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近年來,龍岩市連城縣紮實抓好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區整體保護各項工作,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將非遺融入校本課程,讓學生們在聆聽中感悟非遺、在體驗中探秘非遺、在欣賞中走進非遺,傳承家鄉的非遺文化。
學生們正在練習提線木偶 連城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日,記者在連城縣實驗小學蓮南校區“快樂50分”的課堂上看到,閩西客家木偶戲傳承人李慶梅正在上課,在她的指導下,學生們進行小組練習,小手指一彎一勾一提,小木偶活靈活現。
“我練習提線木偶已經差不多有兩年多時間了,經過這兩年的練習,已經能夠用木偶進行不少動作了,還參加了提線木偶戲《鬧元宵》的表演,我很喜歡這項藝術,我會繼續練習,將這項非遺發揚光大。”連城實驗小學學生黃梽勇説。
“十多年來,我一直投身於提線木偶的傳承工作,非遺進校園活動讓學生們深入、系統地學習提線木偶戲,提升木偶技藝,讓非遺文化更好地在校園、在孩子們身上傳承,我感到非常榮幸和高興。”閩西客家木偶戲傳承人李慶梅。
連城提線木偶戲是客家文化藝術的瑰寶,2009年連城木偶戲被列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産,2020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木偶戲進校園活動進一步普及了非遺知識,激發了學生對非遺文化的嚮往與熱愛。
“從2010年開始,我們把連城提線木偶列入了校本課程,在每週三的‘快樂50分鐘’上,有40名以上的同學練習提線木偶的提線技巧和演唱技巧,我們很多提線木偶節目都登上了省、市、縣的舞臺,並獲得了國家、省、市、縣的獎項。”連城實驗小學教師李益春説。
非遺進校園活動對於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義重大。為更好保護、傳承、挖掘非遺文化,連城在各中小學還開展非遺校本課程,激發學生學習和了解非遺的興趣,讓豐富的非遺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
“近年來,我們把閩西客家木偶戲、連城拳、雕版印刷技藝等非遺項目列入我們的校本課程,還邀請非遺傳承人每週定期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普及非遺知識,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孩子們的校園生活。”連城縣實驗小學校長羅桂龍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