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閩”于行 | “創”“新”“高”

來源:央視新聞 | 2024年09月08日 14:00:12
央視新聞 | 2024年09月08日 14:00:12
原標題:
正在加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科學謀劃了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

福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改革,成為福建的發展基因。當下,福建全省黨員幹部正深入學習、迅速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各項工作。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福建總站與福建省委宣傳部聯合推出融媒體系列報道《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改革“閩”于行》。記者跟隨福建“九市一區”的十位黨委書記,深入一線調研。在工廠、碼頭、村落,找問題,謀發展;在漁排、林場、醫院,聽民意,解民憂。從最鮮活的新聞現場,展現火熱的改革實踐。

福建是改革開放重要省份,今年以來,福建省委部署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幹爭效”行動,將爭優爭先爭效貫穿始終,一以貫之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一步引領全省上下牢記囑託、奮起再進,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

福建廈門,筼筜湖風光。

“創”

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一部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社會創新的歷史。改革開放因創新而盛、靠創造而強。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廈門城市風光。

改革,是廈門重要的內生動力,創新創造為廈門贏得先機的關鍵之舉。在鷺島,處處熱潮涌動,活力迸發。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廈門有7項科研成果獲獎,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今年7月1日順利完成金屬屋面及幕墻閉水建設任務的廈門翔安機場航站樓,實現了工期計劃再提前;2024年上半年,廈門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983.7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9%。

廈門自貿區。

創新“財政政策+金融工具”的經驗做法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全國首創營商環境監督聯絡點,率先全國出臺實施數字化營商環境提升方案;全國首創“e政務”自助服務新模式;以“廈門模式”為藍本的工程建設審批改革全國推廣……把準方向、守正創新、真抓實幹,一大批具有廈門辨識度的,改革創新經驗在全省乃至全國複製推廣。如今的廈門,形成了以經濟特區、自貿試驗區、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一帶一路”開放合作引領區、金磚創新基地為特色的多層次開放格局。

集裝箱船駛離廈門港。

交通運輸是廈門市改革創新的重要領域,其中港口作為支撐廈門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載體,2023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已達1255萬標箱,居全球第13位。

曾經“高耗能”“高排放”歷來是傳統印象中港口行業的代名詞。如何讓港口,這種重點能耗單位,也能助力減污降碳,廈門給出的答案是向著綠色智慧創新轉型。

在廈門港的海潤碼頭,集裝箱林立的堆場裏,沒有黑煙,少有噪聲,目之所及的港口橋吊、流動機械已基本實現全部電動化。當有船舶進港停靠在海潤碼頭時,可以直接使用岸邊的電源插座以滿足船舶的用電需要,實現了船舶在泊期間的尾氣零排放。不僅創新打造綠色港口,也降低了運營成本。

 “絲路海運”成“黃金水道”,廈門港一派繁忙。

2018年底在廈門創建並首開的“絲路海運”,已迅速成長為港航界知名品牌,命名航線累計發佈122條,通達46個國家和地區的135座港口,聯盟成員達330家,完成集裝箱吞吐量超1800萬標箱。其中,廈門港作為“絲路海運”始發港,開行61條命名航線(含60條集裝箱航線、1條散貨航線),接待命名航線船舶約1.1萬艘次。

商旅于途、舶交海中。在廈門,“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的大通道,將海運優勢轉化為國際間合作勢能,把中國經濟的大海和世界經濟的汪洋緊緊融匯在一起。廈門充分發揮新發展格局節點城市作用,將全球資源、産能、市場緊密相連,通過創新創造,令海上絲綢之路再次煥發新的榮光。

俯瞰漳州九龍江。

創新求變,增效提質,在漳州,龍江大地處處激蕩著産業發展、項目建設的熱潮:2月21日,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資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中沙古雷乙烯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動工;5月21日,今年全國首個新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在漳投産;6月25日,嫦娥六號月背“挖寶”歸來,龍溪軸承研製的關節軸承發揮關鍵作用;6月27日,全國首個批量化應用單機容量1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項目——三峽集團福建漳浦六鰲海上風電場二期項目實現全容量並網……

創造“便利漳州”, 跑出“漳州速度”。為服務好重點項目,漳州加強要素保障,創新建立了重點項目建設協調服務機制,有力破解資金、土地等要素問題,獲批用地7513畝、居全省第一,總用地供應16385畝、居全省第四,其中工業用地供地4814畝、居全省第一。

在漳州,總投資約448億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動工。

今天的投資力度,就是明天的發展速度。在重大工業項目的牽引下,一批批好項目紛至沓來,持續釋放投資潛力,為漳州工業投資增長提供蓬勃動力。中沙古雷乙烯、漳汕高鐵、漳州核電二期3號機組、龍池大型工業綜合體、華安抽水蓄能電站、華昌大型城市綜合體6個百億元項目開工建設。

漳州土樓。

如今的漳州,持續主動創新創造,優化營商環境,爭優爭先爭效再奮進,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濱海城市、全力打造福建高質量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提供漳州力量。

“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寧德汽車倉庫。

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産品為代表的中國“新三樣”,正成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攀登“高峰”的最新象徵。隨著新能源汽車産業迎來爆髮式增長,寧德全産業鏈佈局的成果顯現,寧德鋰電新能源産業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動力電池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寧德已擁有電化學儲能技術國家工程中心、福建省鋰離子電池企業重點實驗室、新能源科技研究院等。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類電池市佔率分別連續11年、6年、2年排名全球第一,動力電池這個“金娃娃”,讓寧德走出了一條後發地區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路徑。

寧德新能源産業蓬勃發展。

寧德霞浦風光。

龍頭企業引領,配套企業跟跑,寧德圍繞鋰電新能源等重點産業集群,強龍頭、強配套、強協同,專班對接,讓成果加速孵化,建成投用全國首個專為鋰電産業服務的國家級知識産權保護中心,保障鋰電技術創新優勢。寧得市支持企業擴展應用新場景、探索儲能新賽道,孵化出光儲充檢、電動船舶、重卡換電、電動礦卡、電池租賃、電池回收、海上牧場等一批新模式新業態項目落地,成為全國新能源新材料應用場景最豐富的城市。

弱鳥先飛,滴水穿石。寧德正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先進製造業,加快三都澳開發建設,建成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三明尤溪,城市風景。

醫改、林改,三明作為一座具有改革基因的城市,堅持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20多項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在三明落地。三明市被認定為全國首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推廣基地、入選全國首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等。先後成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領導小組,建立了部門協同、權責清晰、高效運轉的行政管理體制,打通政策實施落地的“堵點”,將改革不斷向前推進。三明醫改經驗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充分肯定,並多次發文在全國推廣。

沙縣小吃第一村,三明俞邦村。

三明,以創新為出發點發展新質生産力,作為老工業基地的三明,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努力把傳統産業引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堅持以新質生産力塑造發展新優勢。三明市啟動的新一輪六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在裝備製造、氟新材料、石墨烯材料、生物醫藥、現代農業等領域佈局建設了六大科技創新平臺,並拓展研究領域,將滬明氟代制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三明轉化醫學研究院納入支持範圍,初步構建具有山區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福建三明,桂峰曬秋。

一代又一代三明人堅持用改革開路、以“新”破局,一座“風展紅旗如畫”的活力新城生機勃發。如今三明市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出來的新動力,全力開創發展新局面。

“高”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高質量發展是遵循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的發展。

龍岩永定初溪土樓群。

在福建龍岩,黨員幹部群眾持之以恒推進改革,統籌做好經濟和自然兩個規律的發展之路,讓這片古老的土地煥發勃勃生機,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福建龍岩,連城工業園區生産線。

工業被視為立市之本、興市之器、強市之基,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近年來,龍岩落實“工業強市”戰略,堅持“大抓招商、大抓産業、大抓項目”,全力以赴推進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建設。全市工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563.1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844.7億元,已初步形成“2+4”(即有色金屬、機械裝備2大主導産業,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節能環保4個戰略性新興産業)工業産業體系,其中有色金屬産業産值破千億,龍工、龍凈、福龍馬等機械裝備産業“龍”字企業綜合競爭力處於國內行業領先地位。

龍岩漳平,櫻花茶園。

今年上半年全市GDP增長5%,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26個、總投資653億元。亮眼的經濟數據同時,龍岩老區蘇區人民持續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23年12月,全國首單水土保持項目碳匯交易在龍岩成功簽約;全國林改第一縣武平縣推出“e林通”平臺,積極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龍岩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綠色發展路子,高質量發展之路更加蹄疾步穩。

福建是改革開放重要省份,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福建牢記囑託、感恩奮進,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一系列發展難題,形成一系列制度成果,為推動新時代新福建建設蓄勢賦能。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正以新的改革實踐縱深推進新福建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福建新的更大貢獻。

監製 | 田忠卿 李宇飛

統籌 | 李慶波 林舟 陳庚

編輯 | 黃志豪

編輯:陳少婷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