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連城:巡遊 “客家第一粽” 緬懷神農鬧春耕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3月25日 17:23:37
央視網 | 2024年03月25日 17:23:37
原標題:
正在加載

央視網消息 3月24日,農曆二月十五,在客家祖地龍岩市連城縣北團鎮上江村,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被譽為“客家第一粽”的北團遊大粽民俗活動歡騰舉行。

北團遊大粽民俗活動

北團遊大粽,起源於清康熙年間,既是紀念中國農業開山鼻祖神農氏炎帝的祭祀活動,也是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的一項民俗活動,距今已有300餘年歷史。在北團,每年春耕開始之時,村民們以此獨特民俗緬懷神農,鬧春耕、祈豐年。

當天上午9時,隨著數聲電子空氣炮的巨響,遊大粽儀式開始了。金鑼、龍鳳旗、寶傘隊開道,供奉“五穀真仙”神農氏炎帝的轎宇緊隨其後;緊接著就是令人矚目的龍鳳呈祥兩棚大粽,還有弘揚傳統文化和社會文明新風尚的9棚古事、6輛花車。“遊大粽”浩浩蕩蕩穿梭于大街小巷和田間小道,一路上嗩吶鼓樂伴奏,數萬遊人前擁後護。

村民抬著古事穿梭于大街小巷

繞村巡遊後,遊大粽隊伍匯聚于村中廣場,大粽、花車、彩旗停在廣場中間,村民們抬著或推著古事棚繞圈奔跑競走,反復數次方止。客家人奮勇爭先、力爭上遊的精氣神盡顯其間。

現場等候的當地人把兩個大粽圍得水泄不通,手裏拿著紅包爭先恐後向“福首”請要小粽子。村中老人説,小粽子被視為求子祈福吉祥物,想要生孩子的就會來要個小粽子。

北團遊大粽民俗活動

據介紹,每年農曆二月初六,村民就著手準備做大粽,他們用上萬片粽葉縫製粽衣、70公斤糯米裹粽,製作成1.6米高的大粽。隨後,下鍋蒸煮三天三夜,蒸熟後裹上金箔紙,貼上吉祥紙花;大粽尖端各盤旋一龍一鳳,還有數百粒指頭大小的公母小粽挂在粽身上。

農曆二月十三至十五抬出巡遊,農曆十八便將大粽分到每家每戶釀客家美酒,村民們則將“粽子”撒向田間,由此開始鬧春耕。其中,以農曆二月十五日最為隆重、熱鬧。

“北團遊大粽是福建省境內少有的祭祀神農氏炎帝的大型民俗活動,也是儒家思想與客家風情緊密結合的産物,它充分反映了客家人崇拜祖宗、熱情好客、勤勞耐苦的性格特點和淳樸風情。”北團鎮黨委書記溫水興説。(黃水林)

編輯:藍楚靈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