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這場為2024年中國經濟“定調”的會議傳遞了哪些信號?經濟工作將如何部署?宏觀政策將向何處發力?這些,都是市場關注的問題。
在這場會議召開前後,譚主蒐集了100份市場行研報告,共257056字。這些報告中,既有“中國做對了什麼”的概述,也有“希望接下來做什麼”的關切,當然,也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
而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譚主找到了回應市場這些關注點的表述,並從中提煉了6種解決這些問題的思維。
2023年,中國經濟運行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在對這100份行研報告共計近26萬字進行分析後,我們發現,這種特點在市場關注的熱詞中體現得很充分——對於中國經濟,市場既有不少積極的預期,但也存在擔憂。
2023年,世界變亂交織,外部風險前所未有。我們自身也面臨著累積問題化解期、新興動能培育期、經濟轉型陣痛期等疊加的問題。
複雜局面下,我們要謀事,更要謀勢,要看清當下,更要看清未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幾句話,值得注意:
||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
||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
||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
“首要任務”“硬道理”“最大的政治”,直接明了,無一例外突出經濟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及發展的緊迫感。
顯而易見,明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的核心任務就是高質量發展,核心指標,就是經濟發展實績。
再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聞通稿全文,50次提到“發展”、21次提到“質量”,均較去年增長。
在外部環境如此複雜的當下,中國保持著自己的戰略定力,這背後,正代表著一種中國的戰略思維。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昌林告訴譚主,從內部看,我們面臨經濟轉型、新舊動能轉換等多種挑戰,只能靠發展解決;從外部看,面對風高浪急甚至是驚濤駭浪的外部環境,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戰略思維,就是從全局視角和長遠眼光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客觀辯證地思考和處理問題,從而掌握主動。
保持戰略定力,聚焦高質量發展的中國,一直在全球發出“發展”這一最強有力的聲音。今年,我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大約是30%以上,仍是世界經濟最大的引擎。
||智慧化焊接機器人在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焊接作業
戰略定力,也源於對自身的清晰認識。
在這些行研報告中,有一項內容被多次提及,也被市場視為中國應對外部環境的底氣——供應鏈。
製造業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是中國産業體系的巨大優勢,這個優勢保證了中國能夠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衝擊。
2024年,這一優勢將持續為專注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提供保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
||集成電路生産線
這讓中國牢牢地抓住自己的發展權,這也是戰略定力的底氣。
不論外部環境如何波動,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們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幹,能多幹就多幹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
行研報告的很多內容,都表達了市場對明年中國經濟工作的期望。比如希望加大對部分行業的投資,持續推進某些領域的工作——這些動詞背後,都是市場期望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於是,譚主對行研報告中的動詞進行了提取,結論很有意思。
一段話中,相鄰的一組動詞,看起來有些“矛盾”,充滿了辯證思維:
||加力&化解
||防範&支持
||改善&堅持
大家都能感覺到,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給出了經濟工作的方法論。這句話,在前幾天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也有提到:
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
讀懂這句話,需要理解這裡邊的辯證關係——在“立”和“破”的問題上,先後順序非常明確,把握不好,就會影響發展大局。
其實,這個順序在2021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提過,2022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還拿能源轉型作例子詳細分析了“立”和“破”的辯證關係:
“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後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
“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
||東海大橋風電場
我們都知道能源轉型是正確方向,但在具體執行上,是先做新能源增量,還是先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産業,在這一點上,一些地方是吃過虧的。前幾年華北地區煤改氣,就因為天然氣不足,未立先破,出現了大冬天缺氣受凍的被動局面。
在很多問題上,沒有絕對的畢其功於一役,也不能一步到位。轉型,先要找到立身之本。先立後破,不僅對應能源領域,還涉及産業轉型等諸多方面。
我們可以從工業的視角更加深入理解“立”和“破”的問題。
有測算表明,2020年,房地産部門(房地産服務及住宅建築、裝修、傢具家電消費等相關行業)對工業總需求的直接和間接拉動在24%左右,至2023年前10個月已下滑7個百分點至17%;同期,代表經濟新動能的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以新能源為主體)製造業對工業總體的拉動作用合計提升1.8個百分點至14.6%。
||集裝箱碼頭裏,一批新能源汽車正等待出口
可以看出,中國經濟的新舊動能在銜接。
長遠來看,怎麼“立”?
可以注意一個細節,今年科技創新和産業政策被放到了重點工作的首位。這是前兩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沒有過的。
這説明,“立”的核心就是科技創新,既挖掘新賽道,也用新技術加快傳統産業升級。從出口數據看,也很明顯,今年前11月,我國手機出口同比增長3.3%,新能源汽車出口同比增長83.5%。
新的動能,已經顯現。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同樣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許多證券和市場金融機構,都在其報告中提到對明年財政政策擴張力度,以及對關鍵領域傾斜的關注。
宏觀調控的目的之一,就是最大程度地調節市場的盲目與短視,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所以,對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而言,前瞻性,很重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要強化宏觀政策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相較于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年在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方面都有了新的提法:
財政政策由“加力提效”變為“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貨幣政策由“精準有力”變為“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適度”和“靈活”,對應著這次會議,提到的另一個詞——跨週期。
之前的會議上,多提的是“逆週期”,這一次“跨週期”和“逆週期”一起出現。市場分析師王青説了他的理解:
經濟運行會有向上走和向下走的週期,這是經濟活動的客觀規律,如果放任這樣的趨勢,會對經濟造成影響,而宏觀政策的意義,就是要熨平波動,比如在經濟下行的時候,我們就要適當加大政策力度,加大財政支出來刺激經濟,這就是典型的逆週期操作。
但逆週期調節不能力度太大,不能搞大水漫灌,要兼顧長遠,不能留下通脹或金融風險,這就要考慮“跨週期”,這就要求我們的宏觀政策足夠精準。
不僅看短週期,還要考慮跨週期的後續影響,這是一種具有前瞻性的思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不少表述,背後都體現了前瞻性的思考:
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轉型、普惠小微、數字經濟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今年在杭州舉行
錢,要花在引領經濟高質量轉型的方向上,這也是宏觀政策前瞻性的特點所在。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還有一個新提法: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這反映了貨幣政策目標開始更多地關注價格。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價格水平是宏觀經濟的溫度計,太高或者是太低都不好,要使物價保持在溫和、適度水平。
貨幣政策如何促進CPI和PPI合理上行、推動經濟溫和擴張,更加需要前瞻性地謀劃和考慮。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做好明年經濟工作,需要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這三對統籌,是經濟工作方法論的要求。
如何確保工作有實效?同樣需要統籌考慮。這也回應了市場行研報告裏的關切點——政策落地的情況。
影響政策實效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一種情況,叫“部門本位”——基於行業或是部門出臺的政策,與一些其他的政策抵觸,存在“政策打架”的情況。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了這樣一句話:
把非經濟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
這其中,有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統籌政策與政策。近幾年,非經濟性政策在經濟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發重要,如果這些非經濟政策與宏觀政策不能保持協調一致,那麼就有可能削弱市場主體的信心,降低市場主體的支出意願,進而導致宏觀政策的效果受到影響。
二是統籌政策與解讀。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曾多次呼籲,要把政策的解讀,放到與政策制定同等重要的位置。他表示,做好經濟工作的關鍵是提振信心。信心取決於預期,而預期在很大程度上受輿論環境的影響。
前不久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都提到,要加強經濟宣傳和輿論引導,董煜表示,這樣的表述,意味著我們更重視預期管理。
譚主曾經講過預期相關的話題。今年以來,外媒利用中國發佈經濟數據的節點,通過數據發佈前抬高調門,發佈後稱數據“不及預期”的方式來唱衰中國經濟。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政策發佈後的解讀,把宏觀政策的效果更好統一到預期管理的軌道上。
當宏觀政策發佈後,我們要更加主動地與市場溝通,及時準確地傳遞信息,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
政府決策部門、相關智庫、專家、媒體要及時把政策解釋給市場,如果不溝通,市場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誤讀。
每次政策、數據的發佈,都是一次經濟發展話語權博弈的節點,西方媒體、智庫長期關注中國經濟形勢,其中部分媒體總盯著這些節點意圖唱衰中國經濟,如果我們不及時去把握主動,則有可能被西方帶偏預期,影響經濟發展。
這些,都是經濟工作的一部分,需要統籌考慮。
房地産,幾乎是每份行研報告都會提到的內容。
事實上,房地産也是今年一些外媒唱衰中國經濟的主要抓手——外媒意圖營造中國要發生系統性風險的敘事。
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要統籌化解房地産、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堅決守住”,意味著底線思維,也就是要未雨綢繆,使風險在萌芽階段得到化解,絕不讓風險擴大化,牢牢把握主動權。
房地産行業體量大、鏈條長、影響廣,事關經濟發展和民生福祉。當下,我國房地産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如何保證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個問題,並不簡單。
怎麼把握主動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的方法是,加快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董建國解釋,房地産行業處於轉型調整期,我們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加快構建房地産發展新模式。
變在哪?董建國分享了當前的特點:
從結構上分析,房地産對宏觀經濟的貢獻,從增量拉動為主轉向存量帶動為主。二手房交易佔比提高,對水泥、鋼鐵、建材等上遊産業帶動作用有限,但能夠帶動傢具、家電、家裝等下游産業發展。存量住房運營能夠帶動仲介、租賃、物業行業發展,房地産業作為服務業的特徵更加明顯。
譚主了解到,當前,中國房地産調控的思路越來越清晰,新模式的構建也越來越明朗。
||城中村改造後的社區客戶服務中心
途徑,正是會上提到的“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這其中:
||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重點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最終是實現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城中村改造,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大民生工程,重點是,消除安全風險隱患,改善居住環境,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統籌發展與安全、提高城市韌性的重大舉措,關鍵是,平時用得著、急時用得上。
不難看出這一系列工作背後的思路:
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改善性住房需求,最終建立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實際上,産值規模大,並不天然地意味著問題本身難解甚至無解。
在房地産及房地産帶來的一些問題上,我們守底線,但絕不是對局面和問題的被動應對,而是主動破題,向發展求解——發展不停,解決問題的步伐就不會停。
俗話説得好,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
行研報告中,也有不少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的擔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有這樣一句話:
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作出更大貢獻。
全國一盤棋,各個地區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目前發展走在前面的地區,尤其要充分發揮好自身的帶動作用。這講的是未來幹好經濟工作的系統思維。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債務低風險地區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能快則快。特別是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為穩定全國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能看出來,經濟大省的擔當絕不僅僅是貢獻經濟增長,也是防範風險,兜住底線,更要在高質量發展上積極探索。
12月1日,在上海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五個中心”的建設: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中心,意味著發展勢能的最大集聚。
以習近平總書記剛剛考察過的長三角地區為例,2023年前三季度,長三角區域經濟總量達22萬億元,以4%的國土面積、近17%的人口,創造了全國近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
而今年在外貿備受外部環境衝擊和壓力的情況下,上半年光是上海口岸出口的“新三樣”,就佔到了全國的46.4%。
||中國最大的集裝箱港上海洋山港
2022年,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排名前20位的城市,覆蓋了東中西部地區。除了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創新指數位列前三外,天山北坡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山東半島城市群的總指數高於城市群均值。中心城市在帶動高質量發展上的能量,還在不斷釋放。
每一項具體的工作都很重要,每一個位置都非常關鍵,而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每一滴水奔涌的方向,將匯成這個時代最有力的浪潮。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