地帶。在西部地區一處墓園,記者發現,墓園幹道兩旁的行道樹、花壇被改造成墓穴。“這樣的佈局雖然充分利用了土地,但把墓穴放在路邊綠化帶上,顯得有點隨意,不夠莊重。”一位前來祭掃的市民説。

  鮮為人知的是,對於墓園經營者而言,推廣生態安葬並不一定合算。一位西部地區墓園經營者告訴記者,墓園內一處0.8平方米的碑葬售價約3萬至4萬元。同樣大的地方,如果改為樹葬墓穴,可以種植約2棵樹、建兩處墓穴,每處售價在1萬元左右,共賣2萬元左右,收入反而減少了。另外,樹葬區後期需要綠化養護,成本也更高。

  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大部分生態安葬被視為公益殯葬,主要推動者是各地民政部門,市場等方面的力量尚未充分激活,多元化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以海葬為例,當前骨灰撒海活動絕大部分是公益性質,活動成本基本上由政府部門負擔,因此主要採用集體活動形式,逝者家屬在活動時間、活動流程等方面選擇有限,一些地方還存在需要排隊的情況。

  據悉,江蘇無錫每年舉行一次公益性海葬,每次可為約100位逝者提供海葬服務。截至目前,預約登記的還有300多人未完成海葬。常州市一位殯葬公共服務平臺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今年報名海葬的,要排隊到明年才能參加活動了。”

  未來還需多方發力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生命文化學院院長何振鋒認為,推廣生態安葬,要加大頂層設計、完善制度安排,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何振鋒建議,進一步完善生態安葬獎補制度,將其納入政府提供的基本殯葬服務範疇,把不佔或少佔地方式,以及土葬區遺體深埋不留墳頭等生態葬法,均納入獎補範圍。

  全國殯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原秘書長孫樹仁建議,在修訂《殯葬管理條例》及組織制定殯葬法時,將生態安葬相關內容納入其中。以立法為契機,開展林地草地和墓地複合利用研究論證,探索綠色生態殯葬新路徑。

  此外,孫樹仁認為,讓大眾進一步接受生態安葬,不能僅僅靠財政補貼等物質手段,還需從文化層面入手,包括深化生態安葬禮儀改革。據新華社

編輯:陳詩文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望海熱線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海葬、樹葬、草坪葬……我國推廣生態安葬還存哪些難題?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