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永泰:聯村聯建有方子 抱團振興有路子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8月16日 18:53:55
央視網 | 2024年08月16日 18:53:55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 天剛濛濛亮,福州市永泰縣葛嶺鎮臺口村的村民林清就運著一車的青梅來到梅百華企業。

“現在好了,我們周邊這4個村的村民直接把青梅拉到企業收購點,價格穩定,不用像以前那樣,每天面對不同的中間商,被隨意壓價。”林清笑呵呵地説道。

他口中的4個村是指永泰縣青梅主産區的東星村、臺口村、溪洋村和萬石村。這裡的青梅以其酸甜適宜、果實飽滿而聞名遐邇。然而,由於往年缺乏産業集群化、標準化,各村陷入“各自為戰”的“內卷”狀態,豐收盛景下,曾幾度出現“果賤傷農”的現象。

轉機出現在中心村黨委建立以後。近年來,永泰縣深入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在福州市率先試點中心村黨委建設的基礎上,將全縣255個行政村優化組合設置為72個中心村黨委,著力破解由於城鎮化快速推進、青年人外出務工等原因,面臨的公共服務緊張、日常管理困難等治理難題。葛嶺鎮將東星、臺口、溪洋、萬石等4個村黨支部進行聯建,成立了東星中心村黨委,探索出“中心村黨委+青梅産業聯盟”發展模式,實行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統一購銷,有效解決銷售渠道單一、農産品附加值低、抵禦市場風險不強等問題。

在《振興李梅産業發展若干措施》《永泰縣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實施方案》等扶持政策的引導下,東星中心村黨委通過流轉成員村中臺口村橋頭地塊、溪洋村文埕灣地塊等土地,引進可消化加工全縣6萬多噸青梅産量的梅百華、梅滿天下等行業龍頭企業,高標準打造青梅現代農業産業園。

好山如何出好梅?東星中心村黨委充分協調用地、資金等要素,將有限的人力集合起來、分散的青梅資源整合起來,按照“青梅種植到哪,産業路就修建到哪”發展思路,爭取鄉村振興等資金230萬元,統籌用於修建青梅産業路。為了扭轉青梅産業管理粗放、種植效益低的發展局面,中心村黨委還建立“黨支部+企業+農戶”的合作機制,制定青梅種植實用技術培訓計劃,舉辦高素質梅農培訓班、致富&&人培訓班,指導種植大戶採用分級手工採摘和矮化修剪等青梅種植實用技術,提高青梅品質。同時聯合為梅農辦理意外事故救助保險,全力護航採摘安全。

在青梅採摘季,東星中心村黨委通過與企業協商約定保底收購價每公斤2.4元,手採規格梅收購價每公斤不低於3元,讓利於梅農,每公斤可增收0.4元以上,共收購成員村青梅1.75萬噸,至少帶動梅農增收600萬元,實現“以企助村壯大村集體經濟,以村促企提高企業收益”雙贏的局面。

不止步于改造低産梅園,中心村黨委依託溪洋村閩臺鄉建鄉創樣板村、百花農莊,引導成員村培植多品種花卉、綠植,彌補梅花花期短的缺憾,打造“詩意梅花”網紅打卡點,舉辦李梅文化藝術活動,創作與陳院院修建洪山大橋、溪萬兩村團結協作的“青梅文化”有關藝術作品,塑造“良埕梅景”獨特品牌,傾力打造李梅特色産業建設,以花為媒、以果會友,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

村村聯手,握指成拳。從“單打獨鬥”到“抱團發展”,從“單兵突進”到“整體聯動”,永泰縣把中心村黨委建設作為破解農村基層黨建問題的重要抓手,與村組織陣地建設、村級&&人隊伍培育、村集體經濟發展等一體謀劃,將各村的資源、人才、産業等優勢融入“組織鏈”,嵌入“産業鏈”,不斷突破山村發展瓶頸,“聯”出組織創新的戰鬥力,“聯”出強村富民的幸福夢,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共贏,一副“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的永泰鄉村振興“山水畫卷”徐徐展開。(陳海萍)

編輯:黃鈺姣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