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播+8月25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作為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浪漫的七夕節總是與美好的愛情聯絡在一起。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談及、關心過一些普通人的“婚事”。從叮囑當年第13集團軍某陸航旅飛行員張尚年“抓緊把婚禮辦了”到多次關注十八洞村大齡青年的“脫單”情況……他們的人生大事也是總書記牽掛的事,牽掛背後蘊含著深情、深意。
2013年5月,四川蘆山抗震救災任務期間,第13集團軍某陸航旅飛行員張尚年接到向寶興縣城挺進的命令。群山之間的寶興縣城,濃雲環繞,道路損毀,是地面救援難以到達的“孤島”。
在之前數次突進都未成功的情況下,張尚年臨危受命,最終成功強降寶興,為受災群眾送去了急需的糧食與藥品。在救災的20多天裏,張尚年駕駛戰鷹打通了7條空中“生命通道”,將17名重傷員轉運到成都接受治療。
2013年5月22日,習近平主席視察張尚年所在的第13集團軍某陸航旅時,專程看望慰問了參加蘆山抗震救災的官兵,張尚年也在其中。得知張尚年在地震那天中斷婚禮參加救災,習主席叮囑他抓緊把婚禮辦了。
按照習主席囑託,蘆山抗震剛結束,該旅便在機場為張尚年舉辦了一場簡樸而特別的婚禮。當天,7架直升機整齊列陣,見證幸福。蘆山災區的百姓代表、官兵代表也送上鮮花和祝福。
習近平主席的關懷一直溫暖並激勵著張尚年。他説:“只要祖國一聲令下,我隨時準備起飛!”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深藏于武陵山腹地,這裡人均耕地面積僅0.83畝,2013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僅為1668元,曾經的貧窮與落後讓村裏許多小夥子都成了光棍,生活沒盼頭。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十八洞村考察,在與當地幹部群眾座談時,村民們將這一情況告訴了總書記。總書記勉勵大家,要加油幹,等窮根斬斷了,日子好過了,媳婦自然會娶進來。
從那以後,十八洞村大齡青年是否“脫單”,便成為總書記一直牽掛的事。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專門詢問了十八洞村大齡青年“脫單”問題——“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
與會代表告訴總書記:“7個。”
2017年,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特別講到了十八洞村小夥子“脫單”的故事:“2013年我到過的湖南湘西州十八洞村,3年多時間摘掉了貧窮帽子,實現了全部脫貧,當年的40個光棍已有一半成了家,而且新娘都是外村人。”
2020年5月,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走進大同市雲州區西坪鎮坊城新村搬遷戶白高山家。在與一家人坐在炕沿上拉家常時,總書記特別問道:“現在外村姑娘都願意往這嫁了吧?”
“可不是!如今生活好了,人家也願意來了。兒子原來一直打光棍,去年找到了媳婦,今年我們老兩口抱上了孫子。”白高山笑得合不攏嘴。
對村民婚姻大事的關切背後,是對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進展的深情關切。
從約旦遠道而來的穆罕奈德和中國姑娘劉芳喜結連理,把根紮在中國的故事,連習近平主席都知道了。
2014年6月5日,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講述了穆罕奈德的奮鬥故事:“他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飲食文化帶到了義烏,也在義烏的繁榮興旺中收穫了事業成功,最終同中國姑娘喜結連理,把根紮在了中國。”
“一個普通阿拉伯青年人,把自己的人生夢想融入中國百姓追求幸福的中國夢中,執著奮鬥,演繹了出彩人生,也詮釋了中國夢和阿拉伯夢的完美結合。”習主席這樣稱讚道。
2002年,穆罕奈德和劉芳從廣州來到義烏,開始經營義烏第一家阿拉伯餐館。在彼時的阿拉伯商人圈中,這家餐廳成為接待客商洽談生意的“絕佳去處”。
多年來,穆罕奈德真切地感受到,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義烏的“全球貿易”愈發繁榮,到餐廳洽談的中外商人也越來越多。穆罕奈德和他經營的這間餐廳,見證著“一帶一路”沿線正在發生的“共贏”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時刻牽掛著民生民情。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一行赴蘭考調研指導教育實踐活動。3月17日,他來到位於陽光大廈的蘭考縣為民服務中心,步入一樓大廳,習近平向工作人員和前來辦事的群眾問好,他先後來到地稅局、財政局、規劃局、房管中心的服務窗口,了解工作流程。
在民政局窗口前,總書記詢問辦結婚證都需要什麼證件,每天來辦證的多不多,還特意讓工作人員遞過來一本結婚證,看看樣式,他親切地對剛剛在這裡領了結婚證的一對名叫楊坤、李丹丹的小夫妻説:“祝福你們!”
“你們這裡雙休日辦不辦證?”總書記問工作人員。“辦,我們可以調休,但不能讓老百姓等。”
“那就等於是全天候服務了。”總書記滿意地點點頭。
關心關注領結婚證方不方便,是對基層服務群眾情況的一次“檢閱”,總書記叮囑説:“為民服務不能一陣風、虎頭蛇尾,不能搞形式主義。”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編輯:程祥責任編輯: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