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永泰:“趕鴨子上架”為産業發展插上“數智翅膀”

來源:人民網 | 2024年08月13日 18:48:00
人民網 | 2024年08月13日 18:48:00
原標題:
正在加載

蛋鴨離水登“陸”,“喬遷”至智慧化鴨舍;1名飼養員日理萬“鴨”,“一條龍”服務5萬羽蛋鴨;機器人巡檢,全自動化識別病殘死鴨,檢出率達到99%……如此“數智”的養鴨方式,就在“永泰金蛋工程”裏可見一斑。

“金蛋工程”項目落地福州市永泰縣丹雲鄉丹雲村,共分三期,佔地255畝,總投資3.5億元,計劃飼養蛋鴨90萬羽,後備蛋鴨30萬羽。該項目是響應國家“創業創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號召的重點工程,依託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陽蛋業)在蛋禽數字化智慧化養殖技術的領先優勢,構建融産、銷、學、研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村農業産業綜合平臺,在永泰打造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蛋鴨全産業鏈綜合體,實現鴨蛋全産業鏈的閉環和融合的可持續發展,積極帶動周邊農業産業發展,為“鄉村振興”事業樹標桿、做示範。

水禽逆襲“旱鴨” 技術創新助力蛋鴨高效養殖

時值孟冬,福州的陽光溫暖和煦。從永泰縣城出發,駕車1個多小時來到永泰縣金蛋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蛋公司)。6棟鴨舍、1棟數字中心,佔地面積70畝,並排有序坐落于深山裏。

走進“智慧鴨舍”,一枚枚鴨蛋正乘坐“電梯”,順著設置好的傳送帶,自動送至集蛋車間,工人眼疾手快,挑出“破蛋”,其餘鴨蛋通過自動裝托機碼垛好,再由另一名工人堆疊打包後拖至裝車區等待運走。

深山裏沒有開闊的水源,性喜戲水的蛋鴨,為何能夠成功旱養?

“我們使用自主研發的集自動化、信息化、智慧化于一體的全套籠養技術設備,讓‘趕鴨子上架’成為規模化養殖的新方式,使水禽旱養成為可能。”金蛋公司現場負責人許建華説,“‘金蛋工程’一期項目于2021年9月投産,上架蛋鴨最高可養30萬羽,實際養殖28萬羽蛋鴨,日産鮮蛋可達22萬枚。”

許建華介紹,二期項目佔地60畝,目前5棟鴨舍建設及籠具定制已完成,預計今年年底安裝投産。三期項目規劃分為“育雛育成”“産蛋鴨”兩大養殖區,預計佔地125畝。

“趕鴨子上架”籠養技術提高了養殖效率。據了解,傳統的蛋鴨養殖,1名飼養員最多管理3000隻鴨子,飼養30萬羽則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如今一棟鴨舍,只需配置1名飼養員,就可負責5萬羽蛋鴨,6棟鴨舍只需配置6名飼養員。

數智化精準飼喂管理系統,“趕鴨子上架”籠養技術實現規模化養殖。永泰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同時,“金蛋工程”引入了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蛋鴨養殖機器人——“木雞郎”橫空出世,更是極大地提升養殖效率。許建華介紹,該機器人可實現全自動化巡檢,根據蛋鴨躺、倒、爬等姿勢,通過圖像識別和溫感再識別相結合的方式,對病殘死鴨發出預警信號,並將精準定位信息發送至後臺或手機終端,飼養員根據預警信息進行及時處理,檢出率達到99%。“通過技術賦能,實現了科學化育種、數智化養殖、實時化監控和標準化作業。”許建華説。

“公司還對蛋鴨喂養的飼料進行數據積累,再經大數據分析,實現數據從‘資源’向‘價值’轉化。”許建華快速地打起經濟算盤,一噸飼料3500元左右,一羽蛋鴨産蛋週期約500天,在不影響産量、品質前提下,如果每羽蛋鴨每天節約1克飼料,將極大地降低飼養成本。

“臟亂差”到“高大上” 推動傳統養殖行業轉型升級

傳統的蛋鴨養殖常被扣以“臟亂差”的標簽,而現在採用“趕鴨子上架”籠養技術,讓飼養過程變得井然有序。許建華介紹,鴨舍溫度、濕度、氣味、糞污等全自動化處理,舍內恒溫、恒濕、通風條件好。

蛋鴨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舒適、安全乾淨的環境中,與外界物理隔離,大大降低感染病毒病菌的風險。生産出的鴨蛋實現零污染,品質更有保障,打造出“從鴨舍到餐桌”的全閉環供應鏈。

“‘趕鴨子上架’的創新方式,讓整個養殖場變得‘高大上’,提升了養殖産業形象,也提高了産品的附加價值。”永泰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林景強説,“這種養殖方式將傳統粗放式水養為主的飼養模式轉變為集約化的規模化模式,推動傳統養殖行業的轉型升級,如同為産業發展插上‘翅膀’。”

同時,“金蛋工程”通過碳匯交易和有機肥反哺永泰縣李梅産業,將蛋鴨糞污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探索出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林景強説,經測算,金蛋公司開展的畜禽糞污綜合利用工作,每年將15萬噸鮮鴨糞轉化為3萬噸有機肥,可開發出碳減排量約3.6萬噸,以現有市場交易價計算,每年可以增加72萬元額外收入。

“未來永泰計劃在丹雲鄉培育建立金蛋博覽園,集稻鴨聯養、休閒觀光等於一體的産業發展新模式。”林景強説,政府部門將引導養殖業主大力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推廣自動化、智慧化、資源化、無害化等養殖技術,通過項目帶動、産業帶動,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畜禽産業帶。

編輯:莊媛媛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