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25週年文藝演出現場,葛美林和同伴在進行演出前的最後綵排,他們手裏拿著印尼樂器昂格隆,表演彈唱印尼歌曲《鸚鵡》《莎麗楠蒂》。
登臺表演對於年過七旬的歸僑葛美林來説是一件駕輕就熟的事,她和一些同是歸僑的退休夥伴組了歌舞隊,常常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也受邀參加演出。每年的這個時候,農場都會辦一場演出慶祝“生日”。在她看來,到農場的那天也是她的“新生”之日。
1960年,10歲的葛美林隨父母從印尼回國,定居華僑農場,年輕時她是農場裏的文藝骨幹,這份熱愛也持續到年老。
成立於1953年的漳州市常山華僑農場是全國第二大、全省最大的華僑農場。1999年7月,常山華僑農場掛牌成立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8000多名歸僑僑眷在這裡落地生根、安家置業,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華僑農場煥發了新生。常山給了歸僑新家園,而歸僑也用雙手給了這片曾經的“鼎蓋埔”全新的面貌。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葛美林深有感觸,農場與其他地方不同,這裡的人來自五湖四海,有本地人、河南人、浙江人,也有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歸僑,大家的生活、飲食習慣不同,但對於音樂舞蹈的熱愛是相同的。每當音樂響起,她和歌舞隊成員唱起歌、跳起舞,有著一樣的快樂。
1952年,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的147名歸僑踏上了華僑農場的土地。當時,這裡還叫作雙山,只有7戶人家。因為地瘦人窮、屋塌人走,這裡地形四面環山,形似鍋蓋,當地人稱之為“鼎蓋埔”,留給這100多名歸僑的,只有3座土房、12個糞坑、300畝地外加一頭牛,一切都得靠自己從頭做起。次年元旦,“福建省歸國華僑常山集體農場”正式成立,這批歸僑成為建設的主力軍。從建場以來,農場先後安置了13個國家和地區的歸僑。
“常山從一片荒蕪到現在的新面貌,我們奉獻了整個青春。”陳惠珍是常山的首批“拓荒者”之一,開始時既要克服幹農活的生疏,又要習慣當地截然不同的飲食和語言文化,十分難熬。但她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建設祖國的熱情,在這裡開墾出了農田,並種植了橡膠、胡椒、香茅等東南亞農作物,從青絲到白髮,把農場建設起來。
歸僑還在房前屋後種起了東南亞蔬果,並和當地人分享,漸漸地便融入了當地的生活生産,把南洋歌曲唱響在田埂之上。
要説現在的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最有“僑味”的,當數這裡的早市。天剛擦亮,周邊城鎮的居民就來到常山菜市場,千層糕、蜂窩、椰絲卷……各種各樣的東南亞糕點組成了常山人獨具風味的早餐。
“很多人喜歡吃這些糕點,既有傳統的味道,又加了一些新的東西。”糕點攤前,“僑二代”老闆李光樂雖從沒去過印尼,但他從小在父母身邊耳濡目染,和這個遙遠的地方産生了味蕾上的共鳴,做出來的糕點讓很多印尼歸僑讚不絕口。
同樣在美食上鑽研的還有陳惠珍的外孫“僑三代”陳磊,他經營的東南亞餐廳收穫了眾多饕客。為了摸透東南亞菜係的做法,他向自家的親戚、當地歸僑請教菜品的傳統做法、材料,再融入閩南味,這樣製作而成的菜品既有東南亞的特色風味,又契合當地人的口味,頗受歡迎。
歸僑的故鄉情懷,通過舌尖味蕾,一代代地傳承下來。
“如今,常山就是我們的家鄉,在這裡的生活越來越好,也更有盼頭了。”葛美林的愛人黃德安説,他們在這裡相遇、相伴、相守,把對於故鄉的眷戀和愁緒融入了常山的建設中,用雙手創造了自己的新家園。
去年,中國-菲律賓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獲國務院批復,常山被列入漳州5個中方園區之一,擬規劃建設中菲産業深度對接園,享受國務院、省、市相關政策。常山也根據現有的産業基礎,編制“一心兩翼三片區”産業社區發展規劃,深耕食品精深加工、智慧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跨境電商等産業。(記者 楊淩怡 通訊員 黃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