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記者 徐偲)峰林如海,包羅萬象。1992年,武陵源風景名勝區(以下簡稱“武陵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産名錄》,以此為契機,張家界開始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湖南範式。
32年過去,武陵源核心景區森林覆蓋率已達98%,擁有2266種珍稀動植物。群峰之間,綠色綿延,萬物生靈在此生息繁衍,和合共生。
有山皆綠、有水皆清的同時,武陵源生態旅遊熱度持續上漲,年均到訪遊客超1590萬人次,奏響了發展與保護相得益彰的動人和聲。
地下溶洞也需要“補水”
在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內,有一處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全長7.5公里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這就是被中外溶洞專家讚譽為世界溶洞“全能冠軍”的黃龍洞。
自1984年正式對外開放以後,黃龍洞以其高闊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懸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筍等溶洞美景聞名於世,吸引了超過3500萬人次中外遊客前來參觀。
大量的遊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也給溶洞保護工作帶來了難題:景觀照明燈散發出大量的熱能,促使洞溫升高;遊客釋放出的二氧化碳無法依靠溶洞自身的弱風平衡和擴散,二氧化碳溶度上升。
黃龍洞石筍(鄧道理/攝)
“我們發現,溶洞內部石筍的滴水在持續減少,鐘乳石景觀不斷風化變黑。”黃龍洞景區負責人解釋,滴水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壞導致洞頂土壤保水和滲水能力下降,減緩了溶洞的發育。
為了恢復洞頂植被,景區首先將黃龍洞所在的1.4平方公里區域由原來的二級保護區調整為一級保護區;同時,對黃龍洞山體的600多畝區域進行封山保護,給予當地居民退耕還林補償,防止洞頂水土流失。
通過實施一系列的“補水”措施,黃龍洞附近植被覆蓋情況有所改善,石筍滴水減少情況大為緩和。
從易地“搬”遷到易地“安”遷
武陵源核心景區面積達到4810公頃,被稱為“自然迷宮”、“地質博物館”、“森林王國”、“植物百花園”、“野生動物樂園”,是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我國首批世界自然遺産、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天子山、袁家界景區就位於武陵源的這片核心區內,2018年之前,這裡仍然散落居住著1000多名當地居民。為保護核心區生態,2018年,武陵源天子山、袁家界啟動新一輪易地搬遷工作,317戶共1186人陸續搬出,搬遷房屋達9.97萬平方米。
故土難離,如何讓當地居民“搬”有所“安”成為武陵源的“頭等大事”。
“在制定房屋補償、居民安置、生産生活保障等相關政策的同時,我們建設了搬遷居民安置區和特色商業街區,規劃集體經濟發展藍圖、搬遷群眾共享發展紅利模式等。”武陵源區委相關工作人員坦陳,搬遷安置是為了把最好的生態還給自然,在這個過程中群眾的利益必須得到保障。
2017年,武陵源區啟動了核心景區旅遊觀光電動車民生工程項目並成立了張家界市武陵源空中田園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搬遷居民按人丁入股,成為新公司的股東。
目前,空中田園景點開發項目總佔地面積達24平方公里,已經完成修建了起點丁香榕站、終點老屋場站以及全長4.2公里高標準電瓶車遊覽專用道,同時購置觀光電瓶車43輛,總投資達2600萬元,解決搬遷移民就業51人。
“生態+體育”跑向綠色“新賽道”
如何確保世界自然遺産全球突出普遍價值的世代傳承?除了完整性、系統性保護之外,合理有序地利用也是世界自然遺産傳承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11月3日,2024張家界馬拉松鳴槍開跑,共有來自美國、希臘、肯尼亞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1.2萬名馬拉松愛好者報名參賽。選手從賀龍體育館出發,穿越張家界市區,途經鸕鶿灣大橋、澧水河、七十二奇樓、百丈峽等地標美景,最終抵達世界自然遺産地——武陵源。
2024張家界馬拉松(鄧道理/攝)
對於武陵源而言,這場馬拉松的意義,遠不止一場跑步比賽。
“一場馬拉松賽事帶來的效益是全方位的,不僅拉動了旅遊、住宿和餐飲等産業的消費,同時還起到了生態保護的效果。”張家界馬拉松組委會負責人介紹,“生態+體育”的辦賽模式,吸引了更多的人關注並參與到生態保護中來,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同時帶動經濟發展。
世界級的生態資源稟賦,正是張家界體育旅遊産業發展的底氣所在。僅今年,武陵源已先後舉辦第七屆“峰林穿越”自行車挑戰賽、XTERRA越野跑世界系列賽、2024年張家界黃石寨扁帶賽等各類賽事,帶動旅遊人數744.01萬人,同比增長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