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樓打造人工智慧集聚區和創新高地

來源:福州日報 | 2024年09月26日 11:42:26
福州日報 | 2024年09月26日 11:42:26
原標題:智算中心揭牌、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公共服務平臺落成——鼓樓打造人工智慧集聚區和創新高地
正在加載

鼓樓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成果展示。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 攝

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人工智慧是戰略技術,也是核心驅動力。9月23日,隨着鼓樓智算中心揭牌、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公共服務平臺落成,福州市鼓樓區的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開始為本地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智慧計算支持,並助力科技創新與産業升級。

鼓樓智算中心揭牌

算力是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小到每個人的生活,大到工廠企業的運轉、政府部門的運作,都離不開算力。

面對不斷增長的算力需求,鼓樓區動建智算中心。位於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二樓的鼓樓智算中心駕駛艙,正直觀反映算力的使用情況。

“鼓樓智算中心分期實施A、B、C、D四個中心,目前D中心作為先行試點已經建設完成,並且建成後就立即售空。”負責該中心投資建設的福州市鼓樓區城建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輝説。

在建設模式上,鼓樓智算中心堅持“政府引導、企業投資、自主運營、分佈部署、分期投建”的原則,成熟一個建一個,並通過國企領投撬動社會資本全面投入。

“我們與實達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孵化培養本地算力維護、運營的人才團隊,更好服務本地科技型企業。”張輝表示,通過智算中心的建成及運營,吸引企業落地,在産業結構升級的同時推動鼓樓數字經濟産業做大做強,補強數字經濟産業算力缺口。

為了在人工智慧賽道上走深走遠,實現降本增效目的,鼓樓區還出臺了專項的扶持政策,計劃每年投資1500萬元支持人工智慧産業。

其中1200萬元將用於算力補貼,在省市補貼的基礎上擴大覆蓋面,將算力補貼延伸至使用規模較小的中小微企業,扶持其做大做強;300萬元則用於對首臺套的智慧設備、首版次的軟體、人工智慧潛力企業、典型應用場景等方面給予補助。

鼓樓智算中心揭牌暨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公共服務平臺落成儀式現場。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 攝

鼓樓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福州日報記者 池遠 攝

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公共服務平臺落成

聚焦人工智慧産業賦能服務,鼓樓還重點打造了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公共服務平臺。

該平臺以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為空間載體,聚焦人工智慧産業賦能服務,引入國內外人工智慧頭部企業開放資源平臺,重點推進數字化轉型賦能、場景應用孵化、國産化生態建設、成果展示推介和人工智慧人才培育五項工作,幫助企業獲得人工智慧産品、人才、市場、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孵化服務。

人才是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的基石。針對此,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在人才培育方面,通過引入國內外頭部企業的培訓資源,建立線上線下一體化培訓服務,為開發者提供人工智慧領域全棧全場景的技術能力培訓。

“我們已經引入了華為HarmonyOS開發者能力認證等解決方案,未來還將繼續引入更多的認證和培訓系統,滿足鼓樓對人工智慧人才的需求。”平臺工作人員介紹。

今年,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公共服務平臺還將啟動創新夥伴計劃,深化與各類夥伴在算力使用、場景建設、數據利用、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創新合作,促進資源共享和供需對接,尋找利益契合點和最大公約數,進一步激發産業活力。

“同時,我們還將實現國內人工智慧大模型團隊拎包入駐,隨時帶着自己的技術和想法來鼓樓,這也是‘加速’二字的核心內涵。”上述工作人員説。

打造人工智慧集聚區和創新高地

作為數字福建建設示範區、國家智慧社會治理實驗綜合基地,鼓樓區將産業轉型升級瞄準人工智慧是有基礎的。

“鼓樓現有55家在人工智慧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重點企業,2023年人工智慧産業實現營業收入超120億元。”鼓樓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鼓樓積極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以福州軟體園為龍頭,以鼓樓科創走廊為承載,推動人工智慧産業集聚發展,加快建設全省人工智慧産業園先行區。

先行區範圍內,鼓樓區按照“343”的總體思路,建設人工智慧産業加速中心。所謂“343”,即聚焦三個重點領域(芯片首輪流片和首版次軟體、機器視覺、自主無人系統),推出算力、語料、場景、資本四個加速計劃,推進三項重點任務(人工智慧公共服務平臺、通用人工智慧應用轉型促進中心、孵化加速創新生態社區)。

下一步,鼓樓區將繼續堅持“平臺支撐、要素賦能、場景牽引、源頭培育、輻射帶動”,以算力互聯互通助力新質生産力發展,以數據融通、開發利用貫穿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始終,更好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慧集聚區和創新高地、數字應用第一區。

編輯:黃鈺姣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