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傳承發揚好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而端午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2009年,中國端午節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申遺內容包括湖北秭歸和黃石、湖南汨羅、江蘇蘇州四地的端午文化習俗,這些習俗中除了賽龍舟、吃粽子,還有詩會、神舟會、舞龍燈、祭祀大典等多種多樣的內容。那麼近些年來,這些端午文化傳承和發展得怎麼樣呢?
湖北秭歸的樂平裏是愛國詩人屈原的誕生地。每年端午節,這裡都會舉行詩會,感念屈原不朽精神。
騷壇詩社源於明清時期,詩社成員以農民詩人為主,因此也被稱為“泥巴腿子詩社”。1982年,詩社恢復活動。多年來,詩社社員堅持詩歌創作。每年端午節,社員們都會風雨無阻地從四面八方回到樂平裏屈原廟前以詩歌來懷念屈原。
社員們吟誦的詩歌是騷體詩。騷體詩源於屈原創作的《離騷》《橘頌》等。農民詩人們秉承屈原文化,沿襲千年詩風,習古韻,唱楚腔,研習“騷體詩”。
58歲的詩社成員宋文興是地地道道的秭歸農民,受當地濃厚的詩歌文化影響,宋文興從小就對詩歌、韻律十分感興趣。加入詩社後,宋文興幾乎每天都在寫詩,常常是一手鋤頭、一手詩歌,田間的臍橙、南瓜,農事、時令,都可以成為他詩歌的來源,已發表的詩歌達到1200首。參與寫詩創作後,他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常是扶犁書在手,半耕半讀覓詩行。”詩會的代代傳承,也是對屈原文化和愛國精神的堅守。這份堅守和共情在屈原故里比比皆是。
74歲的黃家兆是土生土長的樂平裏人,他也是《秭歸騷壇詩》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他從小參加“三閭騷壇詩社”活動,耳濡目染喜愛詩歌,2009年加入騷壇詩社,師從當時的屈原廟守廟人徐正端。2019年徐正端去世後,黃家兆成為新的守廟人。除塵、燃香、納客,守屈原廟日常內容雖看似瑣碎而平淡,但在他心裏卻是莊嚴神聖。
不過,這樣的傳承和堅守也面臨過困境,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騷壇詩社曾一度難以為繼。
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産精心守護好,才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2013年以來,秭歸當地加大了對詩社扶持的力度,為“三閭騷壇詩社”爭取專項經費,舉辦各類相關活動,邀請詩詞專家來培訓,為社員們編輯出版詩集等。如今詩社社員從十幾人發展到130多人,詩會也已經發展成為全民參與的詩歌盛會。
近年來,當地不斷對詩社進行創新發展,拓展其文化品牌影響力。在“三閭騷壇詩社”的影響之下,更多的民間詩社也不斷涌現,還吸引了全國各地的詩人和社團來秭歸參加活動。
在湖北黃石的西塞山區,每年的端午時節都會舉行宏大的儀式,與賽龍舟不同,這裡是把扎制好的神舟放入江水中漂走,這是西塞神舟會最主要的一項活動。
西塞神舟會是民眾自發自願組織參加的,以驅瘟、除惡、消災、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壽延年為核心主題的端午節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西塞神舟會共歷時40天,是目前我國端午節活動時間較長的祭祀和祈福活動。
這樣文化內涵豐富的神舟扎制出來並不容易。每年端午時節,西塞山區涼山村村民遊秋倫和他的團隊就會進入一年中最為忙碌的時候。遊秋倫今年43歲,他外公是那一帶有名的民俗手藝人,以前一直負責神舟的扎制工藝。外公去世後,遊秋倫接過了衣缽。
神舟的扎制有扎紙、泥塑、雕花、裱糊等工序,單人製作要花130天。春節過後,扎制神舟者就需要備好泥坯、服飾等,整個製作流程煩瑣耗時,包工包料也不過幾千元,遊秋倫平時還有其他工作,但對扎制神舟從不敢怠慢,按照外公精心保留的圖譜,他堅持扎了10年神舟,從未間斷。
為了不讓這項手藝失傳,近些年,當地加大了對西塞神舟會的保護力度,投入了不少保護資金。在保護資金的支持下,遊秋倫也找來了幫手,一個是外公的師弟——70多歲的老師傅,另一個是30多歲喜歡手工藝的年輕人。
如今,西塞神舟會經過多年的傳承發展,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祭祀祈福活動,已經成為當地推動文旅融合的一個重要抓手。
家國端午,文明永續。當年參與申遺的三省四地的端午文化習俗在不斷傳承發展中,綻放出新的光芒。在江蘇蘇州,祭祀伍子胥儀式、舞龍燈等特色活動已經成為了當地端午時節不可或缺的重要節日內容。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民俗學系主任、教授蕭放:“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特別講到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端午節系列活動其實就是中華民族的現代文明。它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幾千年,到今天我們依然通過這個活動來表現中國人的文明觀,跟自然協調,對家庭、社會團結的重視,倫理的強調,還有家國情感的傳承。”
徜徉在端午節日的氛圍裏,人們插艾草、賽龍舟、吟誦詩歌、紀念先賢,體驗各種端午文化,映出濃濃家國情懷。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端午節展現出的深厚魅力和時代風采,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本身,還在於它深層次的文化傳承和詮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繼續從中汲取養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牢牢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繼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建設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掃二維碼 訪問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