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想象力有多絕?《經典咏流傳·正青春》用這件樂器告訴你

來源:央視網 | 2023年05月21日 18:26:26
央視網 | 2023年05月21日 18:26:26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在音樂和詩詞的融合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韻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音樂文化節目《經典咏流傳·正青春》上線三期,共斬獲全網熱搜156個,吸引了一大批忠實觀眾,有網友直言從節目裏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數千年從未斷流的生生不息”。

  5月21日晚八點檔,《經典咏流傳·正青春》將繼續“和詩以歌”的原創模式傳唱經典。鬱可唯、呂思清、于毅、賴仙宇、周默涵、劉宇希、陳恬、崔君芝、張宇宣、雲飛、淩雲等經典傳唱人踏著青春旋律,用沉浸式舞臺帶領觀眾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詩詞文化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以及當代價值。

  古老的箜篌奏響李白的惜時之作

  “詩仙”的想象力到底有多放飛?

  清代著名詩人、學者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裏寫道:“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文人們因景而生情,因情而成詩,所著文字飽含哲思,為當代人提供著重要的精神支撐。

  在眾多惜時之作中,李白的《短歌行》獨樹一幟,不同於大多數文人單純地喟嘆時光的易逝,“詩仙”還以非凡的想象力和奔放的語言表達了對“留住時光,人生不老”的希冀,盡情展現著少年精神、青春力量和理想主義,對當下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青年人來説,頗有感染力,大家都渴望能像李白一樣,在人生的道路上高歌猛進,砥礪前行。崔君芝和鬱可唯合力演繹的《短歌行》,將箜篌與流行音樂進行結合,在延續詩詞豪放氣質的基礎上,強化東方浪漫和奇幻色彩,呈現出如夢似幻的仙境奇觀。箜篌是我國古老的撥弦樂器之一,崔君芝以高超的技藝,重現絲綢之路上的瑰麗之音,搭配鬱可唯剛柔並濟的演唱,瞬間把人帶到一個天馬行空的奇幻世界。在流淌的音符中,大家仿佛也在跟隨李白的腳步,“吾欲攬六龍,回車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宋代理學家朱熹擅長從平常的生活現象中悟出讀書治學與修身養性的道理,並藉以優美的詩詞進行表達。朱熹在三十多歲時寫下《觀書有感》,凝練出“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一哲理詩句,並對後世産生了極大影響。

  千百年來,人們無數次地叩問自己,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活水”?它可以是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可以是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還可以是創新能力……國際知名小提琴家呂思清與原創音樂人張宇宣帶來的這首活力有趣的共創歌曲《觀書有感》,即是一首創新之作。當高二學子充滿朝氣的演唱,遇上“樂器王子”小提琴舒緩悠揚的琴聲,觀眾宛如置身於學堂,感受朗朗的讀書聲正跨越千年曆史,飄然入耳。

  青年演員逼真演繹李賀的愛馬人生

  “詩鬼”筆下的馬竟有這麼多種姿態

  文人們通過景觀實現自我的探索與改變,進而實現思想和境界上的昇華,也時常將情趣寄託于外物,展示真實的、理想中的自己。本期將有三首咏物佳作,伴著音樂的旋律,勾勒出更真實、更立體、更全面的“大家”。

  鷹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之一,象徵著勇武和勝利。文人墨客借鷹抒懷,以鷹言志,賦予了鷹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李白創作的《觀放白鷹》,僅用二十字,就為大家刻畫了飄然高舉、遺世獨立的雄鷹形象,也用來激勵自身要像雄鷹一樣翱翔在萬里晴空。李白的這首詩雄渾有力,自成宇宙,推動著一代又一代人堅定不移地向前奔走。經典傳唱人云飛邀請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共同演繹這首李白詩篇,帶來燃情四射的《白鷹》。在飛揚的歌聲和悠揚的馬頭琴聲中,遼闊的大草原風情,讓人沉醉,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雄鷹精神也成功激蕩開來。被譽為是草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的烏蘭牧騎,一直風雨無阻地常年服務於邊疆事業和基層事業,為廣大牧民帶來幸福和快樂。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第一代隊員“荷花奶奶”也現身本期節目,以連線形式向大家講述她的青春芳華。

  馬代表著縱橫馳騁、不斷向前的精神,是中國古典詩詞十分重要的素材。“詩鬼”李賀一生愛馬,常以馬自喻,通過描寫不同模樣、不同境況的馬,向眾人傾訴自己的抱負,《馬詩二十三首》便是他在青春時期的精華之作。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康震説:“李賀其實就是想借著這二十三首詩和二十三匹馬,來寫自己的人生,寫自己人生的期待。”也因此,大家在馬的身上,會看到這位青年才俊的青春歲月、青春狀態甚至青春思想。四位青年音樂劇演員賴仙宇、周默涵、劉宇希、陳恬將《馬詩二十三首》中的部分作品融合成一首歌曲,用男女聲四重唱的形式唱出李賀心中奔涌的熱血。為體現馬的自由灑脫和輕盈躍動,經典傳唱人們不僅特意設計了打響指、跺腳等動作,還在舞台中巧妙融入各種樂器,將馬的各種神態演繹得栩栩如生,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奔馬圖”。

  作為百兵之祖,劍形直而光榮、美好而神聖,被認為是身份和精神的象徵,深受古人喜愛,唐朝一代名將郭震就因一首《古劍篇》風生水起。《古劍篇》中的“古劍”指的是龍泉寶劍,詩人結合歷史傳説,生動摹寫了古劍的陶冶製作和不凡品格,以寓人才不應埋沒,成功感染到武則天並收穫賞識,最終實現了理想抱負,為國家安定做出了卓越貢獻。

  于毅和峨眉武術非遺傳承人淩雲從詩中汲取俠氣,以男女對唱、重唱完成了氣貫長虹的音樂舞臺《古劍篇》。作品融合多種元素,不僅有弦樂器、電聲樂器、民族樂器,還加入舞劍、朗誦等形式,傳遞出英雄氣概,讓人心生澎湃。值得一提的是,經典傳唱人淩雲表演時手中所執寶劍正是龍泉寶劍,鑄劍師陳阿金親自來到現場講述制劍技術。寶劍當贈英雄,撒貝寧也借這一舞臺,寄語當代青年人可以永遠像寶劍這般剛直犀利、鋒芒畢露,擁有所向披靡、劍指未來的信心和決心。

  詩詞古韻,浸潤心靈。讓我們繼續跟隨流淌的旋律,從這些流傳千年的古典詩詞裏,感受古人們對於人生與理想的悠悠哲思,也像古人那般,擅長從外界汲取源源不斷的能量,以讓自己的青春更加的絢爛多彩!《經典咏流傳·正青春》第四期將於5月21日晚八點檔,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敬請期待。

編輯:戴萌萌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李白的想象力有多絕?《經典咏流傳·正青春》用這件樂器告訴你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