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登機?各方回應來了

央視新聞客戶端 中央廣電總台中國之聲 2020年10月17日 16:1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近日,一個叫“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的話題進入了熱搜。當事人于先生在微博中稱,他的女朋友患有抑鬱症幾年了,經過了一年多的治療已經基本康復,但是仍需每月按時去就醫並購藥一次。

13日,他們在山東威海機場準備乘坐春秋航空的航班前往南京就醫。春秋航空員工劉某某以他女朋友有精神類疾病情緒激動為由向公司和機長彙報 ,導致他們最終無法登機。于先生稱,女朋友只是著急被氣哭的,在被盤問之後很快就恢復了平靜,並沒有任何抑鬱症發病的跡象。
春秋航空方面的説明則跟于先生的説法正相反,説明中稱,工作人員多次安撫旅客,旅客情緒仍無法平復。那麼,事發時的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機長可以拒絕什麼樣的旅客乘機?抑鬱症又是不是構成不得乘機的理由呢?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

女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

已向民航局發起投訴

事件當事人之一的于先生回憶經過,機場安檢員先向於先生詢問,女友為何手抖,他告知是因為服用抗抑鬱藥物産生的正常副作用。之後,安檢員單獨詢問他女友。

事件當事人之一于先生接受記者採訪

于先生:他要求我女朋友出具病例證明,最近坐航班證據,給他看了他説看不懂,有這些也不能保證一定能上飛機。女朋友一聽就急哭了,他就説我女朋友是因為抑鬱症導致情緒激動,然後報告給領導、機長,機長決定不讓我們登機。

于先生解釋説,女友激動是怕錯過跟醫生約的看病時間,再約要半個月之後。最後他們不得不改乘高鐵。

他也對此次遭遇表示憤怒和不滿,他在接受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採訪時稱,他與女友是在登機口的大庭廣眾之下受到春秋航空員工的詢問,他無法理解員工在公共場合盤問隱私病情的做法。

于先生希望春秋航空公司及安檢員向他們道歉,春秋航空表示:我們航司對於這個事情高度重視,現在也是正在緊急調查當中,也感謝您的理解。

春秋航空在發給媒體的情況説明中強調:“在旅客情緒比較激動、病情不明,沒有專業醫療意見的情況下,出於對旅客本人健康和其他所有旅客飛行安全的考慮,謹慎地作出這一遺憾的決定。”

于先生認為春秋航空所發聲明“與事實嚴重不符”,他稱女友是在航空公司告知可能無法登機後才出現情緒激動的情況,並且很快恢復平靜,其間僅有機場工作人員對女友進行安撫。于先生因此主張公佈事發監控,還原真相。

目前于先生與其女友已向民航局發起的投訴已被受理。民航局方面回應于先生稱,會要求春秋航空在10個工作日內進行實質性答覆,如逾期仍無任何回應,于先生將向春秋航空提起訴訟。


專家分析:法律法規明文規定

機長有權拒絕不利於飛行安全乘客登機

機長在什麼情況下有權拒絕旅客乘機?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巍分析,《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第34條有明文規定。

朱巍:傳染病患者、精神性疾病的患者,在健康有可能危及自身安全和其他旅客安全時,航空公司可以拒絕承運,這是有明文規定的。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教授刁偉民在接受媒體採訪表示:民航法、航班安全保衛條例都賦予機長有權拒絕承運他認為影響整個航班安全,或者對航班秩序帶來干擾的旅客。

△春秋航空

此外,民航安保反恐專家劉曉非在接受中國之聲《新聞有觀點》採訪時,從安全角度考慮,也給出了相似的看法。劉曉非警示稱,已有個別法律界人士對春秋航空進行引導式的攻擊,對抑鬱症患者潛在失控行為的威脅避而不談,容易在讀者中産生嚴重的誤導。

△民航安保反恐專家劉曉非:抑鬱症患者失控威脅不可無視

劉曉非稱,儘管抑鬱症患者失控、狂躁情況出現概率不高,但不能排除這樣情況,尤其是在飛行途中,可能對航空設施進行損毀性的破壞,進而造成災難性的結果。此外,對於患者自身的安全也是一種威脅,長途的飛行並不具備緊急治療的機會。

劉曉非注意到,一些媒體工作者以旅客的身份採訪春秋航空公司的人員,得到“不建議抑鬱症旅客乘機”的答覆,讓很多人感到“冷冰冰”的,不近人情,但正是這樣“冷冰冰”的手段,才能最有效地保證旅客生命的安全,劉曉非説,民航裏有一句話,説“所有這些看似穩定的規律,都是用大量的事故和人的生命的代價一步一步換來的”。人們可以不理解,但不能不尊重。


心理諮詢師:

抑鬱症患者的痛苦應被理解

一些公眾看來可能覺得不是問題的情況,在民航從業者看來卻是生死攸關的隱患,動輒關係著數百人的生命,因此毫無通融的餘地,這有時難免顯得不近人情。但天平的另一邊往往是上百條人命這種無比沉重的砝碼,我們對這種謹慎、對安全的吹毛求疵應該表示理解乃至尊重。

與此同時,我們也希望相關法律法規也能更加精益求精,對類似情況作出清晰的界定。乘客不怕某些特定情況不讓登機,怕的是不知道哪種情況到底讓不讓登機。

另一方面,這個案例也再次提醒社會公眾關注抑鬱症患者。北京心靈時光心理諮詢師穆楷也認為,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説,這“確實是一個傷害”,抑鬱症患者有病恥感,總是自我攻擊自己,如果又遭到來自外界的歧視,患者就會感到更加的痛苦。對於于先生的投訴或訴訟,穆楷表達支持,“把向內攻擊性轉而向外,為自己討個説法,對他們是有幫助的。”

△于先生女友的就診預約記錄,科室為抑鬱症專病。(圖為于先生提供)

儘管近年來社會對抑鬱症等問題的寬容度有所提高,但歧視並未完全根除,這也導致許多抑鬱症患者希望知情者對病情保密。基於這樣的現實,穆楷建議,如果環境中充滿了歧視的眼光,抑鬱症患者應該懂得躲避傷害。要徹底矯正社會對相關問題的認識尚需時日,穆楷呼籲人們在面對抑鬱症患者時應當放下心防,不要戴有色眼鏡,每個人都可能受到心理問題的困擾。


監製丨郭靜

總臺央廣記者丨孫瑩 楊昶

節目編輯丨曹博 王一夏

新媒體編輯丨王元巾


(編輯 豐樹琪)

新聞首頁
分享到: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