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來,泉州持續活躍于全國文旅熱榜:“宋元中國·海絲泉州”獲評“2024年城市文旅品牌創新十佳案例”;“打造最具煙火氣的世界海絲名城”入選“2024全國旅遊目的地高質量發展十大經典案例”;在“2024年度C城旅行趨勢城市榜單”中榮登熱門旅遊目的地榜、人文歷史主題榜等四大榜……
自去年,泉州全市旅遊收入突破1000億元大關,當地文旅呈現長紅之勢。勢從何來?中國旅遊研究院評價道:“縱貫千年的歷史人文,磅薄大氣的山海生態,‘站如東西塔,臥如洛陽橋’的果敢與堅韌,‘一街一巷,一音一花’的煙火氣息,匯聚成泉州文旅‘破圈’的最大底氣。”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協調機構,建立文化遺産保護督察制度,推動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作為世遺之城,泉州全面推進歷史文化遺産整體性保護、系統性傳承、創新性發展,使千年文脈賡續綿延,也為活態利用奠定了基石,創造了文化遺産保護的泉州經驗。
系統性修繕提升之路
文化遺産系統性保護,需要思想上高度重視,眼光上保持前瞻,行動上有條不紊。這從泉州府文廟的系統性修繕提升可見一斑。
從泉州府文廟廣場穿過大成門,站在泮橋上眺望大成殿及東西廡,入眼一幅古樹藍天的圖景。數年前,這裡是另一番景象——府文廟西側,一些單位宿舍高立,府文廟整體風貌被打破。
府文廟之困,亦曾是泉州古城之困。歷經歲月洗禮,泉州古城一度面臨著基礎設施老化、建築風貌破舊、業態逐漸衰敗的時代困局。
2017年,泉州被列為第二批“生態修復 城市修補”試點城市,全面實施古城風貌保護、古城文化遺産保護、古城基礎設施提升、古城旅遊提升、古城家園共造、古城業態活化等六大工程,開啟古城系統性修繕提升之路。
“結合泉州申遺工作和城市風貌提升,府文廟西側4棟建築、北側沿打錫街的3棟商住樓屋頂臨時搭蓋被拆除,部分建築進行了降層處理,沿街進行了立面整理,提升了府文廟景觀暢通和歷史格局恢復。”泉州府文廟文物保護管理處主任何振良介紹。
底蘊深厚的文脈經絡,燦若繁星的文化遺存,構成泉州獨有的城市特質。泉州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4處,在設區市中居全省第一位,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4處、全部不可移動文物3785處。其中,泉州古城7.62平方公里範圍內,就有世界遺産點8處、各級文保單位59處、省級以上文化街區3處。
文化遺産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文化遺産保護並非一夕之功,如何做到體系式的保護和規劃?泉州精心守護,強化頂層設計,在考古發掘研究、文物保護修繕、建設管控、監測體系、安全管理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系統性推進文物保護。
申遺成功3週年之際,《泉州市世界遺産文物保護利用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發佈。此前,《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跡遺址”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辦法》《“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遺産保護管理條例》等6部法律法規相繼頒布實施。同時,泉州印發《“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系列遺産管理規劃(2021—2030)》,正在編制或已出臺的遺産點文物保護規劃13個,推動完善“1+N”規劃體系,進一步促進和規範泉州世界遺産的保護利用工作。
在建立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協調機構上,泉州敢為爭先。近年來,泉州成立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中心等機構,並與國內多家頂尖專業機構開展合作與交流;構建起全省首個覆蓋國家、省、市三級文物的保護試點,開啟古城“文物保險+技防+人防”的文化遺産管護新模式;出臺惠民措施,助推解決私人産權文物保護單位管理難點……以規劃為引領,泉州建立起覆蓋文物保護各環節的長效管理運行機制。
文物保護,要看得見歲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脈。泉州以“微衝擊”“微改造”“微擾動”的技藝,長期不懈地維護文物的歷史風貌。府文廟大成殿修繕保持了建築整體的原汁原味,重現府文廟建築群的典雅風韻;“微改造”舊館驛古街巷,植入清源驛、茶肆等文化空間,重現泉州宋元繁華景象;以“微創手術”形式、繡花功夫匠心推進中山路等歷史文化街區的修復……
微干擾、低衝擊,泉州打造出一個個文物保護“樣板區”。
全社會參與的文保模式
泉州文物數以千計,單靠政府的力量要做到有效保護困難重重。發動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是泉州的破解之道。
暑假期間,石獅世界遺産點石湖碼頭遊客絡繹不絕。“石湖碼頭,與六勝塔、萬壽塔並稱為石獅‘海絲三寶’,是體現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運輸網絡的代表性遺産要素……”近日,石獅石湖碼頭六勝塔遺産點保護管理站站員郭增沛在為遊客作講解。
“90後”郭增沛是土生土長的石獅市石湖村人。“小時候就在石湖碼頭邊上和小夥伴一起玩耍,可以説石湖碼頭是伴著我長大的。”郭增沛説,2017年,他大學畢業後選擇回到石獅,成為一名文化遺産守護者。如今,他與另外兩位同事共同守護著石湖碼頭和六勝塔兩個遺産點及周邊區域。
文物保護,人民群眾不僅是見證者、受益者,更是參與者。在泉州,人民群眾是文化遺産的創造者、使用者和守護者,是文化遺産的真正主人,他們以主人翁的意識,傾心守護身邊的文化遺産。
胡家其30多年風雨無阻守護九日山祁風石刻,張和平老人30多年用畫筆為泉州文化遺産寫生,陳德杉阿伯30多年用心用情講述洛陽橋故事……無數自發自覺守護、弘揚、傳承文化遺産的泉州民眾,敞開家門、打開自己的生活迎接八方來客。
每逢節假日,泉州各個世遺點都會開展公益講解活動。據泉州市文旅局文保科科長葉俊偉介紹,如今泉州文化遺産有百名觀察員、千名志願者、萬名守護人,廣泛參加志願講解、專業諮詢、義務巡查等志願服務工作。
泉州千餘年來遠洋商貿活動多元共榮的理念,塑造了社會官方與民間共治共享的優秀傳統。在泉州,行政管理與民間傳統管理相互配合,是文物保護管理機制的突出亮點。
泉州宋元時期支撐商品運輸的大型公共設施,如順濟橋、碼頭、標誌石塔等,都是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下,花費大量的資金、技術和管理資源才得以建設和維護。如今,泉州古城世遺文化保護髮展基金成立,向社會募集近2000萬元資金,專項用於保護髮展事業。
依靠財政資金撥款、社會事業硬投入是文化遺産修繕的老辦法,然而長久來看並不可持續。對此,泉州發動民間社會多方資本參與,共同推進泉州古城修繕提升。
在泉州,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紛紛參與古城保護共建,近三年來投入大量資金推進“活古城”“微改造”戰略,探索發展1+N投融資機制,形成了全社會參與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良好機制。
“靈活高效的官方與民間機制相互助力的保護管理範式,使得泉州古城保持著非凡的傳統韌性和發展活力。這樣的文物保護利用經驗,對於國內眾多的歷史文化古城,尤其是大量的沿海地區商貿古城的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具有一定的可複製性示範潛力。”泉州市文旅局副局長出寶陽説。
活化利用“觸摸”歷史
在保護與傳承之間,泉州在把保護放在第一位的同時,從需求側不斷洞悉文化遺産保護的內涵與外延,做到有生命力的合理利用、活態傳承,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發揮作用,認真解答“既要、又要”的辯證法答題。
近日,“忠義韆鞦”海峽兩岸關公文化書畫展巡展暨文武二聖書畫聯展在泉州府文廟舉行,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觀。這樣的文化展覽,在府文廟全年常態化開展。
泉州府文廟4座專祠,全部以原貌對外開放展示:蔡清祠開闢為《泉州文庫》整理編纂出版委員會辦公室,常年舉辦儒家典籍展;莊際昌祠設立“百姓書房”,為群眾提供閱讀服務;崇聖祠實時舉辦小型臨時展覽;李文節祠為“泉州府文廟南音樂府”,堅持舉辦非遺活態展示。
“府文廟至今仍延續‘廟學祠合一’特色,融入泉州文化教育與生活,成為城市公共文化活動空間的組成部分。”何振良説。
泉州文化遺産不是生硬的建築物,而是滿載人間煙火味,深刻融入當地群眾的生産生活。在泉州,很多世界遺産點免費開放,成為市民休閒放鬆場所,古城遺産緩衝區內至今還有眾多老百姓世世代代生活其中。
位於泉州古城花巷89號的傅宅,經歷近百年的風霜洗禮,建築已開始出現各種結構性病害。為推進泉州古城保護提升,活化利用傳統風貌建築,泉州市古城保護髮展指揮部在開展古城街巷提升過程中,對傅宅等一批古城風貌建築空間進行修繕提升,將其打造為“古城會客廳”,引導古城業態更新,充分展示泉州歷史文化底蘊。
秉承“共建共享”的理念,泉州不僅完成了系列環境整治提升項目,切實提升古城居民的人居環境,還通過對文物活化利用,最大程度留住傳統韻味,打造“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人留鄉愁”的街巷文化活樣本。
去年“五一”假期,泉州城南廟會在天后宮和德濟門遺址廣場重啟,此後在節假日等重要節點常態化舉辦。廟會期間,不僅在天后宮戲臺上演高甲戲、打城戲,還匯聚了泉州眾多非遺、傳統民俗、傳統小吃,再現“宋元廟會社戲景象”。
泉州將文化遺産展示利用融入社區生活、賦予實用功能,建立起遺産與社區共存關係,最終實現文化遺産的活化利用與可持續發展。
德化窯、晉江金交椅山窯等一個個神秘的考古點被建成考古遺址公園;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各遺産點展示館等15個展館全部免費開放;世遺文物遊、活態文物遊等不同文物主題旅遊路徑將散落在各地的文物點串聯起來……通過活化利用挖掘歷史文物的多重價值,泉州不斷拓展人們感知歷史文化的渠道和深度。
對活態的追求,使泉州成功打造出一處處既“接地氣”又“煙火氣”十足的文物點,最終匯聚成一座現代化的“光明之城”、一座“活著的古城”,吸引遊客聚集而來。2024年春節假期,泉州接待遊客818.12萬人次,同比增長159.4%;“五一”期間接待遊客558.21萬人次,同比增長82.51%,多項指標居全省第一。(記者 潘賢強 雷光美 黃瓊芬 東南網記者 謝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