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2023年12月,山東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正式獲批成立,成為全國首個主體範圍在海洋、主導産業在海洋的海上經濟開發區。近日,“改革風帆勁 萬億徵新程”煙臺改革·媒體行走進這座“藍色糧倉”,探索該區“向海要糧、向海圖強”的深化改革新路徑。
經海005號網箱
既然是“首個”,就意味著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意味著必須要創造新經驗、蹚出新路子、做出新示範。長島綜合試驗區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基礎優勢和海洋牧場先發優勢,深化産業培育模式變革、綠色低碳理念變革、應用場景集成變革、管理運行體系變革,以敢闖敢試精神實施新一輪大保護大發展三年行動,闖出了一條海島保護開發的新路徑。
在探索推廣高端化養殖業發展新模式方面,長島在全國率先建設集“海洋牧場+智慧網箱+養殖工船”等多種養殖類型于一體的深遠海養殖漁場,已建成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14處,其中國家級6處、約佔全國1/28、全省1/10。探索推廣多元化加工業發展新模式,在島內建設貝藻珍綠色生態繁育養殖基地,系統打造“長島海珍”區域公用品牌。
長島綜合試驗區深改辦副主任王俊紅介紹,2021年,亞洲第一個單體最大的網箱落戶長島。目前,長島一共有智慧化大網箱12座,其中,經海漁業有8座。“網箱是68米乘68米、高35米,可以養有我們的黑鮶魚,一個網箱可以養120萬噸;養我們的虹鱒,也就是中國的三文魚,一個網箱能養大約是40萬尾。”王俊紅説,今年經海002號網箱實現陸海接力,虹鱒魚養殖6月15號出魚,現在已全部出完,“大約出了600噸三公斤以上的大規模虹鱒,也實現了我們陸海接力虹鱒養殖的一個新突破。”
虹鱒魚起魚
為了推動應用場景集成持續優化,長島實施“藍倉數智”工程,搭建島陸海一體智慧信息網和海洋綜合立體觀測網,推進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與港口服務監管深度融合。實施“藍倉策源”工程,深化與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省海洋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戰略合作,加強與青島嶗山國家實驗室、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等科研平臺交流對接,建設現代海水養殖新成果應用示範、海洋國際交流合作基地。在加強管理運行體系變革方面,設立長島綜試區海洋經濟促進局,專職專責推進海洋經濟開發區建設。深化與國豐、經海等企業合作,聯合省市國資和基金共同成立20億元藍色糧倉(長島)海洋發展基金,成立産業基金投資引導。規劃實施以種苗培育、養殖生産、加工流通、裝備製造等多個基地為配套的“1+N”産業發展空間格局支撐發展。
南隍近海網箱
長島還以全國標準創新實施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動3個海島(島群)入選全國首批“和美海島”,實現全域垃圾分類、污水無害化處理和集中供暖新能源替代,海水水質優良率常年保持在100%。以全國試點創新推進綠色生態漁港建設,創造性落實國家級漁港經濟區試點項目,建立漁港環境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厚植“藍色糧倉”生態底色。
山東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在發展海洋牧場、建設“藍色糧倉”進程中打頭陣、當先鋒,走出“向海要糧、向海圖強”的新路徑,打造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樣板、新範例。(文/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