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水利部推薦,《“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四站二院一中心”——福建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入選全國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典型案例,突顯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取得的新成效。
10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指出,要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加強重點領域、重點流域、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擴大生態環境容量。近年來,長汀強化科技創新,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推進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工作中,為加快推進長汀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實現了從全國水土流失重災區到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歷史性跨越。
因地制宜 因時演進
長汀縣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縣份之一,山禿丘荒、滿目瘡痍。但長期以來,受限于資金不足,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心無力。直到2000年被當地黨委政府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清單,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才得以大規模開展。
土地貧瘠、地表高溫是長汀水土流失嚴重區域最突出的兩個問題。增強土壤肥力,改善局地小氣候是治理的當務之急。植樹造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常用方法,但長汀動輒超過70℃的地表溫度卻讓常見的植樹造林法變得棘手起來。尋常樹木難以忍受如此高溫,問題何解?
既然種樹行不通,那就先種草,長汀提出“反彈琵琶”治理理念。
水土流失區域的植被群落變化通常是由闊葉林變成針葉林,再由針葉林退化成草本植物,最終成為一片荒地——這是生態系統的逆向演替過程。“反彈琵琶”理念則是將逆向演替變為順向演替,具體方法為“等高草灌帶種植”。長汀縣水土保持中心科技股負責人謝炎敏表示,該方法是在水土流失區挖水平條溝,在溝內播撒草籽,種植灌木和喬木,從而攔截坡面徑流,“這是以草促林,先種草增加地表覆蓋,降低地表溫度,後續種下的樹木才能成活”。
但此法只適用於坡面較平緩區域,在坡度超過25度的遠山陡坡,主要採用“挖一個穴,撒一把草籽”的小穴播草模式。
在等高草灌帶種植和小穴播草産生一定成效後,林分結構優化工作適時跟上。長汀縣原有植被中,80%是馬尾松。針對這個情況,長汀縣開始利用“老頭松”(指長期受水土流失影響導致生長緩慢、效益低下的馬尾松)改造技術優化馬尾松的生長,並在馬尾松林中補植闊葉樹。
提高治理針對性才能提升治理成功率,高草灌帶種植、小穴播草、“老頭松”改造等技術被穿插應用、綜合治理。長汀水土保持中心高級工程師林根根説:“水土流失治理要因地制宜、因時演進,針對不同地塊選取效率最高的治理方法,用最小的經濟投入獲得最大的治理效益。”
如今,長汀水土流失面積已由1985年的146.2萬畝減少到30.5萬畝,水土流失率從31.5%降至6.57%,低於全省平均水平。
鞏固提升 改善民生
長汀縣三洲鎮曾經是全省著名的水土流失區,如今成了花果山,連年舉辦楊梅採摘文化旅遊節。三洲鎮的楊梅、余陂村的鷹嘴桃,這些果樹同時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功臣。
為了給水土流失治理區域篩選出合適樹種,長汀專門建立了樹種篩選實驗室。最初,實驗室看中了30多個樹種,經過長時間實驗和大規模治理實踐後,經過層層篩選,範圍逐漸縮小到七八種。
正如林根根所説的,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門涉及農業、林業、水利等專業知識的綜合性學科,在治理過程中會不斷發現新問題。因此,專業人才是水土流失治理技術攻堅突破和迭代升級的必要支撐。
2012年以來,長汀縣實施水保人才戰略,建立健全長汀水土保持院士專家工作站、南方水土保持與綠色發展研究院、長汀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研究站等科研平臺,全面加強與福建農林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高校院所的科技協作,累計吸引了12名博士、45名碩士前來開展科研攻關。
不僅引進外援,同時注重內培。長汀當地長期躬耕一線的治理能手也是重要的科研力量。此外,為提高水土流失區鄉鎮幹部和農民技術員的水土流失治理技術,長汀還出版了《長汀水土保持志》,填補了我省基層水土保持專業志編制空白,為在更廣闊範圍內開展治理技術培訓提供了“教科書”。
水土流失治理成效來之不易,更需精心守護。林根根説:“即使是已經恢復正常水土涵養功能的地塊,同樣需要精心看護,鞏固成果。”為此,長汀綜合運用“天地一體化”、無人機航測、“互聯網+”等科技手段,完善水土保持監測技術標準體系和監測網絡體系。在重要干支流、生産建設項目和水土流失集中區建立監測站點,推廣應用自動化監測設備,提升數據採集、傳輸、處理和分析評價水平。
30多萬畝遠山陡坡和零星分散的水土流失板塊要久久為功;逐步恢復的板塊要鞏固提升;“兩山”轉換的路徑要不斷拓寬……長汀雖已成為我國水土流失治理的一面旗幟,但水土流失治理仍是一場尚未結束的硬仗。長汀水土保持中心副主任吳桂蕓説:“水土流失治理從60分到90分雖不簡單,但要想在90分的基礎上繼續提升則更加困難,關鍵在於將水土流失治理成果轉化成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她表示,未來不僅要加強水土流失存量板塊的治理,也要防止新增水土流失板塊的出現,還要將水土流失治理與改善民生、發展綠色産業相結合,使廣大群眾從水土流失治理中得到實惠。(記者 徐士媛 通訊員 陳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