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防“英雄頂”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2年12月08日 05:59
中國青年報 | 2022年12月08日 05:59
原標題:巡防“英雄頂”
正在加載

  近日,神仙灣邊防連組織官兵前往海拔5903米的某點位進行巡邏。祁龍/攝

  “嘟嘟嘟……”農曆小雪這天一大早,隨著一陣急促的哨音響起,神仙灣邊防連10余名巡邏官兵全副武裝衝進了巡邏車。當天,他們將依靠乘車和徒步相結合的方式,前往海拔5903米的某點位巡邏。

  位於喀喇崑崙高原群山褶皺中的新疆和田軍分區神仙灣邊防連駐地海拔5380米,這裡空氣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40%,年平均氣溫零下20攝氏度,洪水、泥石流、雪崩、車禍、腦水腫、肺水腫,被稱為高懸在守防官兵頭上的“六把鋼刀”。面對艱險,一代代青年官兵叫響“寧讓生命透支,不讓使命欠賬”的戰鬥口號,鑄就了“熱愛邊防、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頑強拼搏”的喀喇崑崙精神。

  官兵們介紹,5903高地是某邊防團防區內最難攀登的點位之一。每次攀爬都要翻越陡峭的冰川,極易發生險情,且體能消耗巨大,官兵們便將這個點位稱為“英雄頂”。

  

  巡邏車在崎嶇的道路上緩緩前進,天空毫無徵兆地飄起了雪花,路基與雪海的界限逐漸模糊。連隊駕駛員一級上士劉萬江小心翼翼地操控著方向盤,眼睛警惕地注視著前方。

  不知過了多久,視野終於恢復了正常。車窗外雪峰林立,一片銀裝素裹。“早些年路可沒這麼好,那時坐在老式綠皮卡車的大廂板裏,兩排牙齒凍得直打架。”劉萬江回憶説,今年是他在神仙灣守防的第15個年頭,他忘不了2008年12月第一次參與巡邏的場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現代邊海空防建設”,劉萬江對此深有感觸。“與之前相比,現在乘車不僅暖和而且速度提高了一倍。”劉萬江介紹説,2020年上級配發某型巡邏突擊車,它機動速度快,乘坐也非常舒適。

  “那裏就是‘英雄頂’。”半小時後,巡邏車在道路盡頭停了下來。順著大家手指的方向,遠方一處山峰像匕首一樣直刺雲端,“英雄頂”就在霧濛濛的山頂。

  “現在的鞋子輕便保暖,再也不用擔心凍傷的發生。”連長于松雷下車後,挨個整理官兵的著裝,隨後便帶領大家開始徒步巡邏。

  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稍不留神就會嚴重凍傷。連隊早年有一名排長帶隊巡邏,積雪進入靴子裏沒太在意,等他回到連隊,腳趾已經被凍得黑紫,差點面臨截趾。如今新式防寒巡邏靴列裝連隊,鞋面採用超細纖維合成革材料製成,能有效防止雪水滲入。同時官兵們還配發了防寒巡邏套裝,通體採用防水面料設計,內部填充羽絨材質,輕便保暖。

  “防寒保暖的問題解決了,官兵們巡邏再也沒有後顧之憂。實際上,邊防這些年的變化遠不止這些,營區建起了嶄新的第五代營房,日常在室內洗漱、如廁更加方便;手機用上了無線WiFi信號,滿足了官兵上網需求;信息化監控終端升級完善,邊防執勤智慧化耳聰目明……”于松雷感慨説,“回顧非凡的十年,黨的關懷以及國家科技發展惠及了我們守防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巡邏途中、執勤點位,對照連隊先後變化開展教育,是神仙灣邊防連官兵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有效舉措。此外,他們還在圖書館、榮譽室,廣泛開展專題輔導、討論辨析、知識競賽等學習活動,讓大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深學篤行的濃厚氛圍。

  

  在滿眼白色的高原上,走著走著,官兵們在一處寬約10米的冰河邊停了下來。

  “曾德海,判斷前進方向。”隨著于松雷一聲命令,上等兵曾德海仔細辨認附近山體特徵,拿出地圖認真標注。沒一會兒,便根據現地對照判斷出巡邏隊具體位置,官兵繼續前進。

  于松雷説,巡邏途中要盡可能減少在陌生地域行進,因為隨處都可能有冰縫、壕溝等複雜地形。

  “別看曾德海當兵才兩年,他可是連隊的‘兵參謀’。”官兵們打趣説,連隊每次處置突發邊情、彙報邊海防情況,都會看到曾德海的身影,他同時還擔負著軍事地形學、識圖用圖等軍事技能的組訓。

  問起為啥想來當兵,曾德海説:“祖國有需要,我們00後必須頂上去。”

  2020年6月,曾德海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後到銀行上班,工作安逸穩定,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職業。2021年,看到衛國戍邊英雄群體的報道後,他便辭去銀行工作,毅然響應祖國召喚,來到邊防線上。

  為了儘快適應戰鬥員身份,曾德海主動擔任監控值班,每天對照各點位和軍用地圖反復找點,苦練軍事技能;巡邏任務途中,他對照現地手繪地圖,了解防區地貌;利用休息時間背記軍事理論,熟悉專業知識。日積月累,曾德海的技能水平愈發精湛,已經成長為連隊的“邊防通”“活地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人才強軍”,加快“軍事人員現代化”。據介紹,神仙灣邊防連官兵中,90%都是00後,其中大學生士兵的數量佔50%,他們利用自身專業特長,在文書、司爐工、油機員、通信兵等崗位幹得風生水起。

  和曾德海一樣,副班長石藝能也是一名00後。雖然只有兩年兵齡,但他年輕的臉龐上透露著成熟穩重,巡邏路上哪有雪窩、哪有斜坡,他都一清二楚。

  入伍前石藝能曾是一名搏擊運動員,獲得過家鄉市級散打冠軍。入伍後,他將自身所學專業與連隊訓練實際相結合,創新推出“散打操”,成為連隊體能訓練小教員。

  于松雷説:“00後很多都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經歷挫折較少,但事實證明,他們和連隊的前輩一樣能吃苦不嬌氣,他們思維活躍,聰明好學,有建功立業的拼勁。”

  “連隊像曾德海、石藝能這樣的士兵不在少數,他們的青春在邊防戰位上閃光,煥發出別樣的光彩。”劉萬江説。

  

  經過一上午跋涉,巡邏分隊來到“英雄頂”的山腳下,于松雷回過頭説:“兄弟們,咱們休息一下。”官兵席地而坐,掏出便攜式制氧機,大口吸起來,一上午的疲勞頓時煙消雲散。

  “這是湖北的一名老師寄過來的珍貴禮物,我們每天都隨身攜帶。”中士王海濤拿出一瓶維生素E乳一邊説著,一邊在臉上仔細塗抹起來。

  2019年10月,幾件快遞從湖北武漢寄到神仙灣,寄件人叫“欣欣燈”。打開箱子,暖寶貼、襪子、手套、維生素E乳等生活用品整齊地擺放在裏面。壓箱底的信封裏,信紙上寫著這樣一句話——“即使遠在邊疆,你們也從未被遺忘”。

  通過寄件人的電話,王海濤了解到“欣欣燈”是來自武漢晴川學院的英語教師萬欣。15年前,年輕的萬欣從電視劇《在那遙遠的地方》裏了解到神仙灣邊防連官兵的守防故事,戰士們在祖國西陲冰天雪地裏紮根奉獻的事跡讓她非常感動。

  “有人惦記著,他們應該會感到更加溫暖。”這個想法陪伴著萬欣一直到她參加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萬欣認識了曾在神仙灣服役的退役戰士,了解到心心唸唸的地址,萬欣立馬購買了不少慰問品,把十幾年的心裏話一股腦都寫在了信裏。

  承載著萬欣的牽掛,此後每一年,她都會向遙遠的邊關寄去慰問的快遞。講課中,她也經常給學生講起和他們年齡相倣邊關戰士的守防故事。慢慢地,學生們在她的耳濡目染下,也紛紛將關注的目光投向神仙灣。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全民國防教育”“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王海濤説,連隊官兵非常重視在青少年中開展國防教育。今年9月,北大附中石景山學校與神仙灣邊防連展開一場跨越數千公里的視頻連線,學生在連隊悠久的紅色歷史中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

  “雖然這裡環境惡劣、冰封刺骨,但來自祖國人民的牽掛匯聚成溫暖的‘火焰’,融化了喀喇崑崙高原上的冰雪,激勵著官兵們勇毅前行。”于松雷説。

  

  越是往上爬,坡越陡、風越大,官兵們壓低身體緩慢前進。風卷著雪粒子拍打在臉上,如同刀割一般。“大家堅持住,距離點位還有最後1公里。”于松雷鼓勵戰士們説。

  “快看,是雪蓮。”中士祁龍大聲喊道。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可以看到一株貌似花朵的綠色植物從石縫裏探出頭來。雪域高原看到綠色,大家非常高興。

  官兵們常説,在神仙灣待久了,眼前的景色仿佛都加了黑白濾鏡。為了看到一抹綠色,官兵們種過月季花、仙人掌、韭菜,可無論如何精心照料,總是養不活。於是大家開始在網上購買假花假草裝扮連隊,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2020年6月,排長李浩然休假結束即將歸隊時,女友送給他一包梔子花種並留言説:“希望它能在山上開花結果,想我時就看看它。”上山前,李浩然特意在花市裏購買了花盆、土壤、化肥、營養液帶上神仙灣。

  但在“生命禁區”種花太難了。3個月後,眼前的花盆裏依舊沒有生命的跡象。一名學過種植的戰士出了個主意:“把玉米稈、椰子皮粉碎攪拌,發酵後製成機制土,這樣的土壤會更乾淨更有營養。”沒想到這招還真管用,一個月後,梔子花破土而出。

  用上這種土壤,官兵們又陸續種植了綠蘿、文竹、白掌等植物,它們被擺在班排宿舍、圖書室、餐廳等各個角落供大家欣賞。

  于松雷説,這些綠植生命力頑強堅韌,極大提振了神仙灣官兵戍守邊防、堅守戰位的決心。

  距離點位還剩下最後300米,由於坡度過於陡峭,官兵們只能採取跪姿,像壁虎一樣緊貼在陡峭的冰川上,一點一點向上攀爬。登頂的一瞬間,“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慨油然而生,大夥像是打了勝仗一般高聲歡呼。

  看看手錶,時間是傍晚7點30分,官兵們展開國旗,朝著北京天安門的方向莊嚴敬禮:“大好河山,寸土不讓,邊防有我在,請黨和人民放心!”鏗鏘有力的誓言,久久回蕩在雪山之巔。

  朱向忠 趙金石 郭帥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鄭天然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宿黨輝 責任編輯:劉亮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最新推薦
正在閱讀:巡防“英雄頂”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