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晚增:用一生詮釋“紅背簍”精神

最美人物 來源:央視網 A-A+

央視網消息:岳家寨,位於山西省平順縣北部的崇山峻嶺間,三面溝壑凶險,背靠懸崖峭壁。創辦于20世紀60年代的石城鎮供銷合作社便蝸居其中。

斑駁的櫃臺後,77歲的岳晚增剛剛送走買東西的人,正撥拉著算盤記賬,一如六十年前的場景。陽光透過窗格,給桌上的算盤鑲上一層金邊。不同的是,當年空白的三面墻上,如今貼滿了大大小小的獎狀,記錄著他走過的歷程。

(圖片來源平順融媒)

一根扁擔,挑起村民的重托

1945年3月,岳晚增出生在岳家寨。岳晚增的童年,聽著山風,喝著山泉,玩在山中,打入學就攀爬在蜿蜒的山路上。

岳家寨村距離縣城50公里,距離鄉鎮17公里,群山環抱,山道艱險,2009 年才通車。那時的村裏人,買一根針、一坨線也得翻山越嶺,來回走20多公里。

為了解決小山村農民群眾的生産生活困難,石城鎮供銷社于1957 年、1959年兩次辦過“雙代店”(代購代銷),但都因只掙工分、條件簡陋、工作辛苦而半途夭折。

不久後,老支書走進了岳晚增的家,開門見山:“咱村要辦供銷社,你是文化人,幹這個,正合適。”那一年,岳晚增16歲,初中剛畢業。

村民的需求,就像岳家寨村口的那塊大石頭,沉甸甸壓在岳晚增的心頭,讓他感到沉重又榮耀。就這樣,他接過重擔,成了石城鎮供銷社岳家寨村“雙代店”的營業員。

那時,出岳家寨只能走幾百年前留下的兩條古道。一條在村北,老百姓下山買東西,日出前出發,天黑後才能回來;另一條是村東頭的“西梯”,有3000多個東倒西歪的石級,是先輩順山勢開鑿的“天路”。

(圖片來源平順融媒)

岳晚增常走的就是這條“天路”,雖然和另一條路相比,到鎮上能少走10多公里,但“天路”狹窄陡峭,一步踏錯,後果不堪設想。

那些年,岳晚增每隔3天就要徒步挑著擔子到鎮上走一回,他總是深一腳淺一腳,七拐八繞下到谷底,步行到石城鎮供銷社,再把鄉親們常用的針頭線腦、油鹽醬醋裝滿背簍,等不及歇口氣,又按原路返回。背簍裏的東西少時四五十斤,多時要上百斤。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餓了,就啃一口自帶的乾糧。

春夏兩季,山雨説來就來。為了背上的東西不被淋濕,他脫下衣服把背簍裹嚴,躲在山崖下避雨;秋冬時節,石級濕滑,他用繩子把背簍緊緊捆在身上,手摳石縫,半跪半爬往上走。

肩挑背扛,靠著一個籮筐,岳晚增把山裏的農副産品送到山外,把山外的日用百貨運到山裏,解決了大山深處百姓買賣難的問題,他把“雙代店”辦成了群眾的貼心店。

歷史見證者,“雙代店”變“博物館”

1968年,岳晚增腳下有了出山的石階路。再後來,出村路先後變成了砂礫路、石板路、柏油路。道路的改變,解放了岳晚增的雙肩,而他為村民服務的勁頭卻一絲未減。

隨著出山的古道幾經修整,岳晚增進貨的種類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除鄉親們的日常生活用品外,還增加了很多生産資料,如耕地用的新式步犁、修路用的鋼釬等等。農忙時,他走家串戶把進的貨送到門口。對那些老弱病殘的家庭,他總是不怕麻煩,不嫌路遠,把東西送到家裏。

岳晚增有過三次離開大山的機會。

1971年,縣供銷社有轉正的指標,讓他去當倉庫保管員,岳晚增拒絕了:“村裏條件差,外人不願來,我走了,這個供銷社就辦不下去了。”

2000年後,兒子多次要接他到身邊生活。他又擔心旅遊業發展起來了,遊客們出門在外,總有一時不便,有很多事情需要幫助,“我割捨不下”。

2005年,岳晚增到了退休的年齡,供銷社領導提出撤銷“雙代店”,他的子女也希望把父親接到縣城一起生活。但岳晚增卻照樣早出晚歸守在供銷社,他找到平順縣供銷社領導,提出“如果有人接替我的工作,我就交擔子;若沒人接替我,我就接著幹”。

岳晚增有他的顧慮:“村裏那些殘疾、年老的人出門不方便,買不上稱心的東西,我懂他們的心思,我還能給他們跑跑腿。”

就這樣,他退休不退崗,依然堅守著老店,只是“雙代店”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作為岳家寨的歷史舊址,供遊客參觀。

2009年,一條柏油路蜿蜒而上,修到了村口,岳家寨徹底告別了古道。隨著旅遊公路的建成,岳家寨變得熱鬧起來,昔日的供銷社成為岳家寨的地標,岳晚增則變成了岳家寨的“代言人”。

近幾年,岳家寨每年接待遊客12萬餘人次,其中供銷社是遊客們必來的打卡點,店裏的暖水瓶、搪瓷缸、綠軍鞋、手電筒等老物件記錄了岳家寨“雙代店”的歷史,岳晚增也成為遊客們的義務講解員,肩負起保護岳家寨文化遺産的責任。

(圖片來源平順融媒)

岳晚增和供銷社一同見證著時代的變遷。時代變了,岳晚增的初心沒變,他的責任和使命更大了。

近年來,岳晚增先後獲得“紅背簍精神傳承獎”“山西好人”等榮譽,他發揚“扁擔精神”,幫助村民無償銷售農副土特産品,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此外,他始終不忘供銷社“雙代員”的優良傳統,在傳承供銷合作文化、保護“雙代店”文物、講述岳家寨歷史中肩負著自己的社會責任。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