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觀察丨當護旗手接過336面榮譽戰旗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 2024年12月11日 09:41
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 2024年12月11日 09:41
原標題:軍營觀察丨當護旗手接過336面榮譽戰旗
正在加載

  當護旗手接過336面榮譽戰旗

  ■李鴻睿  袁  笑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曹達功

  高原清晨,陸軍某旅廣場上,一場“賡續紅色血脈,弘揚紅軍傳統”榮譽戰旗傳遞活動隆重舉行。

  伴隨著雄壯的旅歌,336名護旗手每人手持一面榮譽戰旗,走進廣場,整齊列陣。

  軍姿筆挺,目光堅毅,護旗手們仿佛手持千鈞之重的至寶。他們守護的不僅是一面面旗幟,更是一支英雄部隊來之不易的榮譽。

  陸軍某旅官兵面對榮譽戰旗莊嚴宣誓,激發練兵熱情。李明旭攝

  儀式現場,上一任護旗手以一對一、面對面的方式將守護3年的榮譽戰旗,交接給選定的新任護旗手,向他們講述旗幟背後的故事和榮光。

  “精神所在,就是血脈所在;旗幟傳承,就是奮鬥接續。”廣場兩側,以英模連隊戰史為背景創作的12面浮雕墻,在晨光下熠熠生輝,官兵們感受著薪火相傳的澎湃力量。

  每一個人要守住的,是心中的榮譽與責任

  在反映“夜老虎連”戰鬥歷程的浮雕墻前,護旗手、下士孫盼靜靜瞻仰連隊的歷史故事。

  “旗幟,關乎連隊榮譽,必須扛起旗幟奮勇衝鋒。”回想接旗前的一段經歷,孫盼的眼神愈發堅定。

  入伍以來,孫盼靠著一股拼勁,連續兩年登上全旅訓練“龍虎榜”,成長為連隊最年輕的骨幹,被選定為護旗手。

  然而,今年的兩次專業比武中,孫盼都成績平平。他更憂心的是,自己能否守護好這面榮譽戰旗。

  察覺孫盼有點消沉,上任護旗手劉春華在連隊光輝歷程墻前,再次講起連隊89年來歷經7次調整改編,始終勇於擔當、敢打硬仗的故事。

  “‘夜老虎連’傳人,只會越挫越勇。”劉春華告訴孫盼,“輸不可怕,怕才是真的輸!你接過戰旗,就要扛起它。每一個人要守住的,是心中的榮譽與責任。”

  從那天起,訓練結束後到連隊光榮歷程墻前重溫連史,成為孫盼的習慣。

  如今,像孫盼一樣守護榮譽戰旗的官兵們,立足各自戰位,在新征程上接續奮鬥。

  “鞏固部隊模範連”榮譽戰旗護旗手黃意文的經歷,有些特別。當年高考與軍校失之交臂後,他選擇參軍繼續追夢。在連隊,他踏實認真,表現優異,成為連隊考學提幹的推薦對象。

  今年,黃意文如願收到了軍校的錄取通知書。恰在此前,他被選定為“鞏固部隊模範連”榮譽戰旗的護旗手。

  黃意文忽然感到心亂如麻,即將到軍校學習的他,格外難捨護旗手的身份……

  “1948年10月,華東野戰軍授予我連前身‘鞏固部隊模範連’榮譽稱號。76年來,一代代官兵團結一致,拼搏奮進。無論在哪,你都是這面戰旗的傳人。”得知經連隊研究同意保留他護旗手的身份時,黃意文感到心中涌起一股幸福的暖流。

  榮譽戰旗傳遞活動現場,黃意文接過“鞏固部隊模範連”戰旗,特意請戰友為自己與戰旗拍了一張闔影。

  啟程奔赴軍校前,黃意文小心翼翼地將這張闔影放進上衣口袋珍藏,以這種特殊的方式繼續守護戰旗。

  英雄旗幟代代傳遞,紅色血脈生生不息。榮譽戰旗像一塊塊“磁石”,吸引著一代代官兵奮勇向前。

  旗幟,飄揚在每名官兵心中的精神高地

  是優秀的人組成優秀的集體,還是優秀的集體造就優秀的人?

  對這個問題,下士鐘言喜的回答很肯定:主要是後者。

  鐘言喜所在的連隊,是一支戰功赫赫的英雄連隊,歷經90年風雨,共榮獲20多面榮譽戰旗。

  榮譽戰旗傳遞活動那天,鐘言喜情緒卻有些低落——他並沒有被選為護旗手。

  看著戰友興高采烈地舉著戰旗合影,鐘言喜為他們感到高興的同時,內心的煩悶卻揮之不去。

  一個人一旦泄了氣,也就沒了勁。鐘言喜的工作訓練狀態日漸下滑。發現端倪,連長將鐘言喜叫來談心。

  連長聊起連史上解放戰爭時期一次防禦作戰——連隊以1個連的兵力,對抗敵人2個營的輪番攻擊,最後反擊成功。

  “憑什麼我們能贏?靠的是所有人齊心協力拼死搏鬥!”連長説,“因為每個人都能打、敢打,前輩們才打出‘戰鬥模範連’的榮譽!”

  旗幟,飄揚在每名官兵心中的精神高地。鐘言喜似乎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

  連長告訴鐘言喜,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守護戰旗的榮光。這句話,鐘言喜聽進去了。

  清晨,走上訓練場,他翻越一道道障礙。滿身汗水再次激活了這名年輕士兵當尖兵的夢想。

  走進連隊榮譽室,一塊塊獎牌、一幅幅照片靜靜陳列。排長蒙炫宏站在展板前,將目光落在一張全排官兵的合影上。

  蒙炫宏所在排,今年有9名士兵因工作表現優異、訓練成績突出,經上任護旗手們推薦,被連隊選定為榮譽戰旗護旗手。

  一個排守護9面榮譽戰旗,這在全旅開展榮譽戰旗傳遞活動以來並不多見。

  蒙炫宏感覺壓力很大:9人被選為護旗手,排裏其餘人怎麼辦?

  不久後,上級組織比武。排裏兩名護旗手經過層層選拔,獲得參賽名額。

  拿到比武計劃,蒙炫宏卻犯了難:課目新、標準嚴、節奏快,兩名護旗手要想拿名次,就得在短時間裏迅速提升訓練質效。

  就在蒙炫宏為如何統籌訓練方案而犯愁時,他驚喜地發現,訓練場上有一隊身影正陪著那兩名護旗手一同奔跑。

  “排長,他倆是戰旗的傳人,我們也是!為了集體榮譽,我們更要一同努力。”原來,為了幫助兩名護旗手提高訓練成績,排裏戰友自發加入陪練隊伍。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參賽隊一舉奪魁,這兩名護旗手獲得多個課目單項冠軍。

  領獎臺上,兩名護旗手胸前挂著金牌,與戰旗合影留念。只見他們一人端舉旗桿,一人將旗面展開,與戰友們分享著勝利的榮光。

  集合在英雄的旗幟下,就要做奮勇衝鋒的兵

  入夜,駐訓地一片寧靜。某連二級上士陳臣在床上輾轉反側。

  夜更深了,他輕輕爬起來,借著手電的光,趴在床上寫下“留隊申請書”5個字。

  陳臣是連隊骨幹、訓練標兵,12年的軍旅生涯磨煉,賦予他在部隊長期建功立業的底氣。

  這名年輕的軍士本以為自己會沿著預期路徑,繼續在部隊發展。可是,自從連隊由步兵專業調整為偵察專業後,人員沒有變化,擔負的任務性質和訓練內容,都發生了較大變化。

  新裝備陸續列裝,信息化、智慧化特徵顯著。如何快速形成新質戰鬥力,是每名官兵面臨的挑戰。

  陳臣原本是一名優秀的步兵班長,但現在他感覺自己在訓練中有些力不從心。就拿攀登滑降課目來説,他嚴重恐高,第一次站在攀登樓頂,往下看一眼就覺得頭暈目眩,額頭滲出汗珠。

  在教練員指導下,其他戰友都已順利從樓頂滑下去。此刻,陳臣內心十分著急。作為骨幹,他理應率先垂范。當兵多年,這名倔強的年輕人從不允許自己“臨陣脫逃”。然而,恐高的生理性反應,把他逼得幾乎崩潰。

  因為擔心適應不了形勢發展,身邊幾名同樣優秀的戰友,今年選擇了退伍。這讓陳臣留隊的想法一度發生了變化。

  “你是連隊的標桿,我相信選你當護旗手,能更好地發揚這面戰旗的精神。”連隊指導員的話,依然縈繞在陳臣耳畔。

  剛得知自己被選為“攻堅英雄連”榮譽戰旗護旗手時,陳臣不僅沒有喜悅,反而陷入深思。他深知,作為兵齡最長的一名護旗手,自己入選,是組織的信任,更是一種激勵。

  不久後,陳臣主動申請參加帶新兵訓練的任務。他想為連隊再幹幾件力所能及的事,這樣即便退役轉身,也沒啥遺憾了。

  一次休息時間,新戰士們詢問班長那面“攻堅英雄連”戰旗的由來。陳臣為他們講述了戰旗背後的故事——

  在邊境作戰中,連隊抽組的突擊隊僅用35分鐘,奪取主陣地並殲滅43名敵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

  “戰後,中央軍委授予咱們連‘攻堅英雄連’榮譽稱號。這面戰旗代代傳承,激勵著我們苦練本領、再立新功。”説到這裡,陳臣突然意識到,每一代官兵都有責任將戰旗蘊含的精神傳給下一代,不能在自己這裡掉鏈子。

  進入專業訓練階段,陳臣將自己編入隊列,像剛入伍的新兵一樣,從基礎課目開始嚴格訓練,成為新戰友們身邊的榜樣。

  不久後,陳臣再次隨隊奔赴高原。抵達駐訓地域後,為了激勵官兵更積極地投入駐訓任務中,指導員特意組織全連官兵重溫軍人誓詞。

  集體宣讀誓詞後,陳臣在全連官兵注視下,站在隊列前,高揚“攻堅英雄連”榮譽戰旗,領唱連歌:“我們集合在英雄的旗幟下,預備,唱!”

  隨即,激昂的歌聲從官兵口中吼出,聲音有些嘶啞,但每個人唱的節奏都分毫不差。身為連隊的標桿,陳臣此刻唱得格外響亮。

  “集合在英雄的旗幟下,就要做奮勇衝鋒的兵。”那夜,陳臣輾轉難眠,最終定下決心:申請繼續留隊。

  將留隊申請書遞交給連隊黨支部後,陳臣走出帳篷。帳篷外,狂風呼嘯,陳臣心中豁然開朗。

  對所有護旗手來説,他們不知道下一次會將榮譽戰旗交給哪個戰友,但他們都知道,象徵集體榮譽的戰旗,會在一代又一代紅軍傳人手中傳遞,不斷煥發勃勃生機。

  銳視點

  戰旗如畫代代傳

  ■杜迎君

  榮譽戰旗,誕生於血與火的革命歲月,凝結著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戰旗傳遞的過程,在官兵心中潛移默化播下信仰的種子。只有堅定不移地發揚好紅色傳統、傳承好紅色基因、弘揚好紅色精神,才能確保人民軍隊血脈永續、根基永固、優勢永存,為奮進新征程、再添新榮光注入強大動力。

  當前,新生代官兵成為連隊主體。他們在認知特點、精神追求等方面出現不少變化。我們應持續強化教育引導,緊密結合青年官兵特點與實際,讓他們成為傳承紅色傳統的倡導者、踐行者,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深扎忠誠之根,當好紅色傳人。

  榮譽戰旗承載著人民軍隊的紅色基因。歷史的接力、傳統的接續,離不開與時俱進。一面面榮譽戰旗的傳遞,代表紅色火種生生不息。一代代官兵接過前輩手中旗幟,在戰鬥故事中感悟先輩初心、追溯先輩足跡,在強軍實踐中鍛造勝戰尖兵的過硬本領。

  守護旗幟,捍衛榮譽,是官兵奮力前行、奮勇拼搏的強大動力。戰鬥力的生成和提升,離不開部隊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新時代強軍重任在肩,只有高揚戰旗,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苦幹實幹加油幹,才能跨越新征程上的“雪山”“草地”,打好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攻堅戰。

  榮譽戰旗去哪兒了

  ■王智國

  “你們墻上的榮譽戰旗,都去哪兒了?”參觀完營區內一個連隊的榮譽室,從外單位調任的陸軍某旅一名旅領導,忍不住提出這樣一個疑問。

  這可是一支響噹噹的英雄部隊——旅隊前身是紅軍部隊,所屬多個營連戰功卓著,涌現出許多功勳單位和英模人物,不同歷史時期共獲得榮譽戰旗336面。

  上任之初,這名旅領導去各營連熟悉情況。他發現,各單位的榮譽墻上,竟然一面戰旗也沒有,就連不少英模連隊也不例外。

  原來,為了進一步深植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引導官兵煥發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經過集思廣益和研究論證,旅黨委前期決定,全旅各營連的336面榮譽戰旗,均由選定的護旗手妥善保管,遇有特定儀式活動時集中展示。各營連榮譽墻上的“空白”因此留出。

  “一面旗幟就是一段厚重的歷史。”該旅336名護旗手接過336面榮譽戰旗,也接過歷史榮光和重任。

  這些被選定為護旗手的官兵,有的軍事素質過硬、專業技能精湛,有的奮勇爭先、敢於擔當,有的踏實認真、一絲不茍……

  “我是戰旗傳人,無論在哪,我都要傳承紅色基因,讓戰旗高高飄揚。”某連護旗手曾永強,小心翼翼將自己護衛的“勇猛頑強”戰旗折疊好。

  那年,曾永強因訓練成績優異被選中參加上級專業比武。踏上賽場,他發現比武項目連貫作業,對體能和技能是一場極大考驗。

  烈日炙烤著戈壁,完成第6個組合課目後,曾永強體力嚴重透支。他依然緊咬牙關繼續堅持,那面“勇猛頑強”戰旗在腦海中閃現,給了他前進動力。

  最終,曾永強第一個衝過終點線,成為比武中唯一完成全部課目的參賽隊員。

  1941年10月,該連前身被新四軍二師四旅授予“勇猛頑強”戰旗。時光荏苒,戰旗承載的榮譽重如山。那是先輩們用鮮血染紅的“制勝基因”,是連隊薪火相傳的“精神密碼”。

  傳承和守護榮譽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力量,激勵著一代代官兵爭先創優、思戰謀戰、精武強能。

  榮譽墻上的“空白”,也時時提醒全體官兵:昔日的榮光彌足珍貴,未來的輝煌要由我續寫。

編輯:肖瀟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軍營觀察丨當護旗手接過336面榮譽戰旗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