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擴面增量

來源:經濟日報 | 2023年12月05日 07:26:51
經濟日報 | 2023年12月05日 07:26:51
原標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擴面增量
正在加載

  普惠金融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今年以來,金融機構積極發力普惠金融,引金融活水澆灌各類涉農主體,尤其是破解涉農小微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如何打通普惠金融在涉農領域中的堵點?如何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接下來,在做好普惠金融這篇大文章上還需要持續深化。

  構建多元服務體系

  普惠金融從提出至今已取得長足進步,普惠金融理念不僅逐漸深入人心,還建立了多層次供給服務體系。從涉農金融服務來看,各類金融機構積極推動鄉村振興,聚焦金融服務領域主動理順機制、擴面提質,把金融活水精準澆灌到田間地頭。

  近期,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這為普惠金融的落地實施指明了方向。《實施意見》提出,引導各類銀行機構堅守定位、良性競爭。推動各類銀行機構建立健全敢貸、願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專家表示,銀行機構服務“三農”領域不能一哄而上,不同銀行要立足自身客群特點,開發特色金融産品,循序漸進服務“三農”領域。

  從宏觀上看,金融機構正在加速推進普惠金融建設,普惠金融服務“三農”路徑和線路圖變得更加明朗。比如,大中型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通過建立單列信貸計劃等專營機制延伸普惠金融服務範圍;地方法人銀行結合自身定位,強化普惠金融戰略導向,利用人緣、地緣優勢服務小微、“三農”客戶;政策性銀行則開展普惠金融重點領域轉貸款業務合作。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表示,在服務鄉村振興時,強調構建多層次金融服務具有重要意義。構建多層次金融服務可以滿足鄉村地區的小微企業和農民的融資需求。傳統金融機構對於小微企業和農民的貸款審批標準較高,難以滿足他們的融資需求。而構建多層次金融服務可以引入更多非銀行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等參與鄉村金融服務,提供更加靈活、便捷的貸款渠道,幫助小微企業和農民解決資金問題,推動其發展壯大。

  隨著普惠金融的深入推進,金融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尤其是縣域和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發展迅速。目前,全國銀行機構網點覆蓋97.9%的鄉鎮,基本實現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家家有賬戶。2023年三季度末,本外幣涉農貸款餘額55.8萬億元,同比增長15.1%,增速比上年末高1.1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增加6.63萬億元,同比多增1.17萬億元。

  涉農貸款持續增長是普惠金融精準滴灌“三農”的具體體現。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要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三農”領域,更好滿足其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

  保障重點領域投入

  今年以來,銀行機構圍繞農田建設、鄉村特色産業等重點領域,強化普惠金融服務,加大涉農持續投入,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效果。

  普惠金融賦能鄉村振興要夯實農田建設這個基礎。今年,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發佈的《關於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指導意見》明確,按照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要求,聚焦土壤改良、農田排灌設施等重點領域,在承貸主體、還款方式、貸款期限上給予差異化政策傾斜,探索推廣全域綜合整治等模式,助力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

  “普惠金融在促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葉銀丹表示,高標準農田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土地整理、水利設施、農機具等方面的投資。然而,由於農民和基層村集體等缺乏資金,難以承擔高額的投資成本。此時,普惠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提供貸款、信用擔保等方式,為其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緩解資金的投入壓力。

  此外,做好鄉村特色産業的信貸幫扶也是普惠金融發力的重點,金融機構應加大對特色産業的融資力度。“有了這筆週轉資金,村裏客家熏雞廠就能開足馬力生産了。”江西全南縣大吉山鎮田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李振球表示,每到年底,當地客家熏雞銷量大幅增加,以往苦於缺少週轉資金,村集體合作社出現産能跟不上、客戶流失等問題。為拓寬特色産業融資渠道,全南縣聯合農商銀行啟動“金融村官”派聘工作,為農企、合作社、種養大戶等涉農産業注入金融活水。今年1月份至10月份,“金融村官”模式累計發放涉農貸款26.83億元,惠及農戶9664戶。

  “特色産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板塊,是促進農民增收、穩定農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其發展存在薄弱環節需要普惠金融服務提供有效支持。”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吳丹表示,銀行普惠業務要滿足鄉村重點領域差異化産品與服務需要,提升鄉村普惠群體金融獲得感。普惠金融對鄉村産業的支持應有秩序、有重點,精準滴灌鄉村重點領域特色産業,才能紮實推動我國鄉村振興取得全面成就。

  普惠金融賦能鄉村重點領域發展,可觸及量多、面廣、小額的農業經營主體資金需求。專家表示,在金融機構普惠業務支持下,鄉村重點領域發展可獲得週期上與區域上的資源調度,農業主體信息不對稱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這將促進金融資源更合理配置到“三農”領域,推動鄉村小微經營主體可持續發展。

  創新優化金融産品

  創新優化金融産品、降低融資成本是普惠金融發展的重要目標。長期以來,無論是個體農戶還是村集體組織,融資成本過高是普遍問題,制約了鄉村産業發展。從目前基層鄉村金融産品來看,個別銀行機構普惠金融存在著貸款産品結構單一、利率高、放款慢等特點,客戶準入門檻高、貸款可得性低的現象較為常見。

  比如,為降低金融風險,很多銀行機構普遍存在金融産品設有附加抵押擔保要求。這種形式的抵押擔保,無疑給廣大輕資産小農戶提高了資金準入門檻。此外,由於基層金融機構信貸手續繁瑣、人性化服務不足等現狀,加之基層金融機構會考慮金融風險防範等問題,往往採用限制手段抑制了涉農信貸的實際需求。

  專家表示,金融機構要豐富支持農戶發展的金融産品和服務方式,優化對農戶的信用貸款服務。信用貸款對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水平和資産實力有著較高要求,依靠傳統方式為用戶量身打造信用檔案,不僅耗時費力,還需要巨大的財力支持。想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助力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金融機構就需要不斷創新信用貸産品,滿足涉農客群金融需求。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信貸業務是建設銀行普惠金融及涉農貸款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信用貸”是建行針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客群研發的信用類貸款産品,日前,全國首筆“集體信用貸”在陜西安康財梁社區經濟合作社成功投放,授信金額500萬元。建設銀行機構業務部基層政府團隊負責人表示,為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建行已為全國超過1.3萬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精準畫像”,為融資服務提供信用評價,提升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的便利性,解決了農村市場産品少、服務貴、流程長的痛點。

  降低融資成本,強化涉農主體韌性。專家表示,對商業銀行來説,持續創新貸款産品、降低融資成本有利於快速提升普惠貸款規模,在鞏固存量客戶的同時拓展新客群。未來,商業銀行還需創新數字化經營模式破解融資貴的難題,進一步強化場景與涉農主體對接,以適配不同行業、不同客群需求,進而推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擴面增量。

編輯:謝博韜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擴面增量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