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資廈門 第一塊“問路磚”如何誕生

來源:廈門日報 | 2024年09月13日 10:28:38
廈門日報 | 2024年09月13日 10:28:38
原標題:外商投資廈門 第一塊“問路磚”如何誕生 福建籍印尼華僑陳應登滿懷對家鄉故土的愛,毅然在一片荒灘野嶺上投建廈門印華地磚廠,由此引來大批客商投資廈門
正在加載

廈門印華地磚廠生産線車間。廈門市檔案館 供圖

廈門經濟特區管委會關於批准印華地磚廠首批國內設計國外供貨貨物進口的通知。廈門市檔案館 供圖

廈門經濟特區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是哪家?答案是廈門印華地磚廠。

在20世紀80年代初,一個偶然的機會,福建籍印尼華僑陳應登得知廈門成為經濟特區的消息後,毅然決定把印華地磚廠建到廈門。1982年1月10日,第一份外商在廈門經濟特區投資項目的合同簽訂生效,廈門印華地磚廠就這樣誕生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塊“問路磚”為一直在觀望、猶豫的境外客商鋪開了對廈門投資的道路。在印華地磚廠的影響下,來廈投資的客商日漸增多。

在當時還是一片荒灘野嶺的經濟特區,廈門印華地磚廠是如何創辦起來的?

第一位“吃螃蟹”來廈投資

所有問題都是第一個碰到

時間撥回到1981年。作為海防前線,長期處於封閉狀態的廈門,電燈不明,電話不靈,自來水常停。當時的經濟特區只是湖裏2.5平方公里的一片荒灘野嶺,連找一間廁所都很困難,更談不上什麼投資環境。在這樣的地方投資,要付出什麼樣的艱辛可想而知。但在陳應登心目中,對家鄉故土的愛勝過一切。

20世紀80年代,《廈門日報》曾多次刊發廈門印華地磚廠創辦投産的報道。陳應登在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道,1981年他得知廈門作為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經濟特區對海外投資者開放的消息,當即決定在廈門投資發展。彼時的印華地磚廠已在新加坡完成前期徵地和設計工作,由於捨不得放棄投資條件良好的新加坡,股東之間産生分歧,決定轉讓股權,其他股東都退了出去,陳應登集中資金,買下了工廠的全部股權。

就這樣,陳應登成為第一位敢於“吃螃蟹”的開拓者,來到了廈門。他一個人在剛剛建好的華僑大廈住了下來,一住就是5年。當時,廈門投資的硬軟環境都不具備,人們也不懂得如何同外商打交道。有關的法律、法規、管理辦法、實施條例都還在醞釀階段。作為第一個來廈門投資的外商,所有的問題都是他第一個碰到:水電供應,原料、燃料的價格,人才的招聘等問題他都碰到過,他也因此出了名。政府各個職能部門,從領導到具體辦事人員,都知道有個叫印華地磚廠的外資企業,老闆叫陳應登。

排除萬難三個月交出施工圖紙260張

為“四冶”施工隊讓房成為美談

1982年1月10日,陳應登與當時廈門市政府的代表——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公司和廈門經濟特區工程建設公司簽訂了廈門經濟特區的第一份外商投資合約,成為落戶鷺島的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全部投資額達新加坡幣900萬元(折合人民幣750萬元),廠址確定為湖裏工業區西北角的一塊土地(悅華路2號),佔地約18000平方米,廠房面積約5000平方米。

在廈門市檔案館裏,珍藏著1982年2月6日廈門經濟特區管委會印發的《對〈關於建設印華地磚廠的合約〉的批復》,批復裏寫道:同意新加坡印華私營企業有限公司在廈門湖裏出口加工區獨資建設和經營印華地磚廠,自投産之日起免徵企業所得稅5年,並按規定享受經濟特區的優惠待遇。1982年2月12日的《廈門日報》刊發的《第一家外資建廠獲准 印華地磚廠著手籌建》,文章寫道:“這個廠的基建工程將分成兩期,第一期工程約需兩年,首期工程完成後,即可年産一千萬塊地磚。産品將全部銷售國外。建廠工程已委託廈門經濟特區工程建設公司承包,並商定在六月份完成建廠設計並進行施工,爭取明年三月份建成投産。”

1982年3月9日,廈門經濟特區管委會印發《關於印華地磚廠有限公司申請投資的批復》,同意印華地磚廠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並開始進行籌辦公司的各項事務。

42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2年9月13日,印華地磚廠正式破土動工興建,比原計劃提前18天。1982年9月15日《廈門日報》頭版刊發動工的消息,並配發《眾手繪新圖——印華地磚廠動工興建記》。這篇文章寫道,按照常規,興建這樣一個工廠,提出設計方案要2至3個月,交出施工圖紙要花4至6個月,加上該廠的設備是德國出産的,德國的公司為了專利不願提供有關設備的詳細資料,這就更增加了廠房設計的難度。但是,負責設計的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居然在1個月內就拿出了方案,3個月交出了施工圖紙260張。

該文章還提到,經濟特區工程建設公司提出“做好施工前準備,以實際行動,迎接十二大召開”的口號,並立即成立印華地磚廠基建處,負責協調各單位建設步伐。當時的廈門市計委聽到地磚廠要開工,先調給水泥1000噸、木材150方、鋼材170噸,三航六處也借給不同規格鋼材15噸。福建省機械化施工公司負責平整地磚廠廠址的三隊,從8月13日開始向土石山發起總攻,在17天內挖搬6000方土石方,比原計劃提前5天完成20000平方米的平整任務,保證了土建單位施工。福建省安裝公司三處積極籌建管道工程。第四冶金公司從江西調來工人200多人,機械設備和材料6個車皮剛剛進場,尚未解決吃和住的問題,就馬不停蹄來到工地。

當時,有一個小插曲——原先給從江西趕來參加建設的第四冶金建設公司職工準備的5座活動工房,遠遠不能滿足居住需要。經濟特區工程建設公司的領導當即決定:將公司的辦公室搬到正在施工的職工宿舍樓,團總支管理的“青年之家”也讓出來。這一決定宣佈後,有的同志嫌搬遷麻煩;有的怕正在施工的宿舍樓用來辦公會影響質量;也有青年職工為今後沒有場所開展文體活動而感到不快。公司領導及時進行説服教育,大家的思想認識很快統一起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騰出了七間辦公室和用作“青年之家”的一幢房子。加上印華地磚廠基建處負責人吳維彪和林元讚走村串戶商借民房,三天裏借到可供60人住宿之處,還借到了30副床板,基本解決了“四冶”施工隊缺房的燃眉之急,保證了地磚廠按時施工。1982年10月5日的《廈門日報》以《讓房》為題報道了此事。

填補國內建材行業空白

印華劈離磚走進各大城市

工廠破土動工後,碰上廈門幾十年少有的暴雨,陳應登同德國的技術人員和日本的廠長整天披著雨衣,穿著雨鞋,泡在工地裏。駐在工地附近的某部隊首長,一聽説是建設經濟特區的需要,馬上派了4輛載重8噸的汽車支援拉沙石,又從1983年4月14日開始,每天派出30名戰士,和“四冶”的工人們一起冒雨戰鬥。

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克服重重困難,第一座現代化的廠房屹立於湖裏的荒灘野嶺中,印華地磚廠順利完成了全部工程項目的建設以及從德國引進的全套自動化生産設備安裝工作。1983年12月12日,印華地磚廠舉行基建工程交工驗收簽字儀式,並進入升溫烘窯和試産階段。1984年7月4日,第一條年産30萬平方米的劈離磚生産線剪綵投産;第二條生産線1987年投産,年産增至60萬平方米,産品質量達到德國工業標準DIN;在新增加的第二條劈離磚生産線剛投産之際,印華地磚廠又決定再增資擴建一個新車間,引進一條剛剛在國際市場問世不久的新型高檔墻地磚生産線。

印華地磚廠的投産填補了國內建材行業的一個空白。北起黑龍江、南至海南島,全國各地許多大城市重要建築物上都可以見到印華的劈離磚。廈門的外貿大廈、僑星大廈、華景花園、海景大酒店停車場等地,更是隨處可見印華的劈離磚。

40多年過去了,印華地磚廠雖已停産,舊廠房在保留經濟特區歷史印跡的基礎上,轉型成“印華1980文創園”。陳應登“敢為人先”的勇氣和他創立的印華地磚廠,成為廈門改革開放的生動注腳。(記者 陳冬 通訊員 劉莉麗)

編輯:莊媛媛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