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第二屆中國僑智發展大會在福州開幕。作為全國、全省重點僑鄉,福州擁有遍佈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60多萬海外鄉親。
近年來,福州牢記殷殷囑託,進一步構建“大僑務”工作格局,以僑為“橋”,利用海外僑胞融通中外的獨特優勢,以及福州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僑”與“鄉”雙向奔赴,吸引了愈來愈多的榕籍海外僑胞回鄉創業發展,其中不少歸僑傳承、創新、弘揚壽山石雕、脫胎漆器、軟木畫等福州文化名片,讓更多閩都工藝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助力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
12月15日,記者採訪了幾位不遺餘力向世界弘揚閩都工藝之美的歸僑,了解他們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想,以及向世界講好福州故事的情懷和追求。
郭麗在創作軟木畫。
意大利歸僑郭麗
讓軟木畫“枯木逢春”的守藝人
“軟木畫是我們福州人獨創的‘奇畫’,也是我一生的事業。我一定要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讓它重回昔日的輝煌。”柔弱文靜的福州軟木畫館主理人郭麗一邊收拾參加《非遺裏中國》拍攝的用品,一邊説道。
“80後”郭麗出生於羅源,20歲時隻身赴意大利威尼託大區美術學校學習,畢業後在意大利一家工藝品公司擔任設計師,並於2005年開設了一家綜合性咖啡廳,收入頗豐。
2007年,郭麗帶著歐洲栓皮櫟樹皮(軟木畫原材料)到福州軟木畫店推銷時,被融“雕”“畫”于一體的軟木畫所震撼。獲悉原本輝煌無比的福州軟木畫瀕臨技藝失傳窘境時,郭麗決定重振軟木畫。
2010年,郭麗毅然放棄意大利的優渥生活,回到福州投身軟木畫行業。她先後師從吳傳福、陳君錕、吳學寶等軟木畫大師。“每天從上午7點半,學到下午5點,中午休息一小時。傍晚回家後,繼續拿起刻刀練習。”郭麗從學習切樹枝開始,再到拼接木料、切線、做瓦片、做亭子。郭麗堅持了三年這種枯燥的練習,從“小白”變成了熟練掌握各種技藝的軟木畫能手。
郭麗認為,要想讓軟木畫傳下去、火起來,就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她嘗試把水晶融入軟木畫,改變傳統軟木畫框架呈現形式,並解決了軟木畫怕水怕摔、不便攜帶的難點;將三山兩塔、馬鞍墻、大榕樹等“蝦油味”十足的福州元素設計成軟木畫“主角”;將軟木畫與檯燈、茶盤等結合,賦予更多生活實用功能。
郭麗多元而個性化的軟木畫作品,先後榮獲多項國家級及省級金獎;2021年被選為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伴手禮,2023年被外交部選為外交禮品,以及省市指定禮品等;3件作品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
創作之餘,郭麗參加各種比賽、展銷會,推廣軟木畫;兼任福建商學院、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客座教授,開設軟木畫講座;直播帶貨推介軟木畫;赴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家展演;在福州市僑聯支持下舉辦專題活動向華僑華人推介軟木畫。2021年7月,她在南後街133號開辦福州軟木畫館。
“明年將再推出幾款符合外國人審美的軟木畫日用品。”如今已是省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軟木畫市級非遺傳承人的郭麗告訴記者,目前推出的軟木畫禮品受到歐洲消費者青睞。她將繼續努力,把更多的軟木畫作品“寄”往世界各地。
吳青在打磨大漆桌面。
日本歸僑吳青
創新金屬胎體的大漆技藝傳承人
“希望通過我的一點努力,能與同行一起推動福州漆藝不斷發揚光大。”在朱紫坊31號的千文萬華堂裏,福州市脫胎漆器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吳青和記者談起了自己的漆藝夢想。
“70後”吳青出生於晉安區西園村,1994年前往日本東京打拼,並於2000年在西安創辦了專門提供給日華人觀看的網站。2006年,吳青回到福州進入傳統工藝行業,被神秘的大漆折服,開始收藏、研究漆畫、漆器等漆藝作品。
“製作脫胎漆器,要歷經制胎、裱布、刮灰、罩漆等幾十甚至上百道工序,需要精湛的技藝和極大的耐心。”吳青笑稱自己是“天生漆藝人”。
“非遺的保護、傳承和發展,離不開人們的生産和生活。只有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相融合,走進百姓日常生活,才能讓非遺技藝真正活起來、火起來,煥發時代新的風采。”吳青在掌握大漆髹飾技藝後,就開始嘗試將已遠離人們生活多年的福州漆器再度融入現代人的日常生活。他和老師陳天灨共同探索將傳統布胎換成銀器、錫器等現代工藝品,但由於銀器等金屬器的熱脹冷縮比較顯著,所以起初的研究並不順利。經過多次失敗後,他們逐步改進技藝的各個環節,歷經2年,研發出銀胎漆器産品,吳青也由此獲評金屬胎體大漆髹飾技藝非遺傳承人。
記者看到,千文萬華堂裏陳列的茶杯、茶壺等漆器茶具,均是以銀為內胎,以漆藝髹飾技法進行裝飾,兼顧實用性和觀賞性;還有一些與傳統漆藝相結合的櫃子、茶桌等現代傢具,生活氣息十足。
近年來,吳青在精進技藝的同時,不斷加大推廣福州脫胎漆器的力度:和日本輪島漆器協會合作,以福州脫胎漆器為基礎,利用蒔繪、沉金等特殊技法進行裝飾,打造符合時代審美的中日合作漆器;在歐洲、日本等地舉辦展覽,向世界展示福州漆器;通過涉僑機構,向參加“尋根之旅”的華裔青少年,以及海外鄉親宣傳福州漆藝文化的獨特魅力,弘揚閩都文化;與抖音、視頻號上的工藝品直播銷售大V合作,向世界推廣福州漆藝。
陳傑(中排左二)觀看職業技能競賽參賽選手創作。
日本歸僑陳傑
弘揚壽山石文化的雕刻協會掌門人
“希望能夠為弘揚壽山石文化貢獻一份綿薄之力,也向世界展示壽山石雕巧奪天工的技藝。”正在外地出差的福建省雕刻藝術文化協會會長陳傑説到前幾日舉辦的2024年“工匠杯”福建省壽山石、玉石雕職業技能競賽時,仍難掩激動。
陳傑1970年出生於福清高山鎮玉樓村,1991年到福州市區從事壽山石原石交易,後於1999年到日本發展。
根深蒂固的壽山石情結,讓賺到第一桶金的陳傑于2007年回到福州經營壽山石雕,並擔任福建壽山石福清聯誼會秘書長一職;2015年當選為福建壽山石福清聯誼會會長。
2018年,陳傑&&推動福建壽山石福清聯誼會與省一級社團組織福建省雕刻藝術文化協會深度整合,將福建壽山石福清聯誼會併入福建省雕刻藝術文化協會,並接任福建省雕刻藝術文化協會法人兼會長。
此後,陳傑開始了一系列弘揚推廣壽山石文化的動作:2021年聯手中國壽山石館等舉辦“福韻清心·福清雕刻收藏展”,2022年在福清僑鄉博物館舉辦“玉融匠心——2022年迎新春玉石·壽山石雕作品展”,2023年聯手福建省輕工業聯合會、福建省財貿輕紡煙草醫藥工會工作委員會等舉辦2023年福建省“工匠杯”(壽山石、瑪瑙玉石)職業技能競賽……
目前,陳傑在思考經營模式如何與時代接軌,比如拓展線上平臺、開發壽山石雕衍生品等,同時策劃到世界各地巡展,進一步弘揚、推廣壽山石文化。
除了上述三位歸僑,目前福州還有新加坡歸僑林正佳創辦了福建省沈紹安漆藝博物館,榕籍愛國僑領曹燕靈和丈夫陳文源創辦了大觀美術館等。
這些館、堂都已成為推動福州文化藝術發展的新地標、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新名片。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榕籍海外鄉親,以“僑”為橋,助力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讓閩都文化在國際舞臺綻放光彩。(記者 劉磊 馬麗清/文 石美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