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道綜合體鳥瞰圖
明晶綜合體工作人員查看草莓苗生長情況。
眼下正值盛夏,是草莓育苗的關鍵時期。近日,在順昌鄭坊鎮明晶田園綜合體的草莓脫毒種苗組培繁育基地,記者見到工作人員正利用顯微鏡,小心翼翼地對精心選取的草莓植株進行頸尖剝離操作。目前,明晶田園綜合體已建立了“原原種苗—原種苗—生産用苗”三級草莓種苗繁育基地。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到“田園綜合體”的概念。田園綜合體,是指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
順昌縣是閩北農業大縣,柑橘和海鮮菇等農産品更是久負盛名,具有發展田園綜合體的優厚條件。目前,順昌已先後建成洋口鎮解建村解道田園綜合體(下稱“解道綜合體”)和鄭坊鎮明晶田園綜合體(下稱“明晶綜合體”),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攻克種苗繁育之難
明晶綜合體由歐浦登(福建)光學有限公司(下稱“歐浦登”)在2021年投資建造,總投資額約1.5億元,佔地面積達90畝,集種業選育、工業旅遊、農業觀光和研學教育于一體。明晶綜合體的種苗中心內,建設了草莓脫毒種苗組培繁育基地、良種苗木培育示範基地和漁業種源繁育示範基地等。
“草莓是低溫作物。南方地區夏季長期高溫乾旱,不適合草莓種苗的繁育。因此,目前福建省內草莓種植戶大多從北方採購優質草莓種苗。”歐浦登負責人盧璋告訴記者,由於運輸路途較長,種苗成活率低,並且因為長期連作的影響,草莓經常受到病毒侵染,許多種植戶損失不小。
為破解南方種植優質草莓的難題,明晶綜合體建成了草莓脫毒種苗組培繁育基地,並與浙江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開展合作,由該所副所長、著名草莓育種領域專家蔣桂華和研究員楊肖芳擔任科技特派員,全面推進草莓苗脫毒組培工作。
據介紹,為確保草莓苗的穩定性,工作人員對草莓植株進行頸尖剝離操作,在無菌環境中培育出原種苗後,還會對其進行二次種植實驗,並且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減少草莓感染病毒的概率。據介紹,經過這樣脫毒組培處理的草莓苗,具有産量高、果形好、果期長和生長快等顯著優勢,預計今年底可供應給省內草莓種植戶。
“我們充分利用鄭坊高山峽谷的溫差及山泉水資源,搭建適合草莓生長的溫室大棚。”明晶綜合體負責人陳鳳花告訴記者。
“我們現已啟動脫毒種苗組培繁育二期工程,準備擴建60畝,逐步推進工廠化生産。預計今年11月份,我們將向省內草莓種植戶大規模提供脫毒草莓組培種苗,助力草莓種植戶增産增收。”盧璋表示,當前省內市場得到開拓,出口訂單數量也在源源不斷地增加。
深山裏的明晶綜合體,還開啟了閩北山區淡水魚繁育的先河。
“我們與福建省淡水水産研究所達成産研合作協議,引進科特派團隊,成立明晶漁業研發中心,依託閩北水田多溪流多的生態環境優勢,重點繁育適合閩北養殖的溪石斑魚、馬口魚、光倒刺鲃、鯽魚等稻花魚和溪魚種苗,打造漁業種源繁育現代農業示範基地。”陳鳳花介紹,明晶綜合體預計年産淡水魚300噸,為閩北山區養殖淡水魚提供了示範。
“我們充分結合閩北地域養殖特點,在國內率先實施陸基食品級塑料圈養加二層新型水泥跑道魚池的立體水産養殖新模式,有效壓縮了養殖用地。”盧璋介紹,立體化養殖模式還結合利用玻璃溫室和立體雙層魚池的疊加效應,在底層養殖繁育淡水石斑和馬口魚等冷水魚,上層跑道魚池則養殖錦鯉等熱水魚。
除了草莓種苗繁育和淡水魚繁育,接下來,明晶綜合體將賽道瞄準珍稀中草藥,計劃打造七葉一枝花、黃精、金線蓮、芍藥等繁育基地,並建成順昌珍稀中草藥展示館。
探索循環農業之道
在田園綜合體內,不但多項種業“卡脖子”難題被逐步攻克,綠色循環農業模式也得以長足發展。
魚苗繁育養殖會産生大量排泄物。為了最大化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節約水資源,明晶綜合體積極探索循環水養殖模式。
明晶綜合體的工廠化立體循環水養殖基地集水生生物技術、水産工程技術、現代信息技術和漁業經營管理技術于一體,負責淡水魚的繁育。該基地分為兩幢單層養殖車間,配有塑料魚池、架空跑道魚池、水泥魚池和生化過濾循環系統等。
“我們的養殖尾水會全部進入集污池進行統一處理,避免排入河流。養殖産生的排泄物被濾出後,經過壓榨自動進入收集袋,變成果蔬的有機肥;而魚池中的循環水,則通過箱式微濾機進一步過濾後,流入帶有紫外線燈的蓄水池進行消毒滅菌,再經過蛋白物質分離、臭氧化處理等一系列操作,重新輸送回魚池內。”盧璋向記者介紹,這套循環水系統採用“定量絮凝—沉澱—壓榨”的專利技術,有效實現了養殖尾水的零排放和魚池水循環利用。
目前,基地已建成8套生化過濾循環系統和建築面積200平方米的養殖尾水處理池。據悉,該循環養殖模式還使用自動化、智慧化控制設備,工作人員可直接通過手機App,隨時隨地監控水質和採集有關數據。
位於解建村的解道綜合體,則通過土壤實現循環農業的“新玩法”。
近期,解建村和順昌農廢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農廢寶”)聯合打造“循環農業+田園綜合體”模式。
農廢寶負責人檀銀武介紹,前不久,公司與相關科研院所達成合作,依託“一種人造土壤的生産方法”專利技術,打造循環農業發展模式。該模式充分利用當地菌菇種植産生的菌渣和木草資源,將其經過好氧發酵和腐熟等環節後再進行分離。其中,一部分通過相應配方製作成人造土壤,應用到田園綜合體,改善種植土壤肥力;另一部分將作為有機飼料原料使用。
“目前,我們公司採購的有機肥好氧發酵腐熟設備已經安裝調試完成,該設備不僅實現有機肥生産的全自動化,産能比之前翻了一番,生産的有機肥質量也更好。”檀銀武説。
據悉,2021年起,順昌對解道綜合體實施改造提升工程,圍繞“紅+綠”模式,建成集黨建廣場活動區、休閒垂釣體驗區、荷花池觀光區和果蔬採摘體驗區于一體的鄉村旅遊項目,推動鄉村“農業+旅遊”融合發展。
“我們在湖裏養殖了田螺和魚,供遊客開展休閒垂釣;同時,將‘農業+觀光+採摘’模式融入果蔬採摘體驗區,向遊客銷售黑木耳、獼猴桃和柑橘等特色農産品。垂釣收費和水産品、農産品的銷售所得,會給解建村分紅,增加村集體和村民收入。”解建村村委會主任江小龍告訴記者,下一步,該村還計劃將餐飲行業引入解道綜合體,進一步提升鄉村旅遊的發展質量。(記者 許可欣 通訊員 徐華山 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