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武漢新華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術研究院,85後院長張茜茜正帶領同事,就一項“新型微生態製劑高産穩定化生産技術”與技術提供方——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梁運祥教授團隊展開中試接洽工作。
微生態製劑是新華揚公司的主營産品之一。根據行業發展趨勢,該公司需引進上述新技術,進一步提升産品競爭力。
7月16日,新華揚公司在“湖北科創供應鏈天網平臺”(以下簡稱湖北科創“天網”平臺)發佈了需求。張茜茜沒想到,第二天,這項技術就得到了響應;9天后,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多虧了‘天網’平臺,幫我們又快又好地解決了技術需求難題。”張茜茜説。
梁運祥教授自上世紀90年代起就專注于微生物發酵領域的研究,在這一領域積澱深厚。在他看來,借助這一平臺,團隊的科研成果可以更快更精準地在業界落地,提高了轉化效率。
長期以來,科研成果是否為企業所需,企業痛點能否被精準解決,是多地面臨的共同困境。在湖北,一批高校、國家級創新平臺、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每年産出大量科研成果,如何用好這些成果,加速其轉化,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為有力的科技支撐?
2023年6月以來,當地探索建設以“用”為導向的湖北科創“天網”平臺。這一平臺先期以武漢東湖高新區為試點,模式成熟後在全省推廣。平臺按照“地網築基、天網鏈結、雙向融合、政策賦能”的思路,構建科創供應鏈體系。目前,在該平臺,湖北17個市州專區已正式上線運行;線下,已形成1個服務中心、8個園區掛牌服務節點和多個專業服務驛站格局。
平臺將線下創新資源、需求採集與供需匹配線上化、模塊化、標準化。“企業出題、高校院所響應、以需定研,供需可實現智慧匹配。”湖北科創“天網”平臺運營主體、湖北科創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霞介紹。
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湖北科創“天網”平臺已吸引34706家企業入駐,共發佈需求17417項。其中,供需對接已完成4885項。
入駐企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的企業數量佔比較高;在技術、人才、金融、場景4類需求中,技術類需求佔比最大。
供給方顯示,各項技術專利、科研成果等可供隨時搜索查詢;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形成“人才庫”;不同類型的金融産品一目了然;平臺還突破湖北省域限制,“一鍵鏈結”全國中科院115家院所資源及30余家實驗室、工研院、高校資源,實現跨區域AI智慧匹配。
“‘天網’就像‘科創淘寶’平臺,企業在平臺上找技術就像網購一樣方便快捷。”在武漢敢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俊龍看來,湖北科創“天網”平臺的出現,讓企業與科研院所之間實現了供需信息的有效流動。
今年2月21日,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該公司登錄湖北科創“天網”平臺,提交了一份“高集成工業級紅外光學氣體傳感器研製”的技術需求。第二天,就得到了湖北光谷實驗室的回應。雙方接洽順利,目前已實現這一傳感器的小批量生産。
在該平臺上,武漢敢為科技有限公司還提交了一份“三維多模式實時風場掃描的激光測風雷達系統研發”的技術需求,希望與科研端共同在傳統激光測風雷達基礎上,完成多模式掃描、三維實時風場測量和高數據更新率的升級。
需求發佈僅3天,就收到了湖北光谷實驗室的反饋。在該實驗室,畢業于清華大學的90後博士孟令鐲與團隊夥伴近年來一直圍繞該技術進行攻關,並取得相關成果。經前期對接,今年6月底,雙方已完成第一階段樣機研製,眼下正對樣機進行調試與完善。
孟令鐲説,這種以“用”為導向、以需定研的技術研發路徑,“更貼近市場需求,大家在研發過程中也更容易産生獲得感”。
湖北光谷實驗室辦公室副主任施維軒介紹,作為技術供給方,該實驗室已通過湖北科創“天網”平臺對接了多家企業多項技術需求。“湖北科創供應鏈不僅可以讓供需雙方線上‘一鍵淘寶’,也可以讓供應鏈涵蓋的技術經理人團隊提供專業的線下對接服務,大幅提升了科技成果向企業轉移轉化的匹配效率與精準度。”施維軒説。
“這得益於湖北科創供應鏈體系設置的‘1+5+15’工作機制。”萬霞介紹。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加強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湖北科創“天網”平臺給每條信息配備了“技術經理人”,在AI智慧匹配的基礎上,技術經理人進一步核實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再全流程參與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對接,實現“1天對接、5天詳細溝通、15天給出參考解決方案”。
高效精準的服務之外,還有真金白銀的支持。湖北科創供應鏈每年設立兩億元專項科研激勵資金,分階段對匹配成功的項目進行資金支持。主要支持方向為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主導産業和新一代人工智慧、醫工交叉、腦科學、量子科技等未來産業。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以‘鏈’破局,用科創鏈帶動産業鏈。”萬霞説,接下來,平臺還將繼續完善機制,進一步在促進科技創新與産業融合方面發揮作用,不斷助力區域提升産業競爭力和創新活躍度,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